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课 题 灯笼 课时 1课时
一、课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_è?¨è????????_。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共同点是都具有“民俗文化”的元素。 《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本文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家卫国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的学习方式,掌握了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具备了阅读散文的能力。但孩子们对民俗文化及其意义还不甚了解。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更好地把握散文的基本特点,了解更多的民俗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四、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3.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阅读提示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2.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难点:
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展示关于灯笼的灯谜:
身上红彤彤,
心里亮晶晶,
节日上门楼,
脸上笑盈盈。
(打一物品)
二、导入新课
引出课题《灯笼》,出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3.自主探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三、自主阅读一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自行解决。
争讼 sònɡ? 溺炕?niào???? 斡旋??wò???
静穆 mù??? 幽悄?qiǎo?? 怅惘?chànɡ??
骠姚??piào???? 熙熙然??xī??
四、自主阅读二
朗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课文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提示:概括事件时要标注段落序号。)
2.作者借助“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五、自主阅读三
再读课文,思考:
1.一个小小的灯笼,为何能激发作者保家卫国的决心?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 散文家,教育家。
作者出生并成长于乡村,在曲阜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20世纪30年代在山东当老师,创作了许多散文;30年代末赴延安参加革命。
创作背景
《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2. 课文中所回忆的这些事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六、课上小结
1.主题
本文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家卫国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2.写法
1)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以小见大
3)卒章显志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段落,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2.仿写:仿照第二段文字,写一组排比句。
提起 ,就会想起 ,就会想起 ,就会想起 ……
八、板书设计
(1)开篇说“火”,埋下伏笔
亲情 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灯 (2-11) 乡俗
笼 说“灯笼” 文化 对国家社会的担当
历史
(12)结尾说“火”,卒章显志
七、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结合了单元教学目标及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设计难易适度。自主阅读一的内容学生可以自行解决。自主阅读二中问题1借助阅读提示可以解决。自主阅读三稍有难度,需要教师适时指导,讲解。总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