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光的色散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年5月12日襄阳市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如图,日晕发生时,在高空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太阳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光是白光
B.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答案】C
【解析】
AB.阳光是太阳上的核反应“燃烧”发出的光,经很长的距离射向地球,再经大气层过滤后到地面,它的可见光谱段能量分布均匀,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所以是白光,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折射分解为七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故C错误、D正确,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阳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B.在阳光下晒坡,利了阳光中的红外线杀菌消毒
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射到地面上,由于折射形成行状各异的光
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绿、黄是色光的三原色
【答案】A
【解析】
A.光是电磁波的一种,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
B.在阳光下晒被子,利了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消毒,故B错误;
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射到地面上,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圆斑,故C错误;
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故D错误。
故选A。
3.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蓝光
B.紫光
C.黄光
D.橙光
【答案】A
【解析】
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所以蓝光属于三原色光之一,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进出小区、村庄都需要测量体温,测量体温时一般用如图所示的“测温枪”,这种测温枪能不接触人体测量出人体的温度,它主要是利用了( )
A.超声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可见光
【答案】B
【解析】
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地面上的影子B.凸面镜成像
C.光的色散D.树林中的阳光
【答案】C
【解析】
A.地面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光线照不到的部分形成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
B.凸面镜成像,属于光学规律。平行光线投射到凸面镜上,反射的光线将成为散开光线,如果顺着反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延伸到凸面镜镜面的后面,可会聚并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面镜的主焦点,属虚性焦点,故B不符合题意;
C.光的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将颜色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光谱,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树林中的阳光,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A
【解析】
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A正确;
B.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色的花是因为太阳光中的黄光被黄花反射了,而太阳光中的其它色光都被黄花给吸收了,故B错误;
C.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
D.“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这是喷出的水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属于折射,故D错误。
故选A。
7.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答案】D
【解析】
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绿裙子只能反射绿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绿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裙子是黑色的。故选D。
8.“白纸黑字”这个成语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从物理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D.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吸收了所有色光。
【答案】D
【解析】
由于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即当所有颜色的光经过反射,一同进入人的眼睛时,人看到的就是白光,而黑色的不透明物体不反射光,会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人的眼睛接收不到从黑色纸面上反射的光,所以看到的纸面就是黑色,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答案】C
【解析】
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
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10.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
B.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B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
【答案】D
【解析】
A、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此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故A不符合题意。
BD、A的外侧是红外线,温度计放到这个地方,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升高,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B的外侧是紫外线,将底片放到这个地方,底片会感光,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1.光的三原色是指红、蓝、________。一个黄色的橙子放在黑暗的房间里,用蓝光照射它,橙子呈现________色。
【答案】绿黑
【解析】
第一空.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色光;
第二空.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物体相同颜色的光,当只有蓝光照射到黄色的橙子时,黄色的橙子吸收蓝色的光,橙子呈现黑色;
12.将红、绿、______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图甲),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光;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图乙),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当红光照射鹦鹉时,嘴呈______色,此时翅膀呈______色。
【答案】蓝红黑
【解析】
[1]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白纸能反射各种色光,红、绿、蓝照射到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红光、绿光、蓝光都会反射到人眼睛里,红、绿、蓝三色光可以合成为白光,故人眼观察到的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3]当白光照到鹦鹉上时,鹦鹉的嘴呈红色,是因为鹦鹉的嘴只反射红光,翅膀呈绿色,是因为鹦鹉的翅膀只反射绿光,当红光照射鹦鹉时,由于鹦鹉嘴能反射红光所以呈红色,由于翅膀不能反射红光,红光被吸收,所以这时没有光线从翅膀被反射,人眼观察翅膀就没有光线进入人眼,人感觉就是黑色。
1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发生______现象,太阳光中的______可以灭菌.
【答案】色散紫外线
【解析】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和消毒.
14.校园歌手小明在舞台上演出时,身穿红色上衣、绿色裤子和白鞋子,当只有红光照来时,观众看到的小明的上衣颜色是______色,裤子是______色。
【答案】红黑
【解析】
[1][2]演出时,身穿红色上衣,绿裤子,当只有红光照来时,红色上衣会反射红光,故红色上衣是红色的;绿裤子吸收红光,不反射光,故是黑色。
15.将一束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在光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______,该现象是由物理学家______最先提出的;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人们发现,用红、______、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成各种颜色的光,因此这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答案】光的色散牛顿绿
【解析】
[1][2]将一束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在光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该现象是由物理学家牛顿最先提出的。
[3]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成各种颜色的光,因此这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16.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属于________(可见光/不可见光);有一种导弹,可以利用敌机尾部高温气流幅射的______线,对其跟踪并有效攻击;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线来辨别真伪。
【答案】不可见光红外紫外
【解析】
[1]红外线是光谱中红光之外的部分,紫外线是光谱中紫光之外的部分,它们都属于不可见光。
[2]导弹装有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红外线,对其进行有效攻击。
[3]验钞机能发出紫外线,钞票上涂有荧光物质,荧光物质只有在紫外线照射时,才发光。
17.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______色;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点处,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这一区域存在着人眼看不到的______(紫外线/红外线)。
【答案】光的色散蓝红外线
【解析】
[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即只有蓝光能通过蓝色的玻璃,所以白屏上呈现一条蓝色光带(蓝光)。
[3]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红外线的热效应强,故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点处,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即表明A的外侧是红外线。
18.2019年10月1日上午,当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飞机从空中划过,气势如虹,飞机的轰鸣声更是代表了国家的力量,拉出的道道“彩烟”壮观无比(如图)。现场观众听到的飞机轰鸣声是由____传播而来,“彩烟”_____(是/不是)光源,其中红色的“彩烟”代表了国旗的颜色,它______(反射/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答案】空气不是反射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现场观众听到的飞机轰鸣声是由空气传播来的。
[2]“彩烟”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彩烟”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实验题
19.通过如图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这说明______,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______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色光的热效应,可以______,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____色光(填A或B)外侧的______热效应最强。
【答案】太阳光是复色光紫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黑色A红外线
【解析】
(1)[1]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
[2]由于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所以偏折程度最大,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则偏折程度最小,故光屏上A为红光,B为紫光;
(2)[3]要使温度计的示数更明显,就必须提高温度计玻璃泡的吸热效果,由于不透明的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可以加强吸热效果,因此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黑色;
[4][5]A为红光,B为紫光,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因此应将温度计放在红外线区域,即在A色光的外侧。
20.如图为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是_____光.
(2)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这种不可见光我们称为红外线,为了让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
(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_____光.
(4)将红、绿、蓝三原色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会复合成_____光.
【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红白
【解析】
(1)不同颜色的光折射本领不同,所以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7种颜色的光,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光.
(2)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这种不可见光我们称为红外线,为了让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更明显,增加温度计的吸热本领,黑色的物体吸热本领最强,所以改进方法是把温度计玻璃泡涂黑;
(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由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红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则白屏上将会呈现红光.(4)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光的三基色,即将红、绿、蓝三原色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会复合成白光.
21.如图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1)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_____,其主要特性是_____效应.
(2)如果在暗室进行该实验,并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放置一块红玻璃片,则白屏上将见到_____色光.若移走红玻璃片,在白屏上贴满绿纸,则屏上将呈_____色.
【答案】A红外线热红绿
【解析】
(1)[1][2][3]光的色散是将一束白光分解成我们能够看见的由上往下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在红光以外,所以温度计应该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
(2)[4]彩色透明物体能够透过本身颜色的色光,其它色光被吸收,所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放置一块红玻璃片,将白屏上将见到红色光;
[5]彩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本身颜色的色光,其它色光被吸收,所以移走红玻璃片,在白屏上贴满绿纸,红光被吸收,反射绿光,则屏上将呈绿色。
22.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____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这些树影和圆形的光斑都是由于______形成的,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的像.
(3)如图丙将一只筷子斜放入碗,若向碗中慢慢倒入清水,会发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被“折断了”,这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了____
(选填“反”或“折”)射;
(4)如图丁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它与箱底的夹角为_______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
【答案】蓝光沿直线传播太阳上折45
【解析】
(1)[1]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因此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2]树影和圆形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3]圆形的光斑实质是太阳的实像;
(3)[4]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当筷子在水中的某点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感觉此点的像偏高了,同理,筷子插入水中的任何一点的像都偏高了,看起来好象向上弯折了。
[5]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4)[6]从丁图观察口看到正前方是方格子,整体好象是一个空箱子,而从侧面看观察口正前方没有方格纸,有一个倾斜平面镜,所以丁图中的空箱子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得到的,因此镜面与箱底的夹角为45度;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实际上纸币在平面镜后面,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
23.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被广泛使用。如太阳能电池,其核心部件是光电板。某兴趣小组提出一个问题: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们有如下猜想:
猜想1: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猜想2: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面积有关;
猜想3: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颜色有关。
根据以上猜想,他们设计好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A.先用相同的三块0.1m2的光电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分别为10min、20min、3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他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表中;
B.再选用0.2m2、0.3m2两块光电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都为1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下表中;
C.然后再选用相同的两块0.1m2的光电板,在其表面分别涂上绿色和白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都为1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表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序号
光电板的面积/m2
光照时间/min
光电板表面所涂颜色
LED灯的发光时间/min
1
0.1
10
黑色
30
2
0.1
20
黑色
60
3
0.1
30
黑色
90
4
0.2
10
黑色
60
5
0.3
10
黑色
90
6
0.1
10
绿色
20
7
0.1
10
白色
5
(1)该实验中,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反映的;
(2)由表中______(填表中的序号)三组数据对猜想1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是: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3)由表中1、4、5三组数据能对猜想______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__色最好,因为它几乎____所有色光。
(5)综合分析可知,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多少的因素有光照时间、光电板的面积、表面所涂颜色,你觉得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多少还可能与___________因素有关?(写出一种即可)
(6)若某太阳能电池在某段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能为E,通过光电效应获得的电能为W,则该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率为___________。
【答案】LED灯的发光时间1、2、32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面积有关黑色吸收光照强度(或季节或天气)等等
【解析】
(1)[1]由题意可知,光电板吸收太阳能越多,那么LED灯的发光时间越长,所以说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是通过LED灯的发光时间反映的;
(2)[2]要得出结论,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那么需要保持光电板的面积相同、光电板表面所涂颜色相同,光照时间相同,从表中数据可知,表中1、2、3三组数据符合题意;
(3)[3][4]从表中1、4、5三组数据可知,光照时间相同,光电板表面所涂颜色也相同,但是光电板的面积不同,那么由表中1、4、5三组数据能对猜想2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是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面积有关;
(4)[5][6]从表中1、6、7三组数据可知,光电板的面积相同,光照时间也相同,但是光电板表面所涂颜色不同,黑色板让LED灯的发光时间最长,所以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黑色最好,因为它几乎吸收所有色光;
(5)[7]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多少还可能与光照强度(或季节或天气)等等有关;
(6)[8]由题意可知,该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率为。4.4光的色散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年5月12日襄阳市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如图,日晕发生时,在高空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太阳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光是白光
B.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阳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B.在阳光下晒坡,利了阳光中的红外线杀菌消毒
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射到地面上,由于折射形成行状各异的光
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绿、黄是色光的三原色
3.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蓝光
B.紫光
C.黄光
D.橙光
4.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进出小区、村庄都需要测量体温,测量体温时一般用如图所示的“测温枪”,这种测温枪能不接触人体测量出人体的温度,它主要是利用了( )
A.超声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可见光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地面上的影子B.凸面镜成像
C.光的色散D.树林中的阳光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
7.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8.“白纸黑字”这个成语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从物理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D.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吸收了所有色光。
9.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10.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
B.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B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
二、填空题
11.光的三原色是指红、蓝、________。一个黄色的橙子放在黑暗的房间里,用蓝光照射它,橙子呈现________色。
12.将红、绿、______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图甲),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光;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图乙),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当红光照射鹦鹉时,嘴呈______色,此时翅膀呈______色。
1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发生______现象,太阳光中的______可以灭菌.
14.校园歌手小明在舞台上演出时,身穿红色上衣、绿色裤子和白鞋子,当只有红光照来时,观众看到的小明的上衣颜色是______色,裤子是______色。
15.将一束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在光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______,该现象是由物理学家______最先提出的;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人们发现,用红、______、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成各种颜色的光,因此这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16.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属于________(可见光/不可见光);有一种导弹,可以利用敌机尾部高温气流幅射的______线,对其跟踪并有效攻击;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线来辨别真伪。
17.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______色;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点处,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这一区域存在着人眼看不到的______(紫外线/红外线)。
18.2019年10月1日上午,当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飞机从空中划过,气势如虹,飞机的轰鸣声更是代表了国家的力量,拉出的道道“彩烟”壮观无比(如图)。现场观众听到的飞机轰鸣声是由____传播而来,“彩烟”_____(是/不是)光源,其中红色的“彩烟”代表了国旗的颜色,它______(反射/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实验题
19.通过如图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这说明______,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______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色光的热效应,可以______,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____色光(填A或B)外侧的______热效应最强。
20.如图为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是_____光.
(2)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这种不可见光我们称为红外线,为了让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
(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_____光.
(4)将红、绿、蓝三原色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会复合成_____光.
21.如图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1)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_____,其主要特性是_____效应.
(2)如果在暗室进行该实验,并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放置一块红玻璃片,则白屏上将见到_____色光.若移走红玻璃片,在白屏上贴满绿纸,则屏上将呈_____色.
22.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____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这些树影和圆形的光斑都是由于______形成的,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的像.
(3)如图丙将一只筷子斜放入碗,若向碗中慢慢倒入清水,会发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被“折断了”,这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了____
(选填“反”或“折”)射;
(4)如图丁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它与箱底的夹角为_______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
23.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被广泛使用。如太阳能电池,其核心部件是光电板。某兴趣小组提出一个问题: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们有如下猜想:
猜想1: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猜想2: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面积有关;
猜想3: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颜色有关。
根据以上猜想,他们设计好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A.先用相同的三块0.1m2的光电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分别为10min、20min、3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他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表中;
B.再选用0.2m2、0.3m2两块光电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都为1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下表中;
C.然后再选用相同的两块0.1m2的光电板,在其表面分别涂上绿色和白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都为10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表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序号
光电板的面积/m2
光照时间/min
光电板表面所涂颜色
LED灯的发光时间/min
1
0.1
10
黑色
30
2
0.1
20
黑色
60
3
0.1
30
黑色
90
4
0.2
10
黑色
60
5
0.3
10
黑色
90
6
0.1
10
绿色
20
7
0.1
10
白色
5
(1)该实验中,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反映的;
(2)由表中______(填表中的序号)三组数据对猜想1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是: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3)由表中1、4、5三组数据能对猜想______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__色最好,因为它几乎____所有色光。
(5)综合分析可知,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多少的因素有光照时间、光电板的面积、表面所涂颜色,你觉得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多少还可能与___________因素有关?(写出一种即可)
(6)若某太阳能电池在某段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能为E,通过光电效应获得的电能为W,则该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率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