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1 22: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文本,再现历史生活场景,把握人物形象。
2.研读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探究春秋时期邦交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述《春秋》中对这段历史的记述,在比较中明确,《左传》将《春秋》还原成生活,从而引出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僖公三十年,春王正月。夏,狄侵齐。秋,卫杀其大夫元咂及公子瑕。卫侯郑归于卫。晋人、秦人围郑。介人侵萧。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
春秋用六个字(加点字)简明扼要概括了这个事件。而《左传》在叙述秦晋围郑这场事件时,情节跌宕起伏叙事详细。可以说,正因为《左传》才有了“春秋”的生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在这宏大叙事中寻找历史生活的细节,品鉴这其中鲜活的人物。
二、品读文本。因声求气识人物
1.学生朗读、互读,读懂文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出基本内容。
全班朗读和一对一的互读中,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语句的理解和文章基本脉络、故事情节的把握。
2.分组研读,读出人物
(1)指导学生朗读,给出指导意见。
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必须从作品内容出发,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这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古人学文,追求的是“因声求气”,“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从而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出示ppt):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
憎的感情“气足声硬”
悲的感情“气沉声缓”
喜的感情“气满声高”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
欲的感情“气多声放”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
冷的感情“气少声平”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
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2)组内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对文中所涉及的人物的叙述和描写进行了朗读演示和分析:
◎关于佚之狐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我们组认为这句话应读出强烈的欲望。气多声放。因为佚之狐是慧眼识才的伯乐,有信心。

我们觉得这句话不只是有强烈的欲望那样一种情绪,“国危矣”应该焦急中有凝重,是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也是提示郑伯必须有所作为有所改变,否则面临灭国;“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这句话要读得明朗有期待,这是佚之狐给出的对策,要打动郑伯,自己得先表现出期待;最后“师必退”,我们认为要读得坚定高亢,表现出信心、对胜利的坚定。

我们同意“气多声放”读出欲望,而且也觉得这三句话单从语气上看也要有低沉到高亢再到坚定这样起伏的过程。但是,我们注意到《东周列国志》资料上讲佚之狐是想保全自己。所以我们组认为,他强烈地推荐烛之武背后实际上也有私心,他说“若使”
和“必”
时,应该不仅仅是诚心诚意的建议和信心吧,还应该有私心作祟。在朗读讨论基础上,师生共同明确佚之狐的特点:冷静、有谋略。
◎关于烛之武

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应该用气沉声缓的方式读出烛之武的悲愤。

“为也已”
只是他的牢骚,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他虽然年老国危才被重用,但是仍然以大局为重。

“犹不如人”这句中应该透露出对郑伯的不满,但综合烛之武前后的表现,这里最多是戏谑的口气。
④烛之武在劝说秦公时有理有礼有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是对两国交好美好情景的描绘,语气应该明朗清扬;“夫晋,何厌之有?”,这是刻画晋国的无耻,气足声硬、充满鄙夷和憎恶;“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为秦国摆明利害,理性而睿智,不卑不亢。
师生明确:烛之武显然是个出色的说客,不仅在于对形势和国家之间关系有清醒认识,而且在游说过程中,善于把握双方的心理,语言表达也一定很有“气场”;而从与郑伯的片言只语中,也能看出一位老臣的忠诚,舍小我而顾大局的宽广。
◎关于晋侯

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我们组认为应该“气少声平”读出晋侯的冷静。

“吾其还也”,有商量的语气,眼看到手的“肥肉”丢了,对磨刀霍霍的手下将领的命令与安慰;也有无奈,
战胜郑国没有把握,腹背受敌危害巨大。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隐忍不发,顾全大局。
总结:通过刚刚的诵读,我们可以发现在“秦晋围郑”这个历史事件中,晋文公的隐忍冷静是他日后登上霸主地位的根本;在大军压境时才情商爆表的郑伯注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佚之狐于国有功推荐烛之武,但在大我与小我的取舍中少了些担当与勇气,作为圉正的烛之武历经三朝、壮志难酬却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魄力书写了一个士所应有的品质。
三、探究文本,还原场景解文化
文中唯一没有通过对话描写正面展现的人物是秦公,只是这样叙述:“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但他是决定这场历史事件走向的关键人物。抓住这一简洁的叙述,可以有更多的发现。
活动一:还原秦公“说”
的心理
如果秦公“说”
有潜台词的话,哪一种更合理?
A.哦哦,原来如此,差点就上了那小子的当。
B.呵呵,要的就是这句话。
C.嗯嗯,先生大才,佩服佩服。
小组讨论,对潜台词进行可能性分析:
师生明确:如果是A的话,表明在烛之武的一番劝说之下,秦公“如梦方醒”,似乎对此次被晋国“捆绑”来攻打晋国而自己无利可图的状况尚蒙在鼓里;而对晋国的“无厌无信”毫无预判,显然,这不是秦公。如果是C的话,表面上看是对烛之武辩才之能肯定,也能表现秦伯有识才之眼;但一个兼并西戎十二国,最终称霸西方的秦穆公,未必看不到烛之武所看到的形势,而因为佩服一辩士之才而罢兵这样的轻举更不会做出。B是烛之武的许诺,正中了秦公的下怀,“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此言说的含蓄,实际上是与秦结盟,结盟的意义在于给你秦国制衡晋国的一种力量,给你秦国踏人中原的一个跳板。这正是秦国此行的真正意义,
而烛之武把他说出来,允诺了秦国。真实的目的达到了,秦公自然由内而外的兴奋。“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高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与手舞足蹈的快乐不同,“说”是内在的认可,心里满足而产生的快感。
活动二:抓住“乃还”,验证秦公的心理
文本研究: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明确:“乃”
应该理解为“才”,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秦公答应了烛之武的退兵请求之后,其实不仅与郑国结盟,而且派驻了军队,这样的意义更加深远,等于找到了制衡晋国的一种力量。在这场外交风云中,获利最大一方显然是秦国。其实,烛之武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人明白,作为君主的秦公也明白,所以,这番言论并非说他有高人一等的视野,只能说他是一个清醒的游说者。但是,烛之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清楚地知道秦国此行的目的和愿望是什么,而满足了秦国,保全了自己。秦国要的是郑国的一个承诺,承诺做他的盟友,牵制晋国的盟友,巩固西方大国的盟友,要的是郑国的一个态度。而烛之武表了这个态!
活动三:图示春秋地图,了解邦交文化明确:小国生存之道——
大国的战略制衡需求。
结束语:春秋是一个战乱纷纷、动乱的年代。各诸侯国为了获得自己最大利益,为了称霸中原,倚强凌弱,攻伐兼并。他们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正如孟子所说“春秋无义战”。而在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春秋,烛之武是一位英雄,一位在危难之时心里有国家、一位在个人与是非选择中有宽阔胸怀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