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满江红》(小住京华)阅读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满江红》(小住京华)阅读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2 20:0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下《满江红》(小住京华)阅读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阅读秋瑾的《满江红》,完成1-3题。(7分)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住节。为需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峨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养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1.“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词中“蛾眉”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2分)
2.“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的“殊未屑”一词写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写作方法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四句词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秋瑾的《满江红》,完成1-4题。(12分)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词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以明丽清爽的秋景来烘托词人愉悦的心境。
B.“四面歌残终破楚”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词人为国家命运而担忧。
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现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D.下片开篇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2.请赏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4分)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此诗作于秦桧任宰相时。朝廷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
1.词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试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5分)
【甲】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乙】夏日绝句①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①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
1.【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
B.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
C.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参考答案:
(一)阅读秋瑾的《满江红》,完成1-3题。(7分)
1.四面楚歌
女子
2.(2分)“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1分),反倒予以蔑视的心理(1分)。
3.示例1:词人运用“列与烈”两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出自己虽然身为女子不在男儿的行列(1分),但自己的心志却比男儿还要刚烈(1分),生动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和凌云壮志,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1分)。
示例2: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秋瑾的《满江红》,完成1-4题。(12分)
1.
A【解析】
A.“愉悦的心境”错误。应是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3.示例: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4.示例一: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只答“用典”也可)。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示例二: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4分)
1.“寒蛩”“月胧明”等景物描写渲染了悲伤忧郁的气氛。
2.思念中原,忧心国事(两个短语提到一个即可);壮志难酬,知音难觅(两个短语提到一个即可)。
【译文】
  昨日寒夜的蟋蟀不断地鸣唱,忽然惊醒我千里厮杀的梦。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人声寂寂,帘外面的月亮朦胧微明。
  为了追求光复故土,头发已经白了,故土的松竹也应等待得苍老了,可是我回到故土的日程却仍然遥遥无期。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上,但是知音难觅,即使琴弦弹断了又有谁听呢?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5分)
1.“青衫湿”是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寄寓颇深。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2.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B项“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