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2 20: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导入1
一位创造了两个历史“奇迹”的皇帝。
两个奇迹:
一个是 。
另一个是 (又称“天宝之乱”)。
——李隆基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导入2
纵然盛唐气象,也有繁华落尽的时候,安史之乱,开元盛世从此成为中晚唐人心目中的一个梦境——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白居易《长恨歌》
目录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安史之乱
材料一:《长恨歌》
(唐)白居易
……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
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1. 原因
合作
安史之乱
1. 原因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朝政腐败,预伏着危机。
统治前期
统治后期
崇尚节俭
日益骄奢
任用贤相姚崇、宋璟
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
励精图治
不理政事,宠爱杨贵妃
整顿吏治
朝政腐败
原因①: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安史之乱
1. 原因
材料二:朱门酒肉臭(?xiù),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材料三:从 713∽755 年,唐对吐蕃用兵 26 次,对突厥用兵 12 次,对契丹用兵9 次,对奚用兵 2 次,对南诏用兵 6 次,……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再有其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原因②: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安史之乱
1. 原因
材料四: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节度使势力膨胀,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于一身
安史之乱
1. 原因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原因③:节度使集权,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安禄山一人担任范阳、河东、平卢三地节度使,拥兵15万人
外重内轻,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
安史之乱
2. 经过
安史之乱示意图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长恨歌》
时间:755-763年
叛军将领:安禄山、史思明
结果:叛军被
平定
安史之乱
3. 影响
材料一: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hāo lí ) 。
我里百馀(yú)家,世乱各东西。
……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影响①:经济方面,北方社会经济遭严重破坏,人口锐减。
材料三:安史之乱,天下户口十亡八九。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所受破坏最重……“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
安史之乱
3. 影响
影响②:政治方面,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
材料四: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杜甫《石壕吏》
材料五: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自行委派官吏。
不向中央交赋税。
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
安史之乱
3. 影响
618年
907年
国势
时间
755年
政治清明
人口众多
经济繁荣
人口锐减
藩镇割据
经济萧条
影响③: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之原因
……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
藩镇割据
“至唐则宦官主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废君、弑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宦官专权
人民生活
悯 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战争频繁
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之经过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流动作战,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之影响
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推翻唐朝的催化剂)
秦妇吟
——韦庄
……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唐朝灭亡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907年,朱温废唐帝自立,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开启五代十国的序幕。
朱温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 .五代十国的概念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2 .五代十国的实质与特点
后梁帝国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帝国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帝国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帝国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帝国
郭威
邺都留守
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
南唐
李昇
镇海、宁国节度使、大元帅
吴越
钱镠(liú)
镇海军、镇东军节度使
前蜀
王建
西川节度使
后蜀
孟知祥
剑南两川节度使

马殷
武安军节度使、天策上将军

王审知
武威军节度使
南汉
刘?(yǎn)
清海军节度使
南平
高季兴
荆南节度使
北汉
刘知远
许州、朱州节度使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2 .五代十国的实质与特点
特点: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
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
武人政治
政权更迭频繁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3 .五代十国的评价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后周大将赵匡胤960年建立北宋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检测
拓展提升
1.从唐朝的兴盛到衰亡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如何评价唐玄宗?
抢答
课堂总结
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
致命打击
安史之乱
朱温夺权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谢 谢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