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2 《雷雨》-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同步教学课件(55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2 《雷雨》-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同步教学课件(55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2 15:04:42

文档简介

《雷雨(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生存的悲剧)。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以象征手法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引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红色娘子军》)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
、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
、喜剧
(如《威尼斯商人》)
、正剧
(如《白毛女》)。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5.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6.其他名词术语:?
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二、导入解题
1.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2.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潜江市。1922年入南开中学,加入“南开新剧团”。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原野》《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王昭君》等有名的剧本。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戏剧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上演。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更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闷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3.播放剧情简介的视频,配以音乐和解说词。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新生儿走向河边……
三十年后,在畸形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拼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此刻“恨人像一把刀,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不幸的繁漪疯了,善良的侍萍痴呆了……
三、整体感知
1.看与课文有关的话剧《雷雨》视频。
《雷雨》中的人物以及人物关系。
2.字词检测。
繁漪
(
)
惊愕(

汗涔涔(
)谛听( )
缜密(
)
半晌(

伺候(

间不容发(
)
伺机(
)
间离(
)
骨朵儿(

混水摸鱼(

骨气(

混沌(
)
3.问题研讨。
(1)课文节选部分,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同哪些人有关?
(明确: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
(2)课文中这两组主要矛盾冲突是从哪里断开的?
(明确:“周朴园可是你——”)
课文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梅、周狭路相逢。(家庭内部冲突)
第二部分:鲁、周针锋相对。(社会阶级斗争)
(4)请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周朴园和鲁侍萍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明确:周朴园由对自己以为“死去”的侍萍的所谓“怀念”,到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以及对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等情感变化过程,即怀念——惊慌——冷酷。
(5)本文的矛盾冲突(附:全剧人物关系图)
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①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②周朴园与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③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④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⑤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⑥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四、鉴赏人物
(一)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①把握戏剧冲突
②揣摩戏剧语言
③分析人物形象
示范鉴赏周朴园
了解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奇怪——疑惑——慌张——惊惧。
认出鲁大海之后: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周朴园面对自己的儿子,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
1.品一个词,解读周朴园的“怀念”
设问:开头至“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这部分对话中,哪个单音节词出现的频率最多(哦),一共有多少个(10个),在周朴园的语言中出现过多少次(6次)。
分角色演读,注意读出剧中角色的情感。
体味人物语言中蕴涵丰富的潜台词。
刚才在品读“哦”字过程中,我们不仅从中“哦”出了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情态变化过程,而且也“哦”出了挖掘人物潜台词的方法。
揣摩解读:
方法一:据上下文语境和舞台说明来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方法二:从标点和安排的疏密等方面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2.析一种句子,探究周朴园的“惊慌”
设问:课文从“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吧”,这部分中周朴园的语言又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一类语气相同的句子特别多。哪一类?(明确:疑问句)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问句长不长?一般有多少字?(大多在2—3个字)
周朴园问话比较鉴赏(将开头两个简短问句改长):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怎么就用不着?)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
(惊愕)什么?(她真的还活着吗?)
明确:改了以后,似乎是在问旁人的事情,有点漠不关心了,突然、惊奇、紧张、激动的感觉就少了几分。
三个疑问句连用改简洁:“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什么?)
体会三个疑问句连用所表现的惊恐和急迫心情。
小结:从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再拓展开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的惶恐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叶公好龙的真实心态。
3.挑一句话,体验周朴园“冷酷”
设问:当周朴园知道站立眼前的人就是离开自己30年的鲁侍萍时,周朴园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从“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到“周朴园
可是你——”,从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心理的话,运用我们刚才获得的揣摩人物语言的体验,去大胆地走近周朴园的心灵,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先相互交流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注意在解读文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选一组矛盾,分析周朴园的“残忍”
设问:周朴园和鲁大海是什么关系?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这一戏剧冲突中,你能看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
明确:在处理工人罢工事件时,他一方面进行血腥镇压,一方面采取分化收买政策,并开除闹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鲁大海。在和鲁大海的正面交锋中,他稳操胜券,不急不躁,对于鲁大海的责骂,他不轻易动怒,保持着冷静,说话简洁,打击性却很强——强硬和老谋深算。
鲁大海所揭露的他的罪恶发家史——冷酷无情,丧失人性,是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反动资本家形象。
周朴园形象总结
周朴园是一个有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狡猾。是一个人格卑下的伪君子,一个没有任何仁义道德的反动资本家。甚至到了一个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他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社会上成就卓著,能够主宰他人的的命运;他具有浓郁的封建意识,他的发家史带着野蛮的盘剥,他也自己走向毁灭的深渊。
小组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鲁侍萍、鲁大海的形象。
主要要点:
1.鲁侍萍
她年轻时和周朴园曾有过一段甜蜜的婚恋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她和她的第二个儿子被赶出周家,走投无路之下,她投河自尽,却被人救活了。为了孩子,她嫁过两次人,但都不如意。她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坎坷不幸的遭遇,没有消磨掉她的美好的品质,只是让她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
对于她和周朴园过去的恋情,她虽然愤恨于当年周朴园的无情无义,不过由于部分责任在周朴园的母亲身上,因此她难免对往事有一些怀念,对周朴园也残留有一些感情。比如,当她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不想再隐瞒自己身份的时候,周朴园却想逃避,打算中断对话,她接连两次追问:“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老爷想帮一帮她么?”她希望能得到肯定的回答,因为这样就表明周朴园对“侍萍”怀着真诚的想念,对她而言就是一种安慰。又如,她的身份刚一点明,周朴园的几句让她觉得受到莫大侮辱的话深深刺痛了她,她内心积聚的愤恨、痛苦化作一段段话倾泻出来,局面一时超出周朴园的控制,可是在她稍微平静一些之后,周朴园的几句表白就让她基本相信了他的“真情”。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侍萍对周朴园恨得不够彻底,她善良、温柔。
她要马上带着四凤走;她将周朴园签好的支票随手撕掉;她肯定地说鲁大海不会认周朴园做父亲,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刚毅、顽强、勇敢,更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
她只想见见她的大儿子周萍一面,却没想到要认他;后来眼看着兄弟相斗,她感情激动,心绪混乱,差点向周萍明说自己的身份,可还是立即控制住自己。说明她的清醒。
她的典型语言比如下面这段对话的潜台词。
鲁大海 (挣扎)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他是你的弟弟呀!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你这个畜生!你哪里像我的儿子啊)
周萍打亲弟弟大海的举动使她愤慨,感到阶级对立尖锐,所以叫了声“你是萍”,就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当看到眼前的儿子成了强盗资本家的帮凶时,马上转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充分表现出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2.鲁大海。
鲁大海:一个斗争经验缺乏但是有较高觉悟的工人代表。通过他的斗争,表现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
鲁大海出场时二十七岁,是位年轻的煤矿工人。
鲁大海是周朴园的次子。是母亲鲁侍萍在跳江时所怀的孩子。鲁侍萍被人救下来之后再嫁,生下了大海。大海随当时侍萍的夫家姓了鲁。饱尝了人间的痛苦。后来他到周家矿上当工人,由于具有较高的觉悟,成了罢工工人的代表。他看透了周朴园为了赚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阶级本性。当他知道周朴园这次又用金钱收买了工人败类,平息了罢工斗争后,无情地揭露了周朴园的种种罪恶,顽强地同打手们“还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虽然由于他的斗争经验不足,有着鲁莽等弱点,但通过他的斗争毕竟表现出了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
而当整个事情的真相在那个雷雨之夜被毫不留情的揭开之后,大海失去了妹妹,得知生父原来一直是自己口中的人渣!大海选择离开。不止是离开这个地方,离开这种生活,更有一种想要离开这个黑暗的时代的感觉。
《雷雨》中鲁大海是一个有思想、有行动的年轻工人的形象。他直爽、质朴但又头脑清醒。他是一个较为粗犷的人,他厌恶资本家,所以他才会直面周朴园,尽数他的罪恶,并且说话直接坦诚,我们还可以从他的言语中读出他的正义感。他代表的工人阶级将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他们是雷雨,是闪电,将要摧毁黑暗没落的旧制度,作者的立意也在这里。和周朴园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显示了他的反抗精神。
五、讨论探究
1.问题研讨:周朴园对鲁侍萍不见时怀恋,相见时又绝情,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
真情说:其一,三十年前二十几岁的周朴园,对年轻美貌、温柔善良的侍萍产生恋情,是自然真实的感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为他生过两个孩子,最后,又因为被抛弃而投河自尽。其二,周婚后生活不美满,更加深了他对侍萍的怀念。和周结婚的第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身体不好,加上周不爱她,婚后不久就死了。蘩漪个性傲慢,根本不是周喜欢的那种女人,在这种情形下,周自然更加怀念他的初恋情人。
假意说:其一,听说侍萍还活着,周朴园感到“惊愕”,更是避而不愿见。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害怕欺辱侍萍的卑劣行径张扬出去,有损门第。这表明了周朴园的伪善和丑恶。其二,当他得知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时,资产阶级的本性使他一下子从往日的怀念回到现实的利害冲突中来。先是声色俱变的责问,接着试图以“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为由,企图稳住侍萍,使其不再提旧事;口口声声表白不忘旧情,以期逃避侍萍的谴责;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暴露了他的冷酷和凶残。
2.作品主题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呈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做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3.标题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4.作品的语言艺术探究
⑴高度个性化: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比如: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提问:周为什么变脸?
名声和利益受到威胁,表现了他的虚伪冷酷。
⑵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即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就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嘴上未说,但心中已想;或嘴上这样说,而心中却那想;或嘴上已说完,而心中意未尽。潜台词丰富的内涵大大扩展了舞台语言艺术的延衍性、深广性。它常常借助舞台提示并通过演员心神化一的表演让人体味、咀嚼。通过潜台词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比如: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
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为什么将话题突然转到鲁贵身上?有什么言外之意?
“你不要多嘴,也不要让鲁贵知道。”“鲁贵知道了会来敲诈,对我没好处。”
⑶语言富于动作性: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或称动作语言、情节语言),
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比如:
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暗示)
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直接推动,节外生枝)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暗示周朴园,使情节继续)
“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推动情节发展)
“说不定,也许记得”(提醒周朴园)
“老爷,没有事了?”(强烈的暗示;不问也行)
延伸拓展
1.课堂延伸
《雷雨》是在高潮(四凤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中收场的。作者曾为此剧写过尾声:十年后周公馆改为教会医院,里面住着两位发了疯的老妇--侍萍和繁漪。一天,孤独的周朴园去看望她们,但什么话也没说。请你按自己的设想另写一个尾声。
2.拓展运用
名家评说《雷雨》: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李健吾
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他,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黎烈文
……真正吸引他的,不仅是情节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这曲折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生命形态,或者说,他是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认识注入多少有些现成的“情节”中的。——钱理群
《雷雨》的创作标志着曹禺是以一个具有自己创作个性的剧作家出现在剧坛上的;他写出了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话剧民族化、群众化的初步的尝试。——田本相
请同学们也实话实说(一句话评说):我看《雷雨》。(共55张PPT)


曹禺
知识引领
戏剧是一种
艺术,借助




等艺术手段
,揭示社会矛盾,
反映现实生活。
综合性舞台
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
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戏剧的含义
戏剧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话剧
(
如《雷雨》
)
、歌剧
(
如《白毛女》
)
、舞剧
(
如《红色娘子军》
)
剧情繁简和结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幕剧
(
如《雷雨》
)
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历史剧
(
如《屈原》
)
、现代剧
(
如《雷雨》
)
矛盾冲突的性质:悲剧
(
如《屈原》
)
、喜剧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剧
(
如《白毛女》
)
戏剧的三大要素
舞台说明
戏剧冲突
人物台词
戏剧文学的特点
要适合舞台表演
要有戏剧冲突
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戏剧语言五个特色:动作性;个性表现力;抒情性;有潜台词;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戏剧名词术语
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台词: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而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戏剧名词术语
导入解题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潜江市。1922年入南开中学,加入“南开新剧团”。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以后
,他又陆续创作了《原野》《蜕变》《北京人》《明
朗的天》《王昭君》等有名的剧本。曹禺擅长以现实
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
尖锐的戏剧冲突。戏剧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
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上演。
走近作者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更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闷热,低沉潮湿的空
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
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
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
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
征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
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深刻
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
走近作者
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新生儿走向河边……
三十年后,在畸形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拼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此刻“恨人像一把刀,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
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
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
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
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
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不幸的繁漪疯了,善
良的侍萍痴呆了……
?
雷雨简介(视频欣赏)
整体感知


繁漪
(
)
惊愕(

汗涔涔(
)
谛听( )
缜密(
)
半晌


多音字
伺候(

间不容发(
)
伺机(
)
间离

)
骨朵儿(

混水摸鱼(

骨气


混沌

)

è
cén

zhěn
shǎng




jiān
jiàn
hún
hùn
字词检测
剧情回放
雷雨节选(视频欣赏)
问题研讨
《雷雨》中的人物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侍萍前夫,55岁

漪——周妻,35岁

萍——周朴园、侍萍长子,28岁

冲——周朴园、繁漪之子,17岁

贵——周公馆管家、侍萍丈夫,48岁

萍——鲁贵妻、周萍鲁大海生母,47岁
鲁大海——周朴园、侍萍次子,工人,27岁

凤——鲁贵与侍萍之女,使女,18岁
问题研讨
问题研讨
猜猜看,他们是谁?
1.主仆兼“夫妻”关系
2.主雇兼父子关系
3.主雇兼兄弟关系
4.同母异父关系
5.“母子”兼情人关系
6.同母异父兼情人关系
问题研讨




第一场戏:
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再次相见。
第二场戏:
周朴园与鲁大海相见。
问题研讨




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
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周朴园与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
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人物鉴赏
把握戏剧冲突
揣摩戏剧语言
分析人物形象
形象鉴赏??



右为曹禺亲自扮演的周朴园
形象鉴赏??
认出侍萍的经过
关窗
姓鲁
无锡口音!
熟知旧事?
姓鲁
她没有死?!
四凤的妈
熟知旧衬衣?!
侍萍,是你?
奇怪——疑虑——慌张——惊惧
鲁侍萍:
周朴园:
怨恨,内心复杂
形象鉴赏??
周朴园心理变化过程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哦,侍萍!(低声)是你?
——似曾相识,感到奇怪,内心仍很平静
——感到意外,疑惑
——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有些不知所措
——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
周朴园:
奇怪——疑惑——慌张——惊惧
形象鉴赏??
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周朴园面对自己的儿子,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 
认出鲁大海之后
形象鉴赏??
开头至“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这部分对话中,哪个单音节词出现的频率最多?一共有多少个?在周朴园的语言中出现过多少次?
“怀念”
据上下文语境和舞台说明来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从标点和安排的疏密等方面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品一个词,解读周朴园的“怀念”
形象鉴赏??
课文从“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吧”,这部分中周朴园的语言又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一类语气相同的句子特别多。哪一类?这些问句长不长?一般有多少字?
“惊慌”
析一种句子,探究周朴园的“惊慌”
形象鉴赏??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冷酷”
挑一句话,体验周朴园“冷酷”
形象鉴赏??
“残忍”
选一组矛盾,分析周朴园的“残忍”
周朴园和鲁大海是什么关系?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这一戏剧冲突中,你能看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
形象鉴赏??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
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
虚伪、狡猾。是一个人格卑下的伪君子,一个没
有任何仁义道德的反动资本家。甚至到了一个坏到连
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他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文
明,在社会上成就卓著,能够主宰他人的的命运;他
具有浓郁的封建意识,他的发家史带着野蛮的盘
剥,他也自己走向毁灭的深渊。



形象鉴赏??



形象鉴赏??
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又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形象鉴赏??
当她感觉到周朴圆对侍萍的思恋和怀念时: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
嘲笑、讽刺周朴圆的卑鄙无耻
冷静清醒
当她面对周朴圆的声色俱变的责问时:
“不是我要来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叱责周朴圆的始乱终弃;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刚强自尊
形象鉴赏??
鲁侍萍性格
刚强中有天真,
怨恨中有情思
控诉周朴园的罪行
拒绝周朴园的施舍
揭露真实身份
承诺不告隐情
被怀旧之情触动
天真
刚强,自尊
形象鉴赏??
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
矛盾焦点



形象鉴赏??
鲁大海愤怒痛斥周朴园的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周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2200名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了300块钱。)大海又顽强地与打手们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
鲁大海斗争经验不足,语言鲁莽幼稚,但毕竟表现出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鲁大海的出现使剧作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使整个悲剧透出一线光明。
形象鉴赏??
鲁大海性格
一个斗争经验缺乏但是有较高觉悟的工人代表。通过他的斗争,表现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
形象鉴赏??
讨论探究
真情说
1、三十年前二十几岁的周朴园,对年轻美貌、温柔善良的侍萍产生恋情,是自然真实的感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为他生过两个孩子,最后,又因为被抛弃而投河自尽。
  2、周婚后生活不美满,更加深了他对侍萍的怀念。和周结婚的第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身体不好,加上周不爱她,婚后不久就死了。蘩漪个性傲慢,根本不是周喜欢的那种女人,在这种情形下,周自然更加怀念他的初恋情人。
周朴园对鲁侍萍不见时怀恋,相见时又绝情,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
问题研讨??
假意说
1.听说侍萍还活着,周朴园感到“惊愕”,更是避而不愿见。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害怕欺辱侍萍的卑劣行径张扬出去,有损门第。这表明了周朴园的伪善和丑恶。
  2.当他得知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时,资产阶级的本性使他一下子从往日的怀念回到现实的利害冲突中来。先是声色俱变的责问,接着试图以“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为由,企图稳住侍萍,使其不再提旧事;口口声声表白不忘旧情,以期逃避侍萍的谴责;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暴露了他的冷酷和凶残。
周朴园对鲁侍萍不见时怀恋,相见时又绝情,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
问题研讨??
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兄弟相见不相识却相仇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矛盾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没落、腐朽、污浊的内幕作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历史。
作品主题??
标题含义??
一方面,《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
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
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斗争即将到来。
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
丰富的潜台词(暗示内心世界)
高度个性化(揭示性格)
富于动作性(推动剧情)
语言艺术
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周为什么变脸?
名声和利益受到威胁
虚伪
冷酷
高度个性化
语言艺术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周萍打亲弟弟大海的举动使她愤慨,感到阶级对立尖锐,所以叫了声“你是萍”,就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当看到眼前的儿子成了强盗资本家的帮凶时,马上转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充分表现出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戏剧的结尾,鲁侍萍有两句欲言又止的话,请分析一下她当时的心情?
语言艺术
潜台词即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就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嘴上未说,但心中已想;或嘴上这样说,而心中却那想;或嘴上已说完,而心中意未尽。潜台词丰富的内涵大大扩展了舞台语言艺术的延衍性、深广性。它常常借助舞台提示并通过演员心神化一的表演让人体味、咀嚼。通过潜台词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丰富的潜台词
语言艺术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语言艺术
丰富的潜台词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
鲁贵像是个
很不老实的人。
为什么将话题突然转到鲁贵身上?有什么言外之意?
“你不要多嘴,也不要让鲁贵知道。”
“鲁贵知道了会来敲诈,对我没好处。”
语言艺术
丰富的潜台词
语言富于动作性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或称动作语言、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暗示)
(直接推动,节外生枝)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
“说不定,也许记得”
“老爷,没有事了?”
……
……
(暗示周朴园,使情节继续)
(推动情节发展)
(提醒周朴园)
(强烈的暗示;不问也行)
语言艺术
延伸拓展
《雷雨》是在高潮(四凤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中收场的。作者曾为此剧写过尾声:十年后周公馆改为教会医院,里面住着两位发了疯的老妇--侍萍和繁漪。一天,孤独的周朴园去看望她们,但什么话也没说。请你按自己的设想另写一个尾声。
延伸拓展
名家评说《雷雨》: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李健吾
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他,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黎烈文
……真正吸引他的,不仅是情节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这曲折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生命形态,或者说,他是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认识注入多少有些现成的“情节”中的。
——钱理群
《雷雨》的创作标志着曹禺是以一个具有自己创作个性的剧作家出现在剧坛上的;他写出了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话剧民族化、群众化的初步的尝试。
——田本相
请同学们也实话实说(一句话评说):我看《雷雨》。
延伸拓展
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