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共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共5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2-21 21:4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
金属氧化物
金属氢氧化物(即碱)

Ag
Cu
自然界中的金
Au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的,很少以游离态存在。为什么呢?
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
1.根据生活实践和实验了解钠、铝、铁、镁在常温和加热两种条件下的反应
2.根据实验探究和阅读资料了解金属氧化膜的作用
3.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认识钠与水的化学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化学反应
4.根据实验现象的对比了解铝和酸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特殊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铝的氧化膜形成及作用以及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过程,提高自我比较、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我设计实验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2.通过对金属代表物的学习,概括出学习金属单质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u

Fe

Al

Mg
商后期的司母戊鼎
东汉
马踏飞燕
铜制导线
铝与硫酸铜溶液
镁条燃烧
铜丝与硝酸
镁条与稀盐酸
反应
银溶液反应
反应
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2Al+3CuSO4=3Cu+Al2(SO4)3
2Mg+O2
==
2MgO
Cu+2AgNO3=2Ag+Cu(NO3)2
Mg+2HCl=MgCl2+H2↑
点燃
金属所具有的共同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3-1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把一块钠分成两份,一份为原来体积的1/3,另一份为2/3),观察钠的表面光泽和颜色。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是否会发生变化?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注意:取用一小块钠后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滤纸吸干煤油—镊子夹取--小刀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切割。
金属钠的切割方法:
实验3-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
煤油,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要求:仔细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
小组讨论、主动发言。
物理性质:取出的金属表面有一灰黄色层,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
实验现象:切开后的切口处露出银白色金属光泽。切口在空气中露置一会儿,会逐渐变暗。(久置后表面还会形成溶液,最后变成白色粉末。为什么?)
结论:钠的氧化速度远比镁铝要快,金属性要强。4Na+O2=2Na2O
【科学探究一】常温下钠和氧气的反应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
1、观察钠的保存
2、用镊子取出一小块钠,观察外观。?
3、用滤纸吸尽钠表面的煤油,将钠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将钠切开。?
立即观察断面的色泽。?
4、继续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断面的颜色有没有变化。
?
实验后将钠放回煤油中
煤油中的钠表面

色。?
钠质地
,钠的切面为
色,

光泽。
?在空气中暴露后很快变

常温下,钠就能和
反应
灰白

银白
金属
灰暗
O2
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思考:
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
在空气中:4Na

O2

2Na2O
学生探究3
实验要求:仔细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
小组讨论、主动发言。
实验3-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内上,加热,有什么现象?
实验3-2
现象:钠先熔化后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最后留下的固体呈淡黄色。
结论:钠的熔点较低,钠与O2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不同。
2Na+O2===Na2O2

思考:过氧化钠会有什么性质呢?
回忆:H2O2的性质
【科学探究二】加热时钠和氧气的反应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
取一小块钠放在坩埚里,加热坩埚,观察钠受热后的现象。
钠受热后先
,然后开始
,产生
火焰,坩埚中最后留下
色固体。
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更

熔化
燃烧
黄色
淡黄
剧烈
过氧化钠的性质
演示实验:“滴水生火”、“吹气生火”
思考与交流:
1、为何棉花能燃烧起来?
2Na2O2+2H2O=4NaOH+O2

2、钠起火能否用CO2灭火器灭火?
2Na2O2+2CO2=2Na2CO3+O2
练习: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以上两个反应。
(放热、生成O2)
演示实验1:P44科学探究1
加热铝箔
现象:铝箔熔化并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原因:Al2O3的熔点(2050℃)远高于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的液态铝不会低落。
演示实验2:P44
科学探究2
先用砂纸打磨铝箔后加热
现象: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原因:铝很活泼,在空气中很快又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演示实验3:用滤纸包住铝粉,引燃后放入纯氧气中。
现象:铝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科学探究实验三]铝表面的氧化膜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熔化的铝

(滴下、不滴下)
铝的表面覆盖了一层
,说明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

(反应、不反应)
不滴下
致密的氧化膜
反应
思考讨论
一小块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反应?最终生成什么?
2Na+O2=2Na2O
Na2O+H2O=2NaOH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风化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中国海军最新式潜艇---元级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
呼吸面具
呼吸面具
供氧剂
元凶:活泼金属
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

A、Na
B、Mg
C、Al
D、Au
2、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练习
D
C
3、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列方法:
2NaNO2+6Na=4Na2O+N2,试说明为什么不采
用钠在氧气中燃烧而采用此法制取Na2O的原因:

练习: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金属钠暴露在空气里,表面变暗,生成白色的氧化钠固体。
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粉末。
C、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有液态的铝滴落下来。
A
小结
金属与氧气反应:在空气中的氧化速度侧面的说明了金属活泼性的顺序。学习了钠和铝分别跟氧气反应。
2001年7月8日广州日报新闻:
   珠江水面惊现神秘“水雷”
  2001年7月6日、7日、8日接连三天,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水雷”,先后有8个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5个发生剧烈爆炸,另外3个被有关部门成功打捞,在整个过程中,幸无人员伤亡,经广州市化工集团的化学品专家们初步认定,铁桶内装的是金属钠。
看完以上新闻,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实验3-3(P45)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3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约绿豆大小)投入小烧杯,观察反应的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注意:盖上玻片,戴上防护镜,吸干煤油
注意观察:(
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a.将钠投入水中,钠浮在水上面还是沉没水下?可得出什么结论?
b.钠是否熔成一个小球?还有什么现象发生?
c.反应时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生成的是什么物质?
如何检验?
实验现象:
a.钠浮在水面上(浮)——钠密度比水小
b.立刻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有水雾,有时有火花或伴有爆鸣声
(熔)——钠熔点较低,钠与水反应放热
c.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最后完全消失(游,响)——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气体。
d.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红)——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NaOH)
e.钠球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
结论:2Na+2H2O=2NaOH+H2↑
钠与冷水剧烈反应生成了NaOH和H2
2Na+2H2O=NaOH+H2↑
氧化剂是H2O,还原剂是Na。
  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什么样的液体可以保存金属钠?
练习: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
A、钠浮在烧杯中的液面上。
B、钠沉在烧杯的底部。
C、煤油会燃烧起来,产生很浓的黑烟。
D、钠会在水和煤油的交界面上下浮动,直到反应结束。
D
思考与交流:
1、钠保存在哪里?能否用汽油或酒精?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存钠?为什么?
2、金属钠着火能否用水灭火,为什么呢?
保存在煤油里和石蜡油中,目的是防止钠被氧化成Na2O,钠被长时间氧化后,会生成Na2O2(
Na2O2比Na2O稳定);同时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
不能。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H2
,导致火势更大。
那铁呢?能否跟冷水反应?热水?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铁与水蒸气可以反应,试将此与
钠和水的反应比较,有何不同?为什么?
思考与交流:
钠能与水发生非常剧烈的反应,那么其它的金属又能不能与水反应呢?你是如何推断的?请大家思考、交流。
其他金属能不能与水反应呢?
  铁不能与冷水、热水反应,但铁能够与水蒸气反应,请大家先阅读课本P46,并对钠与水、铁与水的反应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然后进行交流。
反应条件不同:钠和冷水反应,铁和水蒸气反应。
反应现象不同:钠和水剧烈反应,铁和水反应非常缓慢。
生成的产物不完全相同: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是碱(NaOH)和氢气,而铁与水反应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相同: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且金属都做还原剂,都是水被金属还原生成氢气。
实验:P46科学探究
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物的检验分析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组装仪器时要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试剂;
实验结束后,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熄灭酒精灯。
实验开始时,要先点燃制取水蒸气的烧瓶处的酒精灯,再点燃铁粉处的酒精灯。
现象:加热时铁粉红热,烧瓶内产生水蒸气,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3Fe+4H2O(g)===Fe3O4+4H2↑

注意:将该反应与钠与水的反应进行比较异同点,以便记忆。
思考和交流:钠与水、铁与水的反应情况进行归纳:不同的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产物的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
规律:金属与水的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金属越活泼,越容易与水反应,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之前的金属能够跟水反应,之后的金属与水不反应。
思考和交流:
1、在厨房里使用铝制的锅、饭盒等容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2、由于铝易与酸反应,所以铝制容器不能蒸煮或长期盛放酸性食物。但食物除了有的呈酸性外,还有的食物是显碱性的,能否用铝制的容器盛放碱性食物呢?请大家思考、交流。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3-4(P47)
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铝+盐酸
铝+氢氧化钠
①开始现象不明显。
②后来有少量气泡产生,气泡逐渐增多。
③试管很热。
④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都有爆鸣声。
①氧化膜与酸、碱发生反应。
②铝与酸、碱反应产生气体。
③反应放热。
④生成氢气。
1、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比较这两个反应的异同
2Al
+
6H+
=
2Al3+
+
3H2↑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3H2↑
相同:铝的化合价升高,变成+3价,失去电子,铝作还原剂。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转化成H2。
不同:作氧化剂的物质不同。
练习
1、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


A.水
B.沙子
C.煤油
D.二氧化碳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没有碱生成的是


A.CaO溶于水
B.红热的Fe和水蒸气
C.金属Na投入水中
D.Na2O2投入水中
3、你认为下述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放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相等。
B
B
不正确,因为用铝箔(刺有小孔)包住的金属钠放入水中时,钠先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与直接把钠投入水中所产生的氢气的量相同,但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要继续与铝箔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后者产生的氢气总量比前者多。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Na
+
2H2O=
NaOH
+
H2↑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2

1

1
扩大6.02×1023倍
2NA

2NA

2NA

NA
物质的量之比
2mol

2mol

2mol

1mol
例:把6.5gZn放入足量的盐酸中,锌完全反应。计算
(1)
6.5gZn的物质的量(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生成H2
的体积(标况)
(1)Zn的摩尔质量是65g/mol
n(Zn)=m(Zn)/M
(Zn)=6.5g/65g/mol=0.1mol
(2)
Zn

2HCl
=
ZnCl2

H2↑
1
2
0.1mol
n(HCl)
n(HCl)=0.2mol
(3)
Zn

2HCl
=
ZnCl2

H2↑
1mol
22.4L
0.1mol
V(H2)
V(H2)=2.2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