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兴天游”形式。
2.朗读诗歌,感知诗情。
3.赏析诗歌,掌握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爱听歌、唱歌,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距离我们这个时代较远的歌曲形式,它就是主要流行于陕北一带的“信天游”。
1.介绍“信天游”。“信天游”,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又叫“顺天游”,是生活在陕北的人们都熟悉的一种旋律,它奔放热烈,感情浓郁,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信天游”的产生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陕北地处高原,过去交通不便,这里的生产全靠驴、骡驮运,当地人把从事这种劳动的人称为“脚夫”,脚夫们长期走在寂寞的山水沟壑间,便以唱歌自娱,这就是“信天游”。随着时间的迁移,“信天游”逐渐变成陕北人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在陕北,随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人们可以通过“信天游”来抒发各种情感,也可以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娱乐,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甚至上坟哭灵时也以歌代哭。
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作的“信天游”,反映的内容多与爱情婚姻有关。因此,“信天游”又被说成是“爱的海洋”。陕北人有句俗语:“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信天游”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播放歌曲《兰花花》及《赶牲灵》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片段,简单谈听后感受)
2.贺敬之与延安。
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革命的年代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直影响着中国几代人的三种精神: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下面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屏幕展示)
:
“革命中的延安”,从抗日战争起,延安就一直处于战争的最前沿。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如火如荼的大生产运动”,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毛主席亲自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伟人在延安”,与此同时,我们的领导也不忘对下一代的培养。
贺敬之,1924
年生于山东峄县一个贫农家庭。在亲戚的资助下读完小学,考入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流亡到湖北,入国立湖北中学。1939
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赴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一1946年,贺敬之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之后奔赴新的战场。这首诗是作者1956年从北京回到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的。(屏幕展示贺敬之照片。)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1.先听朗诵,初读全诗歌,了解歌颂对象。
【提问】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贺敬之的诗歌中的?
【明确】延安是以一位“母亲”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的。具体语句:“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等。
【背景介绍】贺敬之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可以说是吃延安的小米饭、喝延河水长大的,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作者的心目中,延安就是养育自己的“母亲”。
2.?二读诗,梳理内容与情感。
诗人贺敬之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当他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
【提问】你能否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思路,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
【明确】
第一节:重回延安(激动兴奋)
第二节:追忆延安(感激思念)
第三节:欢聚延安(喜悦兴奋)
第四节:描述延安(欣喜赞美)
第五节:展望延安(热爱惜别)
【提问】这首诗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情感线索:“重逢——回忆——赞美——展望”。
?
三、重点赏析,理解手法
第一节:重回延安(激动兴奋)
【提问】作者如何表现自己的激动与兴奋之情?
【明确】作者先自己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作者的情感步步推进:
①心理描写:“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
②动作描写:“抓”“贴”,表现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感人情景,抒发了对延安的思念。
③以梦映衬:为进一步表达思念,“梦里回延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与真的回到延安相互映衬,表达了对延安那份无尽的思念。
④夸张:“双手搂定宝塔山”再次把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提问】为什么这么思念延安呢?
【明确】后面的比喻句交代了原因:“母亲”在这里,思想境界升华了。因为日思夜想的是“母亲”,把对延安的热爱表达出来了。见到了“母亲”就是回到了家,“回家的感觉真好”。拟人句中的“唱”“笑”“招”尽情.地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此时的诗人,“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一个“扑”字表现出来的情感,比千言万语要多得多。
第二节:追忆延安(这一节承前解释了自己为什么重回延安如此激动与兴奋,属于插叙,虚写)
本节是作者对昔日延安战斗生涯的难忘的回忆。作者采用什么顺序展开回忆?用什么手法表达情感?
【明确】基本按自己的成长顺序,采用比兴手法。
1.交代自己与延安密不可分的关系:“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2.成长在延安:“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
3.生活与学习在延安:
4.受教育在延安,走上革命道路。
第三节:欢聚延安
(回到现实)
【提问】第三节是如何描绘诗人和亲人热烈欢聚的场景的?
【明确】首先,诗人通过描写延安的乡亲盛情接待诗人的场景:欢聚的场面,突出了烧热的炕、地上生起的木炭火等。
接着,诗歌描写了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亲人团聚的亲切。
最后,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展现今日中国可喜的变化。
第四节:描述延安(承接第三节)
【提问】第四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
【明确】排比、比喻。主要使用整齐的排比句,表现延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比喻的修辞,把延安比作“蓝天大明镜”,表达了作者浏览新城的兴奋和喜悦。
?
第五节:展望延安(照应开头)
【提问】作者在第五节中除了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又表达了自己内心怎样的愿望?
【明确】作者先用画面组合的形式,回顾了延安的光荣历史。歌颂延安是新中国的重要发源地,延安精神光照人心,延安孕育了一代代英雄。然后,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愿望: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
?
【小结】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诗人通过对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想和对延安巨变的描写,歌颂了延安人民的巨大历史贡献和现在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了诗人重回延安的无限喜悦和无比热爱之情。
?
四、拓展延伸,总结特点
?
1.本诗的语言特点。
①叠字:有表事物的,有表数量的,有表情态和颜色的:树根根、羊羔羔,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白生生等。
叠字词语的大量使用,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形象生动地抒发诗人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
②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使诗的情境更加突出、鲜明,增强了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2.本诗所体现的“信天游”特点。
①意思组合自由:格式上每两句一节,有时一节就表现一个意思,有时多节共同表示一意。
②押韵自由灵活:节内押韵,未必全然押韵,也可能存在隔句押韵的情况。
③善用比兴: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