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测试题 质量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器官中,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是( )
A、口腔 B、鼻腔 C、咽 D、喉
2、下列有关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呼吸道的纤毛能分泌黏液?能消灭到达肺部气体中的细菌
C、呼吸道腺细胞能分泌黏液?能湿润到达肺部的气体
D、鼻腔黏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到达肺部的气体
3、如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呼气
B、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4、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D、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5、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是通过( )来实现.
A、呼吸作用????呼吸运动 B、呼吸运动????呼吸作用
C、扩散作用????呼吸运动 D、呼吸运动????扩散作用
6、用人工呼吸抢救溺水者,目的是帮助溺水者完成(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7、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
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
8、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
C、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D、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9、氧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最终要到达( )
A 、肺 B、血液 C、组织细胞 D、心脏
10、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结底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
A、能量 B、二氧化碳 C、有机物 D、无机盐
11、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 )
A、能够产生二氧化碳 B、能够分解有机物
C、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能够吸收氧气
12、人跳绳的能量供给有赖于多个系统的配合,与提供能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生殖系统
1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是衡量大气质量的指标之一。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B、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C、诱发神经系统疾病 D、诱发循环系统疾病
14、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雾霾容易引起的疾病是( )
A、气管炎 B、贫血 C、糖尿病 D、心脏病
15、某同学在“关注雾霾”主题班会上,提出的下列治霾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增加火力发电 B、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C、扩大绿化面积 D、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6、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 )
A、肺泡 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组织细胞 D、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17、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气的最终取向是( )
A、进入心脏 B、进入肺泡
C、进入组织细胞 D、进入血液
18、如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B、甲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胸廓容积扩大
C、乙表示呼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D、乙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19、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试分析曲线BC段膈肌、膈顶和呼吸的状态变化是( )
A、收缩、上升、吸气 B、收缩、下降、吸气
C、舒张、上升、呼气 D、舒张、下降、呼气
20、呼吸运动是人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B、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C、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
D、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21、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要经过( )层细胞。
A、1 B、2 C、3 D、4
22、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AD代表血管,BC代表气体,则ADBC分别是( )
A、肺动脉、肺静脉、氧气、二氧化碳
B、肺动脉、肺静脉、二氧化碳、氧气
C、肺静脉、肺动脉、氧气、二氧化碳
D、肺静脉、肺动脉、二氧化碳、氧气
23、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有关这一结论的下列例证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适宜消化食物
B、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适宜物质交换
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适宜气体交换
D、鼻腔中的鼻毛和鼻黏膜,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且湿润
24、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被利用的场所是( )
A、肺泡 B、红细胞 C、毛细血管 D、线粒体
25、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直接进入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M2.5通过扩散作用由肺泡进入血液
B、雾霾会危害人体呼吸、循环等多种系统和器官
C、减少雾霾提高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
D、PM2.5首次经过心脏各腔的顺序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6、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一下。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是变浑浊。
(1)甲瓶中的浑浊程度较低,说明空气中 ______________ 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 ______________ (填“较高”或“较低”),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______________ 含量较多。
(2)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 ____________ 进入了血液与 ___________ 结合,最终将氧气运送到 _____________ 。该处消耗了氧气产生了 _______________ ,通过血液循环将该气体运送到肺部的毛细血管,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 ________________ ,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7、下面图一表示的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二是模拟呼吸作用示意图。请分析:
图一 ? ? ? ? ? ? ? ? ? ? ? ? ? ? ? ? ? ? ? ?图二
(1)图一中曲线AB段表示_________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相当于图二中___________所示状态。此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_________________状态。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________________(收缩/舒张),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径都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_____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 ________________(大/小/相等)
28、如图为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呼吸系统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具有保证气体畅通的作用,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h收缩时,其顶部会下降,使胸腔容积扩大,完成____________(填“吸气”或“呼气”)。
(3)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肺泡数量很多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分布广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前要清理口鼻内的污物是因为___________。
A、保证呼吸道通畅?? ?B、清洁进入的空气??? C、保证卫生????? ?D、减轻病人痛苦。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A D A A B C A C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C D C D B B A D C
26、二氧化碳;较高;二氧化碳;毛细血管壁;血红蛋白;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肺泡
27、(1)吸气????乙????收缩??????
(2)舒张????缩小???????
(3)B????相等
28、呼吸道;肺;abcde;温暖;湿润;清洁;吸气;肺;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