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长度比较沪教版 (3分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长度比较沪教版 (3分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2 13:52:11

文档简介

《长度比较》
课题
长度比较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会使用视觉直接比较出物体的长短,初步感知长度概念。2、会使用直接比较的方法确定物体的长短。3、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重点
物体长短的直接比较。
教学难点
物体长短的间接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彩纸
学具准备
彩纸
核心素养
关注: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活动一创设情境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激趣设疑
1、
今天,我要和你们比一比身高,谁和我比?
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结果?反过来还可以说?(板书出示:

比,

高,

矮)2、
那么如果我和姚明叔叔比身高呢?比较的结果是——?3、
同样是和我比,为什么比较的结果不同?预设:比较的对象不一样4、
(出示课题)高矮是我们比较的结果,我们就用这样的句式来说比较的结果。在数学世界里,高矮的比较就是长度比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本领:长度比较。(板书:长度比较)
关注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观察力。
活动二合作交流,尝试探索
会使用视觉直接比较出物体的长短,初步感知长度概念。2、会使用直接比较的方法确定物体的长短。
(一)眼睛看(定性比较长度)1、
比较身高就是比高矮,那么两根绳子比较,就用——长短(板书出示)这两根绳子,猜一猜哪根绳子长?谁来说说这两根绳子比较的结果?预设:不能比,只露出一端,信封下面看不见现在能比较了吗?预设:不能比,没有对齐有没有好的建议?预设:一头对齐现在,一端对齐了,能比了吧?
那好,谁来说说这两根绳子比较的结果?预设:蓝绳子比红绳子长,红绳子比蓝绳子短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预设:绳子被信封遮住了,要把信封拿掉对呀,没有看完整,能下结论吗?现在把信封拿掉。现在能比较了吗?谁来用这个句式,说说这比较的结果?你是怎么看的?预设:红绳子比蓝绳子长,蓝绳子比红绳子短怎么比较这两根绳子的长短啊?预设:把红绳子拉直了,再进行比较2、
小结: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应该怎么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预设:先一端对齐,接着把绳子拉直了,再进行比较有没有要补充的?
这也是一端对齐了——预设:看清楚,把遮盖的东西拿掉3、
生活中,除了比高矮,比长短,还有很多长度比较,你还知道有哪些?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预设:比深浅(水下),比高低(山高),比厚薄(字典)(板书出示)拿出新华词典和你们的任务本比一比,用这个句式说一说,比的结果预设:新华词典和任务本比,新华词典比任务本厚,任务本比新华词典薄4、
像这样,长度差异明显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直接比较长短。(板书:直接比较:眼睛看)下面请你们睁大眼睛哦,接着看!(出示:错觉图)哪一支铅笔长?到底怎样?(背景消失)现在发现什么?是这样的吗?(移动)果然一样长!5、
有时,用眼睛看,也会上当啊!
我们用眼睛看不出时,可以通过移动,先一端对齐,再比较另一端,这样就可以直接比较了。(板书:一端对齐,比较另一端)6、
现在有4面旗子了,可以直接比较吗?为什么?预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已经做到了一端对齐请你们和同桌说一说,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我们的小伙伴们也在比身高,请你独立、将他们从高到低排一排序。7、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比了铅笔、绳子、旗子这些生活中物体的长短,不仅学会了直接比较的方法,还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说清比较的结果。(二)间接比较(定量比较长度)1、
亮亮有一个宝盒,里面都是他喜欢的文具,这么多呢!这是一张宝盒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预设:彩色铅笔、水彩笔、蜡笔、铅笔刀.....2、
请你比一比,4人小组交流比较的结果。预设:绿色铅笔最长,橡皮最短,小刀最短,水彩笔和蜡笔一样长......(4人小组讨论)3、
到底谁是正确的呢?能像刚才一样先移动,然后一端对齐,比较另一端那样直接比较吗?预设:固定住的不能移动那该怎么办呢?预设:用尺量、用手比......4、
大家真会动脑筋啊,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确实,现在我们需要借助工具,来“间接比较”。这是老师请来的数学小助手,认识它吗?板书:间接比较:方格纸5、
男生打开你们的小纸条,看看你们的这个胶棒的长度,占了几个格子?
现在,女生也打开你们的小纸条,看看这个胶棒的长度,占了几个格子?现在做手势表示,你们的胶棒有多长,占了几个格子?男生的胶棒占了4格,女生的占了3格。我们都知道4大于3,所以,男生的胶棒比女生的长,同意吗?为什么?预设:不同意,因为格子的大小不一样,不能进行比较.所以,我们比较的时候,要用大小一样的方格纸上进行比较。6、
怎么知道蜡笔的长度呢?你是怎么数的?预设:在一端画一个点,另一端再画一个点,数一数一共5格这样数出的长度是5段。7、
请打开练习册,翻到第
页,完成第
题。
全班核对。8、
小结:生活中,物体摆放的横竖位置不同,会影响我们对长度的判断,粗细也是这样。而方格纸能帮助我们准确比较,解决了直接比较时,用眼睛看可能产生的错觉,这个小助手可真好呀!
观察能力学生能认真听老师和同伴的语言和回答。动手操作能力、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三应用反思
灵活运用长度比较方法
1、
比一比这两只小蚂蚁的行进路线,请在□里填入“长”和“短”你想怎么比?预设:数一数每个蚂蚁走了几段,再比一比。
还有一种更巧妙的方法——横着的一样长不用数,只比竖着的几段。(媒体演示)比较的结果是?2、
红边和黑边比,哪条边更长?你想用什么方法比较?预设:①眼睛看
②间接比较(用手比、用尺量、两张纸比)(自己尝试—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好孩子,真棒!有的想用眼睛看直接比较,有的想借助工具间接比较。可不可以在这张纸上,一端对齐,直接比较另一端呢?(折叠)请你们四人一组,动手试一试。谁上台折一折?大家看懂了吗?刚才通过折叠,把红边和黑边移动到了一起,这样就可以“一端对齐,比较另一端”了。比较的结果是?这种方法可真巧妙呀!
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活动四
总结归纳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长度比较

比,

高,(长/厚)

矮。(短/薄)
直接比较:眼睛看
一端对齐,比较另一端
间接比较:方格纸长度比较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第二册课本50-51页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会用视觉直接比较出物体的长短,初步感知长度概念。
2、会使用一端对齐的方法直接比较确定物体的长短。
3、会借助工具间接比较物体的长短,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4、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养成观察、动手操作、语言概括、探究等能力。
【教学重点】
物体长短的直接比较:会比较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初步感知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毛线绳。
【教材说明】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情景引入,在比一比的活动中,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概念,学会直接、间接比较物体的长短,是学习长度测量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初步感知
1、花儿小学运动会。
2、彩旗比高低,旗杆底部看不到。
3、小结:彩旗的旗杆的都竖在同一横线上,看另一端比高低。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度比较。
【板书】长度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运动会上比彩旗高低的情景引入课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观察、比较彩旗高低从而初步感知长度概念,为引入一端对齐的比较方法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排一排
1、入场仪式前4个小伙伴比高矮。
2、近大远小,先调整位置。
3、交流结果:小胖最高,小巧最矮。
4、小结:
4个小伙伴站在同一横线上,看另一端比较高矮。
(二)、动一动
(活动一)
1、跳绳比赛按身高选择合适的绳子。
2、利用桌上的毛线绳,帮助小伙伴比一比,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3、小组合作,尝试比较。
4、学生汇报,交流比较的方法。
4、小结:先把绳子一端对齐,如果弯曲要拉直,再看另一端比较长度。
【板书】一端对齐,(拉直),看另一端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从抽象到具象进行长度比较,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突破了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明确一端对齐的直接比较方法】
(三)、折一折
(活动二)
1、小胖第一,我们来制作奖状给他。
(在较长的边下面写上“第一名:小胖”)
2、比较长方形纸片的红边长,还是绿边长。
3、自己动手试一试,相互讨论一下。
4、汇报交流比较的方法和比较的结果:绿边长,红边短。
5、介绍方法

借助工具比教(用尺量)

把纸对角一折,使绿边与红边重合来比较。
6、小结:因为这是两条相邻的边,对角一折,两条边就重合了,这样就能看出绿边长,红边短。
(四)、数一数
(活动三)
1、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2、根据物体占格子的多少来比较长短。
3、小结:我们还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长度。
【板书】用方格纸比较
【设计意图:借助工具,学会间接比较物体的长短,会在方格纸上数出物体的长读,动手操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操作中进一步体会长度比较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两端对齐的绳子比长短(一根弯曲)。
2、遮住下半部分,只露出铅笔上半部分(看起来一长一短),判断长短。
3、遮住下半部分,只露出铅笔上半部分(看起来一样长),判断长短。
4、占方格纸格子越多的物体越长(所占方格大小不一)。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新学知识,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在辨析中掌握要领】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度比较。
掌握了物体长度比较的各种方法直接观察比较法,折的方法,数方格的方法等。
五、板书设计:
长度比较
一端对齐,(拉直),看另一端比较
用方格纸比较长度比较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会直接比较出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初步感知长度概念。
2、会将物体放一起,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来比较物体的长度。
3、初步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度。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愉悦与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物体长度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比较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比身高
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来比一下身高,谁高谁矮?
小结:当长度相差明显时,可以直接通过眼睛观察得出结论。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度比较(板书)
二、探究长度比较的方法
(一)放一起,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1、比较小朋友的身高
(1)出示小朋友站一远一近的照片
提问:他们这样比行吗?为什么?那应该怎么比?
(2)出示小朋友一个站椅子,一个站地上的照片
师:他们这样比公平吗?为什么?那应该怎么比才对?
师:都站在地上其实就是他们的脚底一端对齐了。现在能比了吗?(能)
师:对呀!比较高矮,不仅要站在一起,还要脚底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哪里呢?(看另一端头顶)
请你用这三句话说一说比较结果。

)和(
)比,

)比(
)高,

)比(
)矮。
个别说,同桌互说。
2、比较铅笔的长短
(1)同桌各拿一支铅笔进行比较
(2)互说比较长短方法
小结:在长度比较的时候,首先要把比较的物体放一起,再让它们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板书: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3、出示两支铅笔
比较两只铅笔长短,一支铅笔高,一支铅笔低
小结:铅笔的一端没有对齐,不能比。可以通过“移动”让它们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就能很容易的比出结果。(板书:移)
4、比旗子高低
校园里有四面旗,哪面最高,哪面最低?(旗子下面部分被物体挡住)
小结:先要将遮盖物移走,再比较。旗杆一端插在地上,也就是一端对齐了,再看另一端,比出结果。
5、比较跳绳的长短(拉直的方法)
师:小胖他们在比较绳子的长短,该怎么比?
小结:直的东西我们可以直接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弯曲的东西,先要拉直了,再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板书:曲→直)
6、比较彩带的长短(出示两根彩带,遮掉中间部分)
师:这两条彩带同样被遮掉了一部分,你能比较出它们的长短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在比较物体长度的时候,不仅要将物体的一端对齐,而且要将物体看完整,然后再比较。
7、长方形纸长与宽的长度比较
师:比一比,红边和黑边哪条边长?怎么比?
师小结:“折”的方法,把纸对角一折,使横边与竖边重合起来,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板书:折)
(二)间接比较
1、数方格的方法
出示照片,比较横边与竖边哪条边长?
师:在数学中,还可以借助工具——“方格纸”来进行比较。
观察方格纸的特点(每个小格一样大,横边竖边一样长)

)有(
)格,(
)有(
)格,(
)比(
)长(
)格,(
)比(
)短(
)格。
2、比较文具
要求:
(1)书本51页第5题
(2)每人选2样文具,先数一数格子,再说一说比较的结果。

)有(
)格,(
)有(
)格,(
)比(
)长(
)格,(
)比(
)短(
)格。
三、梳理
进行本节课的知识梳理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