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步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步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2 16:2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60780010782300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原卷版)
一、选择题
1.“这些作品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借鉴了古希腊古罗马诗歌、神话、传奇,显示了中世纪传统和骑士文学的痕迹,但又摆脱了俗套,充满对人世生活的追求,谴责禁欲主义。”这些作品集中创作于(  )
A.8—10世纪 B.11—13世纪 C.14—17世纪 D.18—19世纪
2.15世纪初,意大利一些城市的商业领域盛行“在商言商”的观点,以追求商业利益,提升市民自治、自理能力。这一现象体现的社会思潮是(  )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民权主义
3.14世纪30-40年代,佛罗伦萨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政府与教会双方决裂 B.新兴资产阶级出现
C.新文化发展受到重视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4.莎士比亚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其作品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这说明莎士比亚戏剧(  )
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求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
C.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D.折射出英国富强稳定的社会现实
5.“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
因而他试图智慧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下列言论与材料所述言论属于
同一时期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C.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6.陈乐民在《欧洲文明十五讲》中写道:“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宗教改革的影响是社会性
的。”下列选项不能为此佐证的是(  )
A.宗教改革改造了西方人的信仰 B.宗教改革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
C.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D.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7.有学者指出,路德宗教改革并非旨在建立民主教会,他幻想以纯粹和平方式实现宗教改革,反对并敌视农民起义,甚至怂恿封建诸侯血腥镇压农民起义。这表明路德宗教改革(  )
A.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B.阻碍了宗教的世俗化进程
C.限制了理性主义发展 D.变相强化了宗教专制愚昧
8.路德的新教学说一改中世纪愤怒的上帝形象,上帝成了可亲可敬的人类保护神,使人类与上帝和解,同时也使人与自然和解。加尔文派认为自然界是“我们眼前的一本佳作,其中一切受造之物,无论大小,都引导我们观摩上帝不可见的事”。材料表明(  )
A.教会的权威受到了严重冲击 B.宗教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C.民族国家形成推动科学发展 D.宗教改革思想蕴含理性
9.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的一块墓碑上,写着启蒙运动时期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的名句:“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下列项属于牛顿对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探索所作的贡献是(  )
A.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演绎—归纳”法
B.设计并制作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用于观察天体运动
C.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D.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
10.17世纪,哲人们、科学家们想用科学来验证上帝,要用“科学的方法”驱散世俗对宗教的怀疑,尽管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在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却为思想解放、理性解放开了路。由此可推知,这一“论证”过程(  )
A.彻底摧毁了封建神学思想 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C.助推人们独立思维的形成 D.确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
11.关于启蒙运动的诉求,一位推动者这样说:“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这可以佐证启蒙运动(  )
A.宣扬天赋人权思想 B.反对一切外在权威
C.以理性主义为指导 D.旨在推翻专制统治
12.18世纪中叶,法国政府一度将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称为“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并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有关百科全书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 B.反对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
C.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D.使自由平等思想成为主流
13.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康德认为启蒙的真谛在于(  )
A.推翻专制 B.人身自由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
14.卢梭在他的著名论文《爱弥儿》中,提出教育应保护自然的未被惯坏的儿童,让他们免受文明和太多书籍和堕落的影响,儿童应该以他们自己的速度和自己的方式自然地、本能地发展,这反映卢梭(  )
A.崇尚理性、文明 B.崇尚自然法
C.主张主权在民 D.反对个人自由
15.一位启蒙思想家论证了人民的革命权,提出了“多数原则”,认为社会大多数人的同意即可被视为全体人民的同意,政府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管理国家——正是这些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基础。这位思想家(  )
A.创立了自然神论 B.系统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影响了英国等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验与理性两方面,18世纪更强调理性,以理性来考察一切。如果说17世纪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那么18世纪就是“我在故我思”,18世纪成了“以头立地”的理性的世纪。启蒙运动主要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及要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是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观念。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者以此反对第一、第二等级,主张人人平等。拉美特利强调人是机器,王公贵族概莫能外,目的也在于此。得出人的“自然状态”,显然体现了近代科学的分析和还原方法,由“自然状态”进而得到的启蒙运动理念,成为人类行为普适的底线(并不是全部)。
——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中的近代科学精神》
材料二
科学精神被引进和大规模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科学传播突破了科学的物质层面和科学方法的局限,开始出现了科学精神层面的内容,科学精神由此进入了中国科学的殿堂。在新文化运动的诸多传播者中,以《新青年》为中心的人文思想家和以《科学》月刊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起了主导的作用。由于背景和理论旨趣的不同,这两股主力科学传播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新文化运动中的自然科学家致力于阐明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而系统地揭示了科学精神丰富而深邃的意蕴。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人文思想家,更注重运用科学精神改造文化,开启民智,并通过传播科学来推进中国的民主。科学派和人文派的科学传播者都触及到了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总体上说,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传播者,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科学精神的启蒙作用。
——摘编自张炎、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中所体现的近代科学精神并指出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传播科学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亡之际,不能不思考亡国亡天下的道理。他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私有财产出现后情况会变得更糟糕,因为有财产的人会联合起来保护财产,并且剥夺、压迫和欺负没有财产的人,国家因此而出现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人应该回到自然状态的出发点去,设计出一种制度,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卢梭的理论对法国大革命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为社会底层包括最底层提供了行动的依据。
——钱乘旦《西方那一片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相当接近民主制度”设计的构想,并简要指出其思想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对理想社会的设计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黄宗羲、卢梭对理想社会设计的相似点。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析版)
一、选择题
1.“这些作品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借鉴了古希腊古罗马诗歌、神话、传奇,显示了中世纪传统和骑士文学的痕迹,但又摆脱了俗套,充满对人世生活的追求,谴责禁欲主义。”这些作品集中创作于(  )
A.8—10世纪 B.11—13世纪 C.14—17世纪 D.18—19世纪
【解析】选C。题干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故A项错误;11—13世纪文艺复兴还未兴起,故B项错误;题干中“这些作品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借鉴了古希腊古罗马诗歌、神话、传奇,…充满对人世生活的追求,谴责禁欲主义”,可知这是文艺复兴,发生在14—17世纪,故C项正确;17—18世纪,西方进行着启蒙运动,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故D项错误。
2.15世纪初,意大利一些城市的商业领域盛行“在商言商”的观点,以追求商业利益,提升市民自治、自理能力。这一现象体现的社会思潮是(  )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民权主义
【解析】选B。根据材料“以追求商业利益”,与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相左,故A项错误;同理,追求商业利益,是追求现世幸福生活的体现,属于15世纪左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故B项正确;理性主义是17世纪启蒙运动的核心,故C项错误;民权主义也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故D项错误。
3.14世纪30-40年代,佛罗伦萨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政府与教会双方决裂 B.新兴资产阶级出现
C.新文化发展受到重视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解析】选C。“佛罗伦萨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不能说明决裂,故A项错误;“如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不能完全说明是为资产阶级服务,故B项错误;“佛罗伦萨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可以对新兴的文化有一定保护作用,故C项正确;“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无法体现新教的理论,故D项错误。
4.莎士比亚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其作品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这说明莎士比亚戏剧(  )
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求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
C.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D.折射出英国富强稳定的社会现实
【解析】选A。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与材料中“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相符,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中“17世纪”“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不符,故B项错误;未涉及东方文化,与材料中“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莎士比亚”时期的社会现实不符,故D项错误。
5.“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
因而他试图智慧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下列言论与材料所述言论属于
同一时期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C.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试图智慧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可知题干所述内容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而选项中“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是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十日谈》中的内容,故选B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的主张,排除A项;“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是出自启蒙运动时期卢梭《社会契约论》,排除C项;“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出现于古希腊时期,排除D项。
6.陈乐民在《欧洲文明十五讲》中写道:“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宗教改革的影响是社会性
的。”下列选项不能为此佐证的是(  )
A.宗教改革改造了西方人的信仰 B.宗教改革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
C.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D.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文艺复兴主要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用“因信称义”代替“因行称义”,从而改造了信徒的信仰问题,因而造成社会性的影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发动的政治运动,因而不能体现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与特权,因而造成了社会性的影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提倡“因信称义”,强调信仰的自主性、独立性,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7.有学者指出,路德宗教改革并非旨在建立民主教会,他幻想以纯粹和平方式实现宗教改革,反对并敌视农民起义,甚至怂恿封建诸侯血腥镇压农民起义。这表明路德宗教改革(  )
A.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B.阻碍了宗教的世俗化进程
C.限制了理性主义发展 D.变相强化了宗教专制愚昧
【解析】选A。依据材料,有学者指出路德宗教改革想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宗教改革,反对并仇视农民起义,甚至支持封建诸侯镇压农民起义,这说明路德宗教改革主要反对的是教会和教皇,而支持和维护封建君主势力,故选A项;材料表明路德宗教改革维护封建诸侯的利益,与宗教世俗化无关,且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推动了宗教的世俗化,排除B项;材料表明的是路德宗教改革中对封建诸侯的态度,与理性主义发展无关,排除C项;路德宗教改革维护封建诸侯的利益,加强了封建君主权力,并非宗教专制,排除D项。
8.路德的新教学说一改中世纪愤怒的上帝形象,上帝成了可亲可敬的人类保护神,使人类与上帝和解,同时也使人与自然和解。加尔文派认为自然界是“我们眼前的一本佳作,其中一切受造之物,无论大小,都引导我们观摩上帝不可见的事”。材料表明(  )
A.教会的权威受到了严重冲击 B.宗教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C.民族国家形成推动科学发展 D.宗教改革思想蕴含理性
【解析】选D。据材料“路德的新教学说一改中世纪愤怒的上帝形象,上帝成了可亲可敬的人类保护神,使人类与上帝和解,同时也使人与自然和解”可知,宗教改革给上帝赋予了人性,体现了宗教改革中的理性,故选D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宗教改革中上帝形象的变化没有涉及教会,排除A项;材料主要叙述宗教改革对上帝形象的变革,没有体现对自然科学的推动,排除B项;材料没有民族国家形成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9.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的一块墓碑上,写着启蒙运动时期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的名句:“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下列项属于牛顿对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探索所作的贡献是(  )
A.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演绎—归纳”法
B.设计并制作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用于观察天体运动
C.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D.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
【解析】选B。1668年,牛顿设计并制作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新阶段,是牛顿对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探索所作的贡献,故选B项;牛顿的研究方法为“归纳—演绎”法,排除A项;量子论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排除C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排除D项。
10.17世纪,哲人们、科学家们想用科学来验证上帝,要用“科学的方法”驱散世俗对宗教的怀疑,尽管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在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却为思想解放、理性解放开了路。由此可推知,这一“论证”过程(  )
A.彻底摧毁了封建神学思想 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C.助推人们独立思维的形成 D.确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
【解析】选C。由题干中的“在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却为思想解放、理性解放开了路”,可知这一行动推动了人们形成独立思维,故选C项;题干说到用科学来验证上帝结果没有找到答案,所以不能说彻底摧毁了封建神学思想,排除A项;题干说到的是17世纪的事情,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所以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说其反复“论证”的过程只是为理性解放开了路,不能说确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排除D项。
11.关于启蒙运动的诉求,一位推动者这样说:“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这可以佐证启蒙运动(  )
A.宣扬天赋人权思想 B.反对一切外在权威
C.以理性主义为指导 D.旨在推翻专制统治
【解析】选D。由题干“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意思是希望看到天主教和国王消失,也就是想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故选D项;题干中“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绞死”,不是天赋人权,而是剥夺国王的人权,所以启蒙运动的诉求是要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排除A项;题干中“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绞死”是对当世国王这一权威的否定,但并没有体现反对一切外在权威,排除B项;题干中的“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厌恶情绪,没法体现理性主义的指导,排除C项。
12.18世纪中叶,法国政府一度将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称为“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并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有关百科全书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 B.反对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
C.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D.使自由平等思想成为主流
【解析】选B。“18世纪中叶,法国政府一度将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表现,故A项错误;据所学,启蒙运动的性质为反教权和专制,故B项正确;“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是大革命后的表现,在18世纪中叶,社会仍然以追求理性主义为主,故C项错误;“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强调科学理性,反对封建迷信,故D项错误。
13.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康德认为启蒙的真谛在于(  )
A.推翻专制 B.人身自由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
【解析】选C。通过题干可知,康德指出了推翻专制革命对于思想启蒙的不足之处,故A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康德强调启蒙运动的重要性,没有涉及人身自由,故B项错误;通过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德认为革命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不能使人思想自由,革命只是用新的偏见去代替旧的偏见,所以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真谛在于人可以通过独立思考,达成一定的理性判断,以达到思想自由,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主权在民的思想,故D项错误。
14.卢梭在他的著名论文《爱弥儿》中,提出教育应保护自然的未被惯坏的儿童,让他们免受文明和太多书籍和堕落的影响,儿童应该以他们自己的速度和自己的方式自然地、本能地发展,这反映卢梭(  )
A.崇尚理性、文明 B.崇尚自然法
C.主张主权在民 D.反对个人自由
【解析】选B。题干强调儿童应该以他们自己的速度和自己的方式自然地、本能地发展,所以这不是崇尚理性,相反这是崇尚自然,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到教育应该保护儿童的天性,没有突出主权在民和个人自由问题,故C.D项错误。
15.一位启蒙思想家论证了人民的革命权,提出了“多数原则”,认为社会大多数人的同意即可被视为全体人民的同意,政府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管理国家——正是这些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基础。这位思想家(  )
A.创立了自然神论 B.系统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影响了英国等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
【解析】选D。材料是洛克的“多数原则”思想,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故选D项;自然神论主要是回应牛顿力学对传统神学世界观的冲击,这个思想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由17世纪英国思想家赫尔伯特始创,排除A项;孟德斯鸠系统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排除B项;卢梭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验与理性两方面,18世纪更强调理性,以理性来考察一切。如果说17世纪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那么18世纪就是“我在故我思”,18世纪成了“以头立地”的理性的世纪。启蒙运动主要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及要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是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观念。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者以此反对第一、第二等级,主张人人平等。拉美特利强调人是机器,王公贵族概莫能外,目的也在于此。得出人的“自然状态”,显然体现了近代科学的分析和还原方法,由“自然状态”进而得到的启蒙运动理念,成为人类行为普适的底线(并不是全部)。
——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中的近代科学精神》
材料二
科学精神被引进和大规模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科学传播突破了科学的物质层面和科学方法的局限,开始出现了科学精神层面的内容,科学精神由此进入了中国科学的殿堂。在新文化运动的诸多传播者中,以《新青年》为中心的人文思想家和以《科学》月刊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起了主导的作用。由于背景和理论旨趣的不同,这两股主力科学传播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新文化运动中的自然科学家致力于阐明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而系统地揭示了科学精神丰富而深邃的意蕴。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人文思想家,更注重运用科学精神改造文化,开启民智,并通过传播科学来推进中国的民主。科学派和人文派的科学传播者都触及到了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总体上说,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传播者,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科学精神的启蒙作用。
——摘编自张炎、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中所体现的近代科学精神并指出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传播科学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答案】(1)体现:崇尚理性;顺应自然。
作用:推动启蒙思想家破除迷信,宣传人人平等;为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社会提供了帮助。
(2)相同之处:都以科学思想为武器反对迷信与专制;都崇尚科学精神。
不同之处:启蒙思想家把科学思想加以改造并融会贯通,为实现民主服务;新文化运动则分为两大阵营,
即人文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其传播科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原因:启蒙运动目标相对单一,即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新文化运动目标相对复杂,一方面
要在自然科学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普及科学,另一方面还致力于实现真正的民主。
【解析】(1)第一小问体现,根据材料一“在经验与理性两方面,18世纪更强调理性,以理性来考察一切”
可得出崇尚理性,根据材料一“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可得出顺应
自然等;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一“蒙运动主要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
及要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是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观念”可得出推动启
蒙思想家破除迷信,宣传人人平等,根据材料一“强调人是机器,王公贵族概莫能外,目的也在于此。得
出人的‘自然状态’,显然体现了近代科学的分析和还原方法,由自然状态’进而得到的启蒙运动理念,成为
人类行为普适的底线”可得出为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社会提供了帮助等。
(2)第一小问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观念”和材料
二“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科学传播突破了科学的物质层面和科学方法的局限,开始出现了科学精神层面的内
容,科学精神由此进入了中国科学的殿堂”可得出都以科学思想为武器反对迷信与专制,都崇尚科学精神
等;第二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这里的‘自然’是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
观念。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
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者以此反对第一、第二等级,主张人人平等”材
料二“新文化运动中的自然科学家致力于阐明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观”可得出启蒙思想家把科学思想加
以改造并融会贯通,为实现民主服务,新文化运动则分为两大阵营,即人文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其传播
科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三小问原因,根据所学可得启蒙运动目标即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新文化运动目标相对复杂,一方面要在自然科学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普及科学,另一方面还致
力于实现真正的民主。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亡之际,不能不思考亡国亡天下的道理。他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私有财产出现后情况会变得更糟糕,因为有财产的人会联合起来保护财产,并且剥夺、压迫和欺负没有财产的人,国家因此而出现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人应该回到自然状态的出发点去,设计出一种制度,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卢梭的理论对法国大革命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为社会底层包括最底层提供了行动的依据。
——钱乘旦《西方那一片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相当接近民主制度”设计的构想,并简要指出其思想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对理想社会的设计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黄宗羲、卢梭对理想社会设计的相似点。
【答案】(1)构想: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废“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相似点: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平等。
【解析】(1)第一小问构想,材料一“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可得出他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结合所学知识,还包括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废“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2)第一小问主张,材料二“私有财产出现后情况会变得更糟糕”,可得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可得出倡导自由平等;结合所学知识,还包括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第二小问相似点,比较黄宗羲和卢梭的观点,找出相同点即可,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平等方面概括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