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古诗三首
一、读拼音,写词语。
qiān
chuí
wàn
záo
fén
shāo
lián
luò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
似
sì
shì
燕
yàn
yān
磨
mó
mò
劲
jìng
jìn
三、下列对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沙如雪(好像)
月似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B何当(何时将要)
若等闲(空闲)
C.任尔
(你)
浑不怕(全,全然)
D.金络脑(马笼头)
还坚劲(坚韧)
四、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
B.千磨/万击/还坚劲
C.何当/金络脑
D.要留/清白/在人间
五、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金络脑”是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象征
。“快走踏清秋”写出了
的景象。
(2)诗人借
抒情,表达了企盼
的情怀。
(3)对“何当”一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何当”可以看出,骑上快马奔驰只是诗人的一种想象
B.从“何当”可以看出,诗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C.“何当”一词写出了诗人不被赏识重用的惆怅
D.“何当”一词藏着诗人的叹问和壮志未酬的感伤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浑不怕”让我们联想到诗人
的精神。
(2)诗人运用了
的写法,通过对的描述,表达了自已
的志向。
六、理解古诗内容填空。
1.《马诗》的作者是
代
,人称“
”。诗歌的第一、二句主要写了
、
、
、
等景物,这样写的目的是
,诗歌的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
。
2.《石灰吟》的作者是
代
。通过赞颂石灰
的精神,表达了诗人也要像
一样,任凭
、
,哪怕
,都毫不畏惧,本首诗就是诗人一生的写照啊!
3.《竹石》《石灰吟》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看起来写的是
(人
物
景),实际上是在
,这种表达方法叫
。
4.古人借诗表达意愿,表明志向,诗人李贺以“
,
”表达建功立业的意愿;诗人于谦以“
,
”表明自身无论经受怎样严峻的考验,依旧视若等闲的态度:诗人郑燮以“
,
”表明自己顽强,高洁的心志。
七、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
,
立根原在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
。
1.补全古诗。
2.诗中的第一句中,“
”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竹子
的性格。诗的第三句中,“千”和“万”写出了竹子面对的考验
。
3.说说本诗后两句的意思。
4.这首诗采用了
的写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表达的情操?(
)
A.刚正不阿
B.秉公无私
C.正直不屈
D.铁骨铮铮
5.“尔”的意思是
。古诗文中的名称很有讲究,请为下列名称选择恰当的解释。
寒舍(
)
在下(
)
晚生(
)
令郎(
)
A.晚辈自称
B.对人称自己的家
C.谦称自己
D.对对方儿子的称呼
(二)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诗人,他和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
”。
2.这首诗描写的是惠崇的一幅名为《
》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
、
、
、
、
,动的景物有
、
,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
来了,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
八、知识花园。
1.郑燮又名
,是“
八怪”之一。他是诗人也是画家,下列不属于他擅画的素材的是(
)和(
)。
A.梅
B.兰
C.竹
D.菊
E.石
2.“吟”本指吟咏,即作诗,后来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这种诗体的诗有很多,下列属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的是(
),
A.《游子吟》
B.《梦游天姥吟留别》
C.《暮江吟》
D.《梁甫吟》
答案
一、千锤万凿
焚烧
联络
二、似乎
似的
燕子
燕山
磨刀
石磨
刚劲
干劲
三、B
四、A
五、1.(1)受重用
骑马驰骋场
(2)马
建功立业
(3)B
六、1.唐
李贺
诗鬼
大漠
沙
燕山
月
引出下文的抒情
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情怀
2.明
于谦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石灰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3.物
写人
托物言志
4.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着等闲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七、(一)1.不放松
破岩中
东西南北风
2.咬
坚韧不拔
非常多
3.历经成千上万次的折磨,依旧坚强不屈,任凭你东西南北的狂风,它仍旧坚韧挺拔。
4.托物言志
B
5.你
B
C
A
D
(二)1.宋
三苏
2.春江晚景
竹
桃花
春江
蒌蒿
鸭
河豚
春天
赞美春天
八、1.郑板桥
扬州
A
D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