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课件(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课件(人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2 12:5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阶段 时间 特点 主要
事件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结束
美苏争霸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温斯顿·丘吉尔
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的合影。美苏曾经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战之后双方却形成了对峙局面,为什么同盟关系会破裂呢?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
二、美苏争霸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自主学习课本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什么叫冷战?美国为何要发起冷战?
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哪些表现?
一、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提出
冷战的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一、冷战政策
2.冷战开始的标志
哈里·杜鲁门
哈里·杜鲁门 美国第33任总统,1947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一、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提出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带来了什么影响?
2.冷战开始的标志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一、冷战政策
3.冷战政策的表现
杜鲁门主义出台
推行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马歇尔计划受援国
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
1949年美国与12国签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为对抗北约的军事威胁,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冷战”时期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赫鲁晓夫
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之后,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长达三十多年的美苏争霸由此开始。
二、美苏争霸
1.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2.争霸第二阶段:(七十年代)
3.争霸第三阶段:(八十年代)
阅读课文,找一找美苏争霸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突出事件和特点?
二、美苏争霸
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
缓和—赫鲁晓夫上台后访问美国。(赫鲁晓夫)
1.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但优势在美国
(美攻苏守)
突出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由于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而使美苏两国接近战争边缘的一次重大对抗。
  苏联向古巴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在古巴修建可用于发射核导弹的基地。美国随即做出强烈反应,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并要求苏联撤出所有导弹。10月底,赫鲁晓夫被迫同意从古巴撤走苏联导弹。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的态势反映出优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二、美苏争霸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从越南撤军。
苏联全力发展军事力量;1979入侵阿富汗。
(勃列日涅夫)
2.争霸第二阶段:(七十年代)
特点:美苏争霸达到高潮;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 (苏攻美守)
突出事件
二、美苏争霸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1991年苏联解体。
西欧和日本崛起。(里根—戈尔巴乔夫)
3.争霸第三阶段:(八十年代)
特点:苏联负担沉重,美国遇到激烈竞争。
(双方有所缓和)
突出事件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五六十年代






美苏在争霸过程中互有攻守,对外政策也有所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双方呈现不同态势,究其原因,关键是双方经济、军事等实力(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可见,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对比是否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的。
美苏争霸
美苏“冷战”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的建立
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第二阶段:(七十年代)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
华约组织的建立
(政)冷战开始——
(军)美苏两大
阵营对峙
本课内容小结:
(经)经援西欧——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争霸过程中均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苏联解体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更加有恃无恐,频繁插手地区和民族冲突,造成世界部分地区一直动荡不安。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表现有哪些?
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表现有哪些?
危害:
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美国长期实施霸权主义,导致恐怖主义泛滥。
表现:科索沃战争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911恐怖袭击等
1.(2009年芜湖市)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2.(2009年苏州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的美国总统是 (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3.(2009年江苏连云港)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治
6.(2009年徐州市)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7.(2010年苏州市)右图漫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D.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
7.(2009贵阳市)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C.都是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但却利益一致的大国集团
7.(2009贵阳市)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C.都是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但却利益一致的大国集团
8.(2009威海市) 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  
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铁幕演说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9、“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霸权主义措施是( )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华约
东欧
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