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单元实验7溶液酸碱性的测定
1.实验室要配制pH=5的溶液采用下列方法:①pH=1和pH=4的溶液混合②pH=1和pH=7的溶液混合③pH=3和pH=8的溶液混合④pH=7和pH=10的溶液混合。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C
【详解】
实验室要配制pH=5的溶液需要用到pH大于5和pH小于5的两种溶液按照一定质量比进行配制,或利用pH小于5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来配制。观察四种方法可知,①④不可能实现。
故选:C。
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酸性溶液的pH,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玉田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B
【详解】
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将pH试纸润湿,会稀释酸的浓度,pH值增大,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偏高。
故选B。
3.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2.0﹣2.4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来源】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
【答案】A
【详解】
pH越小,酸性越强,比较四个选项,柠檬汁2.0﹣2.4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4.硫酸(H2SO4)是一种常见的酸,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稀硫酸溶液的pH大于7,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
B.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C.硫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氢离子(H+)和硫酸根离子()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来源】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A
【详解】
A.
稀硫酸溶液的pH小于7,呈酸性,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故符合题意;
B.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硫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氢离子(H+)和硫酸根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热量及时扩散,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用pH试纸测试一瓶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将该溶液倒些在pH试纸上
B.往瓶中的溶液里投入pH试纸
C.将pH试纸一端浸入该溶液中
D.用洗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然后滴在一小张pH试纸上
【来源】2019年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中考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
【答案】D
【详解】
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然后滴在一小张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pH值;故选D。
6.如图为身边一些物质的pH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呈碱性
B.西瓜的酸性比柠檬强
C.厨房清洁剂碱性最强
D.萝卜呈中性
【来源】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
【答案】C
【详解】
A、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呈酸性,选项说法错误;
B、西瓜的pH大于柠檬的pH,所以柠檬的酸性比西瓜强,选项说法错误;
C、图示物质中,厕所清洁剂的pH最大,所以它的碱性最强,选项说法正确;
D、萝卜的pH小于7,呈弱酸性,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①用蒸馏水清洗玻璃棒,再用滤纸擦干
②将pH试纸放在蒸发皿中
③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
④对照标准比色卡,读出溶液pH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C
【详解】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步骤中,①用蒸馏水清洗玻璃棒,再用滤纸擦干,可以防止玻璃棒上附着的水稀释待测液,该操作正确;②pH试纸应该放在干净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不应该将pH试纸放在蒸发皿中,该操作不正确;③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该操作正确;④pH试纸显色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出溶液pH,该操作正确。故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①③④。故选C。
8.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B.图1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HCl
C.图1中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结合生成
【来源】7.4
酸碱中和反应-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时同步练(鲁科版)
【答案】B
【详解】
A、由图像可知,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正确;
B、图1中a点所示溶液中氢氧化钠过量,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NaCl,错误;
C、图1中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氢氧化钠已完全消耗,所以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正确;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结合生成
H2O
,正确;
故选B。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碱性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所以碳酸钠溶液是碱性溶液
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民勤六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B
【详解】
A、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碱性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是碱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X、Y分别是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X与Y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稀盐酸
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试液会变蓝
C.b点溶液pH=7,表明此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
【来源】2019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C
【详解】
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所以该反应是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X是氢氧化钠溶液,A错误;
B、a点对应溶液的pH<7,呈酸性,加入石蕊试液,试液会变红,B错误;
C、b点对应的溶液pH=7,呈中性,表明此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正确;
D、c点溶液pH>7,呈碱性,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D错误。
故选:C。
11.如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
B.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C.草木灰水的碱性最强
D.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萝卜汁测其pH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一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C
【详解】
A、柠檬汁的pH为2~3,橘子的pH为3~4,柠檬的酸性比橘子的酸性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B、橘子汁的pH为3~4,小于7,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C、草木灰水pH大于11,显碱性,其他的pH都小于7,故草木灰水碱性最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应该用干燥的pH试纸,并且是把萝卜汁滴在pH试纸上测其pH,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水
B.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
C.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
D.20℃时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硝酸钾
【来源】上海市金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D
【详解】
A、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水,pH会无限接近7,但不会超过7,错误;
B、有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错误;
C、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固体CaO,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的质量应逐渐减小,错误;
D、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正确;
故选D。
13.如图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十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C
【详解】
A、石灰石分解后会生成氧化钙固体和二氧化碳,所以完全反应后会有固体存在,因此反应结束后固体的量不能是零,故选项A错误。
B、催化剂的作用只能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而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用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的氧气质量相同,图象反应生成的氧气量不等,故选项B错误。
C、盐酸溶液的pH小于7,起点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不断变大,直至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反应过程与图象表示的一致,故选项C正确。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不会继续溶解,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会继续变大,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铁粉至过量
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
的变化情况
C.将Zn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粉、铁粉
A.A
B.B
C.C
D.D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青岛第九中学中考自主招生化学试题
【答案】C
【详解】
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铁粉至过量,由于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即:,56份的铁置换出216份的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故硝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
,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减少至零,不符合题意;
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一开始胃液的pH小于7,氢氧化铝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pH值会增加,但是最后胃液的pH还是小于7,不能等于大于7,不符合题意;
C、将Zn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金属活动性:Zn>Cu>Ag,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即,65份的锌置换出216份的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即
,65份的锌置换出64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粉、铁粉,镁与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
,镁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铁,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图A是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B是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图C是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D.图D是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来源】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八模)化学试题
【答案】B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B、向氢氧化钠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溶液,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小于7,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
D、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学习一些化学知识,可为人们提供安全常识:
(1)为除去水中悬浮杂质,常需加入絮凝剂,请写出一种絮凝剂的名称_________。
(2)①测定水样的pH可选用_________。(填标号)
A
酚酞溶液
B
pH试纸
C
石蕊溶液
②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明矾
B
肥皂水
【详解】
(1)为除去水中悬浮杂质,常需加入絮凝剂,絮凝剂的名称是明矾。
(2)①
pH试纸用来检验溶液酸碱度,测定水样的pH可选用pH试纸
。
②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软水中这些离子含量较少,把肥皂水加入两种水中会发现,软水中泡沫丰富而硬水中几乎没有泡沫,因此通常使用肥皂水就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17.(1)实验室中有A、B两种溶液,经测定,A溶液pH=4.5,B溶液pH=10.2.则A溶液呈________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__色;B溶液呈___________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______色。
(2)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测定时,用___________蘸取待测溶液,滴在___________上,然后再与___________对照,得出该溶液的pH。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一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酸
红
碱
红
pH试纸
玻璃棒
pH试纸
标准比色卡
【详解】
(1)A溶液pH=4.5,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溶液pH=10.2,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测定溶液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
1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指出下列错误操作的后果
:
(1)测定溶液pH时,将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_________。
(2)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着烧杯内壁加入浓硫酸中__________。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
(4)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没有预先放少量水__________。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污染待测液
酸液飞溅,发生危险
实验结果偏小
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详解】
(1)测定溶液pH时,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直接将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会导致待测液被污染。
(2)稀释浓硫酸时,需要将硫酸沿着烧杯内壁加入水中,如果将水沿着烧杯内壁加入浓硫酸中会导致酸液飞溅。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须待到集气瓶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如果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4)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须在集气瓶预先放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否则会导致空气污染。
19.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
(2)曲线上_______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_______种溶质。
【来源】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汇仁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
二
【详解】
(1)根据图示可知在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中性,pH=7,所以B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
(3)在C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有盐和碱两种溶质。
故答案为
(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B;
(3)二。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2)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
B
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
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3)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时,他测得的结果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五校联考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9.6
B
偏小
偏小
【详解】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0g×12%=9.6g。
(2)A
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包括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错误;
B该实验
需要水的质量为80g-9.6g=70.4g,体积为70.4mL,量筒选择大而接近的,故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正确;
C
量筒不能用于物质的容器仪器,错误;
故选B。
(3)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量取水的额体积偏大了,导致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小。
(4)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时,使得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低,碱性变弱,测得的结果会偏小。
21.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期间,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
(1)次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使用“84?消毒液”消毒时,常用水稀释,稀释后测得消毒液的pH=9,该溶液呈___性。
(3)二氧化氯(化学式为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它属于__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来源】2020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1
碱
bc
【详解】
(1)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1)+x+(-2)=0,x=+1,故填:+1。
(2)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故填:碱。
(3)二氧化氯是纯净物,且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两种元素中又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bc。
22.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4)图中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来源】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
【答案】减小
放热
NaCl
Na+、Cl-、H+
【详解】
(1)在滴加过程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溶液的pH逐渐减小;
(2)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由图可知,图中B点时,温度最高,说明此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4)C点时,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故存在的离子有:Na+、Cl-、H+。
23.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色。
【来源】2020年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等于
NaCl
,HCl
红
【详解】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为中性溶液,溶液的pH等于7
(2)由图知,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此时酸过量,故溶质为NaCl,HCl;酸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
24.将氢氧化溶液加入稀硫酸的反应,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1)当所加溶液的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
(2)完全中和一定质量的某硫酸溶液,需要10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改用100g
8%的氢氧化钾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来源】2018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HCl和NaCl
<
【详解】
解:(1)当所加溶液的质量为mg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
(2)完全中和一定质量的某硫酸溶液,需要10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改用100g
8%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H2SO4+2KOH═K2SO4+2H2O,等质量的硫酸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钾质量多,则若改用100g8%的氢氧化钾溶液,稀硫酸有剩余,反应后溶液的pH<7。
故答案为:
(1)HCl和NaCl;(2)<。
25.化学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物质。
(1)变化角度: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间转化图。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必需的能量和氧气,人类的呼吸作用又产生CO2,写出C6H12O6→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越来越多,消毒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84”消毒液常用于公共场所杀菌消毒。
Ⅰ、测得稀释后的消毒液pH=9,实验室测定该数据可选用_____(选填字母)。
A
紫色石蕊
B
pH试纸
C
无色酚酞
D
红色石蕊试纸
Ⅱ、“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_。
Ⅲ、生活中,严禁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含HCl)混用!其反应原理为NaClO+2HCl═NaCl+X↑+H2O,产生的有毒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_____。
(3)应用角度
Ⅰ、可用如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汽水时,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Ⅱ、Al-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
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景园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C6H12O6+6O26CO2+6H2O
B
+1
Cl2
会产生有毒的氯气
压强
2Al+6CO2Al2(C2O4)3
【详解】
(1)C6H12O6是葡萄糖的化学式,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
(2)Ⅰ、测定溶液的
pH值,使用
pH试纸,故选B。Ⅱ、NaClO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Ⅲ、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Na、Cl、O、2H、2Cl,反应后(X除外)有Na、Cl、2H、O,故X的化学式为Cl2。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会产生有毒的氯气。
(3)Ⅰ、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打开汽水瓶盖时,瓶内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汽水中能溶解度气体减少,所以会有汽水自动喷出来。Ⅱ、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生化合反应生成
Al2(C2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CO2Al2(C2O4)3
26.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象。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mL;
(3)请在虚线框内将b点时溶液中的微粒补充完整__________。
【来源】海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答案】
10
【详解】
(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时,溶液呈中性,pH=7,由图1可知,pH=7时所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mL;
(3)b点对应溶液的pH>7,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此时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电离出钠离子与氢氧根钠离子,所以b点时溶液中的微粒应补充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故填:。
27.生活中的物质与化学息息相关,请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是某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Ⅰ、该矿泉水是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Ⅱ、H2SiO3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
Ⅲ、由标签可知该矿泉水中含有_____种金属元素;该矿泉水呈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布洛芬为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具有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其化学式为C13H18O2.现有2mol的C13H18O2,请问其氢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g,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五四制)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混合物
+4
四
碱性
9:1
36
26mol
【详解】
(1)
Ⅰ、由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可以看出,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
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H2SiO3中H、O的化合价分别为+1、-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Si的化合价为+4价。
Ⅲ、由标签可知该矿泉水中含有四种金属元素,该矿泉水的pH>7,显碱性。
(2)由化学式为C13H18O2可知,氢、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18:2=9:1,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mol的C13H18O2氢元素的质量,18g×2=36g,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2=26mol。
28.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中三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1)实验A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所得溶液的pH值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C中滴加水后看到U型管中________(填“左边”或“右边”)液面升高。
【来源】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答案】使烧杯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
小于
左边
【详解】
(1)实验A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和使烧杯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得溶液pH值小于7;
(3)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左边液面升高,右边液面降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单元实验7溶液酸碱性的测定
1.实验室要配制pH=5的溶液采用下列方法:①pH=1和pH=4的溶液混合②pH=1和pH=7的溶液混合③pH=3和pH=8的溶液混合④pH=7和pH=10的溶液混合。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酸性溶液的pH,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3.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2.0﹣2.4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4.硫酸(H2SO4)是一种常见的酸,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稀硫酸溶液的pH大于7,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
B.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C.硫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氢离子(H+)和硫酸根离子()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5.用pH试纸测试一瓶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将该溶液倒些在pH试纸上
B.往瓶中的溶液里投入pH试纸
C.将pH试纸一端浸入该溶液中
D.用洗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然后滴在一小张pH试纸上
6.如图为身边一些物质的pH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呈碱性
B.西瓜的酸性比柠檬强
C.厨房清洁剂碱性最强
D.萝卜呈中性
7.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①用蒸馏水清洗玻璃棒,再用滤纸擦干
②将pH试纸放在蒸发皿中
③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
④对照标准比色卡,读出溶液pH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B.图1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HCl
C.图1中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结合生成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碱性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所以碳酸钠溶液是碱性溶液
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10.X、Y分别是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X与Y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稀盐酸
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试液会变蓝
C.b点溶液pH=7,表明此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
11.如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
B.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C.草木灰水的碱性最强
D.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萝卜汁测其pH
12.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水
B.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
C.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
D.20℃时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硝酸钾
13.如图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铁粉至过量
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
的变化情况
C.将Zn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粉、铁粉
1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图A是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B是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图C是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D.图D是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16.学习一些化学知识,可为人们提供安全常识:
(1)为除去水中悬浮杂质,常需加入絮凝剂,请写出一种絮凝剂的名称_________。
(2)①测定水样的pH可选用_________。(填标号)
A
酚酞溶液
B
pH试纸
C
石蕊溶液
②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17.(1)实验室中有A、B两种溶液,经测定,A溶液pH=4.5,B溶液pH=10.2.则A溶液呈________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__色;B溶液呈___________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______色。
(2)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测定时,用___________蘸取待测溶液,滴在___________上,然后再与___________对照,得出该溶液的pH。
1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指出下列错误操作的后果
:
(1)测定溶液pH时,将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_________。
(2)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着烧杯内壁加入浓硫酸中__________。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
(4)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没有预先放少量水__________。
19.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
(2)曲线上_______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_______种溶质。
20.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2)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
B
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
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3)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时,他测得的结果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期间,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
(1)次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使用“84?消毒液”消毒时,常用水稀释,稀释后测得消毒液的pH=9,该溶液呈___性。
(3)二氧化氯(化学式为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它属于__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22.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4)图中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3.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色。
24.将氢氧化溶液加入稀硫酸的反应,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1)当所加溶液的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
(2)完全中和一定质量的某硫酸溶液,需要10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改用100g
8%的氢氧化钾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25.化学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物质。
(1)变化角度: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间转化图。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必需的能量和氧气,人类的呼吸作用又产生CO2,写出C6H12O6→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越来越多,消毒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84”消毒液常用于公共场所杀菌消毒。
Ⅰ、测得稀释后的消毒液pH=9,实验室测定该数据可选用_____(选填字母)。
A
紫色石蕊
B
pH试纸
C
无色酚酞
D
红色石蕊试纸
Ⅱ、“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_。
Ⅲ、生活中,严禁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含HCl)混用!其反应原理为NaClO+2HCl═NaCl+X↑+H2O,产生的有毒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_____。
(3)应用角度
Ⅰ、可用如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汽水时,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Ⅱ、Al-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
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6.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象。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mL;
(3)请在虚线框内将b点时溶液中的微粒补充完整__________。
27.生活中的物质与化学息息相关,请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是某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Ⅰ、该矿泉水是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Ⅱ、H2SiO3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
Ⅲ、由标签可知该矿泉水中含有_____种金属元素;该矿泉水呈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布洛芬为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具有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其化学式为C13H18O2.现有2mol的C13H18O2,请问其氢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g,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
28.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中三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1)实验A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所得溶液的pH值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C中滴加水后看到U型管中________(填“左边”或“右边”)液面升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