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探究】3 《影视文化》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同步教学课件(45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梳理探究】3 《影视文化》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同步教学课件(45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2 16:38:00

文档简介

《影视文化》教学设计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一些基本的影视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欣赏影片,培养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并学习影视鉴赏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激发同学们对于影视文学的兴趣;多角度引导学生去了解影视艺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如何欣赏影视文学。
如何从视觉角度和听觉角度赏析影视文学。
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包含30部电影名称)。
影视百年,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诉说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事,这些影片或是在艺术上有大的创新,或是记录了某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它们见证了影视的诞生、发展与成长。而对这段光影交织的历史,我们无法重现一切,只能怀着敬畏,从源头起步,沿着时间的脉络,在美丽中挑选美丽,在精彩中挑选更精彩。
二、知识梳理
1.什么是七大艺术?第七艺术与其他相比有什么特色?
明确:(1)文学、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2)电影把所有的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部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四大电影节:美国学院奖(奥斯卡)金球奖
、柏林电影节--金熊、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影视百年(电影电视大事记)
1895年,第一部电影《火车到站》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放映。
电影与电视相比有什么特色?
明确:最主要的区别是传播手段不一样,电影用胶片传播,用放映机传播;电视用数字摄像机、DV机拍摄,用电视机传播;其次是审美取向不完全相同,一部电影放映时间一般在2-3小时,表达的内容对生活高度提炼,而一部电视剧可长达上百集,反映的内容可以更推进生活原生态。
不能忘记的电影大师们: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最杰出的喜剧大师——卓别林。
4.电视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明确:传播手段不一样,电影用胶片传播,用放映机播放;电视用数字摄像机、DV机拍摄,用电视机播放。审美取向不同,一部电影放映的时间一般在2—3小时,表达的内容是对生活高度提炼,而一部电视剧可长达上百集,反映的内容可以更推进生活原生态。
5.文学与影视。
影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如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就是根据著名作家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而成的。
名著改编并不是原著的视听“插图版”,而是不同艺术媒体间的创造性“互译”和再创造,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始终是彼此互动的。
影视作品与文学原著进行比较,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艺术特色:
①名著的作者侧重于语言的修炼、意境的展开;而影视剧作者更加注重视觉上的效果,如场景、特技之美的安排。
②文学作品主要是利用动作的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故事情节,体现作品主题;而电影(电视)除去这些刻画、表现手段之外,还要使用视频所特有的蒙太奇、特写、化装等手段来刻画人物,推进情节的发展,进而体现作品的主题。
示例:《三国演义》书上的刘备就没有电视剧上演的那么爱哭,并且很多情节能写但演不出来;官渡之战曹操军队啃玉米,玉米是以后传入中国的;其实就是诗与画的区别,同样是艺术,但是带给人的感受不同,原著是“诗”,而影视剧是“画”。
6.电影大片。
进口电影,即“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1994年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大片是《亡命天涯》。
以好莱坞高成本电影为主,《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指环王》《哈利波特》系列等。
中国市场的大片《英雄》《无极》《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
贺岁片:香港占用春节的档期;美国在圣诞节前后上映;中国元旦前后。中国的贺岁片以冯小刚执导的较为有名,如《甲方乙方》《有话好好说》《不见不散》《大腕》《没完没了》《手机》《天下无贼》等。
7.国产影视。
电视剧中的“清宫戏”已经流行很长一段时间,比如清代“帝王系列”历史小说
《雍正皇帝》《康熙大帝》《乾隆皇帝》《光绪皇帝》等。
戏说的电视剧,琼瑶小说《还珠格格1、2、3》,《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
三、鉴赏探究
(一)从听觉文化角度探究
听影片《天下无贼》开头音乐《天地佛门》,让学生总结背景音乐的作用。
明确:音乐可以表达那种语言和行动都无法表达的情感,创造出令人心动的情绪氛围。
音乐可以渲染气氛,王丽拜佛的画面配上雄浑低沉的音乐,给人一种顶礼膜拜,虔诚,充满信仰的气氛,在这样的音乐烘托下王丽拜佛才显的更加虔诚,如果少了音乐,画面的表现力就差了很多。
音乐可以表现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显然这样的音乐告诉我们这是在西部是在西藏,《天地佛门》提显的藏传佛教的特色。
音乐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当音乐的第一部分演奏完,到第二部分的时候,节奏更加快的音乐告诉我们,王薄在寺庙的”打猎”活动开始了。打击乐的参与,更加体现出了场面的紧张气氛。
从视觉文化角度探究
示例:《天下无贼》。
1.我的镜头会说话。
①远景:黎明时分的高速公路,朝霞满天,定下了一个柔柔的梦幻般的开头。
②全景:四眼(林家栋)处于左边框,本来就是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而他的手处于左下角,光的照度也低;胖子(尤勇)从门口一晃一晃进来,一身披挂,手里的白旗又是一个亮色块,他几乎吸引了观众全部的注意力,而观众剩下的关注都给了正对面的黎叔(葛优)。
③仰拍:傻根这个看似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在人性上却是占据伟大的崇高的高峰。

近景:剥蛋友谊赛这个镜头在本段落是不能缺少的一个镜头,效果很好。

色彩也会说话。
教师先分析《英雄》中的色彩,以此做引子,师生共同探究《天下无贼》的色彩。
《英雄》色彩分析:
①蓝色是安静、镇定的写照,象征着残剑与飞雪爱情的伟大。②《英雄》中宫廷,建筑是黑色的,衣服是黑色的。黑,表示死亡,沉重,压抑。③棋馆之战—青灰,无名与长空争夺刺杀秦王的机会。其实两人一直在用意念对决,意念就是青灰色的,没有现实那么清晰。青灰意味着死亡,代表着朋友之间凄凉的离别与死亡,也代表着意念的颜色。
④白色象征纯洁神圣,两人拥在一起,死了也幸福。白色是一种凄凉的心境,也是一种别离。
⑤绿色象征和平希望,这一段在残剑放弃刺杀秦王时,寝宫无尽的绿色缓缓落下。

红色的意象:血、火、革命。红色的象征:热情,积极,勇敢,喜悦。胡杨林之战—黄、红,黄色是凄凉的萧瑟的与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色彩”,一代宗师王国维的这一“美学”主张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里得到很好的阐释。张艺谋电影的色彩的象征意义和主观表现性得到了张扬,每一种颜色都有一定的内涵,我们既要欣赏美丽的电影,同时更要深刻认识电影传达的深层含义,并在其中领略电影艺术中色彩的应用,感受色彩的魅力——色彩即语言,色彩即思想,色彩即情绪,色彩即情感,色彩即节奏。
《天下无贼》王丽的红色分析:红色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正如绿色之于沙漠中的阿拉伯、蓝白两色之于海洋文明的欧州。红色在所有色彩中具有强烈的色度,它热烈、喜悦、奔放、执着,又不失深沉;表现着快乐、力量、积极、生命力和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影片的开始,王丽穿着白衬衫和王薄一起敲诈得到宝马汽车,这时的她并没有对自己和王薄的行为产生犹豫和动摇,表现出的是一如既往的娴熟与默契。王丽的红毛衣第一次出现在船上,影片中她第一次孕吐也出现在船上,在这之后她第一次向王薄提出金盆洗手、过正常生活的想法,此时她自我拯救的意念已悄然发力。从她第一次想金盆洗手到她第一次拜佛;从她第一次与王薄争吵、散伙到她和傻根的第一次真正接触;从她一路保护傻根到影片最后她再一次拜佛,王丽的这件红毛衣始终伴随着她的自我救赎。王丽的红毛衣是鲜红的,热烈、执着而奔放。王丽的怀孕唤回了她对人性的认知,她对傻根的关怀和保护是显而易见的,她想要帮助傻根巩固他心中“天下无贼”的想法,于是倾尽全力,她的从善之心是积极、热烈的;她想要走正路、过正常的生活,她想保护傻根,就把她的这些想法直接而激烈的告诉王薄,并且从始至终践行着她的想法,她又是直接而执着的。热烈奔放的鲜红是王丽生命的本色,映衬着她的的积极、执着。
从文学角度探究
引导学生从情节(如悬念)、人物、主题等方面赏析《天下无贼》

1.影片悬念探究。
例一:小叶和王博过招,观众看到和小叶感觉到的也是:小叶赢了。但是一旁的黎叔却说:小叶输了。观众此时非常纳闷。但是,小叶仍在得意,对王博提出要求。直到小叶发现自己中了迷糊。在这场戏里,显出黎叔的更高一筹,也反映出在实力上黎叔和王博是相当的,这也为高潮一场戏蓄势。
例二:王博和黎叔过招(非决斗)一场,黎叔得意地拿着钱,但是四眼过来说“钱被掉包了”,黎叔脸色大变,过来质问王博。而此时,王博也是一脸疑惑。
例三:王博和黎叔决斗的结果,这也是本片最大的悬念。当我们急于想知道结果时,编导却没有给出答案。黎叔乔装出现,将这个悬念进一步悬了起来,观众会问:那王博呢?
2.人物形象探究。学生各抒己见。
3.主题探究。讲述了关于贼自我心灵救赎的温情故事,是人性中善与恶的一次又一次的正面交锋,是沉睡心灵深处的良知被唤醒,并以血的代价寻找心灵家园的一次长途跋涉,是一趟重建人类尊严的艰苦旅行。(共45张PPT)
影视文化
影视百年,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诉说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事,这些影片或是在艺术上有大的创新,或是记录了某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它们见证了影视的诞生、发展与成长。而对这段光影交织的历史,我们无法重现一切,只能怀着敬畏,从源头起步,沿着时间的脉络,在美丽中挑选美丽,在精彩中挑选更精彩。
什么是七大艺术?














电影是把所有的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部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电影











柏林电影节金熊
嘎纳电影节金棕榈
威尼斯国际
电影节
世界四大电影节
电影(电视)大事记





1927年前
黑白的世界
无声的世界
无声电影
(默片时代)
就是无声电影。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没有声音,只有背景音乐。剧中人通过动作、表情,让观众了解剧情,有点像哑剧。必要时,会插入一些字幕来帮助观众理解人物想说什么。
同学们能够想象得到早期电影是什么样子的吗?
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完善。
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
不能忘记的电影大师们
最杰出的喜剧大师
卓別林
(1889—1977),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他作为伟大的喜剧电影艺术家,最大的贡献是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卓别林一生主演过80多部影片。1972年,美国影艺学院特别颁发了奥斯卡奖表扬卓别林对影坛的特殊贡献。
《大马戏团》剧照
《小孩》剧照
《淘金记》剧照
《发薪日》剧照
1936年,卓别林出品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标志着无声片的结束。
影视并非只有光和影,甚至更多的人更注重声音,对白使它更容易被观众理解,音乐赋予了它灵魂!在早期的无声电影时代,电影音乐就产生了,播放电影的同时,剧院还会请钢琴师即兴弹奏音乐。可见影视音乐的重要性!很难想象,如果所有电影中都没了声音,电影这个东西还会不会发展到现在...
...
有声电影
崛起的前提
影像和声音结合技术的日趋成熟
使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的繁荣阶段
影响
爱迪生耗费了两年精力,才研制成功有声电影机。
1910年8月27日,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项发明:有声电影。一些经过挑选的观众被邀请到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观看把留声机的声音和电影摄影机上的图像联系起来的电影机。
1929年,英国
贝尔德
电视的发明
电视的优势
声画并茂,视听兼备
覆盖面广,时效性,现场性强
电视与电影
电视与电影的区别
传播手段不一样,电影用胶片传播,用放映机播放;电视用数字摄像机、DV机拍摄,用电视机播放。
审美取向不同,一部电影放映的时间一般在2—3小时,表达对生活高度提炼,而一部电视剧可长达上百集,反映的内容可以更推进生活原生态。
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至少有6亿人坐在电视屏幕前,观看到了美国CBS公司的新闻特别报道——“阿波罗”
11
号飞船登月旅行。
“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尔德林在月球表面
“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尔德林迈出登月舱
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留下的足印
影视和文学
影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如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就是根据著名作家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而成的。名著改编并不是原著的视听“插图版”,而是不同艺术媒体间的创造性“互译”和再创造。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始终是彼此互动的。
影视作品与文学原著各自艺术特色
A、名著侧重于语言的修炼、意境的展开;而影视剧更加注重视觉上的效果,如场景、特技之美的安排。
B、文学作品主要是利用动作的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故事情节,体现作品主题;而影视除去这些刻画、表现手段之外,还要使用视频所特有的蒙太奇、特写、化装等手段来刻画人物,推进情节的发展,进而体现作品的主题。
进口电影,即“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
1994年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大片是《亡命天涯》
电影大片
好莱坞大剧场
好莱坞山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后来,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
《星球大战》
《卡萨布兰卡》
好莱坞拍摄的经典电影的宣传海报
《泰坦尼克号》
《克莱默夫妇》
《辛德勒名单》
《教父》
《英雄》
《无极》
《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
中国市场的大片
《夜宴》




中国香港电影——东方好莱坞
徐克的
作品:
《蜀山》《倩女幽魂》
《七剑》
吴宇森
作品:《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
王家卫
作品:《阿飞正传》《东邪西毒》《花样年华》
文学
听觉文化
视觉文化
镜头
背景音乐
人物
情节
主旨
色彩
影视鉴赏
从听觉文化角度探究
音乐的作用
渲染气氛
抒发情感
展现民族特色
和地方特色
从视角文化角度探究
一、景别的划分
远景:广阔的场面,画面中如果有人,那么,每个人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全景:成年人的全身。
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
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
特写:成年人肩以上的头,或被摄主体的细部。
二、拍摄方式(摄像机的运动)
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
我的镜头会说话
远景
仰拍
全景
全景
特写
色彩也会说话
情节:
巧设悬念起波澜
小叶和王博过招,观众看到和小叶感觉到的也是:小叶赢了。但是一旁的黎叔却说:小叶输了。观众此时非常纳闷。但是,小叶仍在得意,对王博提出要求。直到小叶发现自己中了迷糊。在这场戏里,显出黎叔的更高一筹,也反映出在实力上黎叔和王博是相当的,这也为高潮一场戏蓄势。
从文学文化角度探究
王博和黎叔过招(非决斗)一场,黎叔手里得意地拿着钱,但是四眼过来说“钱被掉包了”,黎叔脸色大变,过来质问王博。而此时,王博也是一脸疑惑。
王博和黎叔决斗的结果,这也是本片最大的悬念。当我们急于想知道结果时,编导却没有给出答案。黎叔乔装出现,将这个悬念进一步悬了起来,观众会问:那王博呢?


广

讲述了关于贼自我心灵救赎的温情故事。是人性中善与恶的一次又一次的正面交锋,是沉睡心灵深处的良知被唤醒,并以血的代价寻找心灵家园的一次长途跋涉,是一趟重建人类尊严的艰苦旅行。


——
驶向灵魂的火车
人物


主旨
音乐
情节
色彩
总结:分析影片的方法
影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