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2 15:2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J题一第25题,共25题)、非选择题(第26题一第29题,共4题)两部分。选择题及非选择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需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与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題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发掘中,“一陶罐粟在居室内发见,一陶钵粟是作为殉葬物放在墓葬里。”该信息透露出当时半坡居民
A.最早培育了农作物粟B.贫富分化已非常明显
C.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D.已过上农业定居生活
2.《论语?先进》记载,因弟子冉求做季氏宰,替季氏聚敛财富,孔子愤怒地说:“这样的人不是我的学生,弟子们敲着鼓攻击他吧!”这体现了孔子的
A.“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B.“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C.“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D.“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3.汉初“私铸钱盛行,钱法很乱。”针对此情况,“自前一九三年(惠帝二年)至前一一三年(武帝元鼎二年),钱法变了九次,也就是在铸钱问题上,朝廷和豪强做了九次斗争,到第九次朝廷才取得胜利。”朝廷这些做法的根本意图是
A.规范货币发行B.打击豪强势力
C.发展商品经济D.加强中央集权
4.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然)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此时洛阳繁盛主要是由于
A.民族交融B.经济重心南移
C.士族南迁D.地处运河枢纽
5.《新唐书》载“司空李勣(jl)修定《本草》并图,合五十四篇……帝曰:,善。'其书遂大行。”该《本草》是
A.中国古代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B.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C.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D.对中国古代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6.“三省,六曹(部),二十四司,都有正式的官员,但除非特有圣旨,不管本司的事务……国家机器中,旧官和新官,有权的官和无权的官,朝廷派遣官和地方官,层次重叠,叠床架屋。”该情形出现在
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
7.右图①处方格内应填入的内容是
A.陈桥兵变B.庆历新政C.靖康之变D.绍兴和议
8.“他率舟师出使南海西洋以至西域诸国……见于记载的所经国度,多至三十余地……使团随行人员马欢著《瀛崖胜览》、费信著《星槎(cha)胜览》,分别记录了途经诸国的见闻。"这里的“他”是
A.张骞B.班超C.玄奘D.郑和
9.道光二年的某碑刻中记载:苏州民间各机户将经丝交给机匠工织,“计工受值”;机匠“稍
不遂欲,即以停工为挟制”,机户若与之理论,即“另投别户。”该碑刻内容体现出当时苏州A.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B.农民大多在经营副业
C.小农经济仍占据优势D.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
10.“该书涵盖内容十分广泛……在介绍各国史地的同时……探寻富国强兵之道。他一改'以夏变夷'的思维定势,将御侮自强与学习西方相结合……开启了中国知识界研究和学习西方的先河。”这里的“该书”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瀛寰志略》D.《资政新篇》
11.“'洋药'准许进口贸易,每百斤纳进口税银30两”;“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法国兵船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英、法获取上述特权始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前方部队一度进至河北保定……京师乱作一团,官绅及其家属纷纷出逃……(但)北伐军孤军深入开始陷入被动局面。”此次“北伐”
A.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B.威胁了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
C.打击了北洋军阀反动势力D.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13.“以近代自然科学的引进与传播为核心内容。规模化、组织化的翻译西书活动则是成为其重要手段之一……译述和介绍西方书籍虽然内容浅近,但为知识界提供了一种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士林风气。”材料中的“其”代指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运动D.新文化运动
14.下表为该时期我国进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的相关数据。
对该表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机器及大工具进口增加体现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需求
B.消费资料进口趋势说明此时人民生活水平已普遍提高
C.农产品等原料岀口趋势表明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D.半制品、制成品出口比重变化是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
15.1921年中共“一大”明确提岀了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目标。次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A.注重立足国情做出决策B.形成了坚强的领导集体
C.寻求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16.“会议明确认为这次军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李德等采取了错误的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明确提出必须改善军委的领导方式……决定军堺上的最高首长为朱德和周恩来……以毛泽东为’周恩来统治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这次"会
A.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B.挽救了处在危急关头的党、红军和革命
C.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
17-"日军第十师团占据济宁,分别沿胶济线、津浦线南下……李宗仁笫五战区坚决迎击……经过半个月的激战……阻止了日军企图打通津浦路的计划。”材料描述的是
A.淞沪会战B.忻口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18-"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城乡必须兼顾……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这一方针提出于中国共产党的
A.“八七"会议b.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七届二中全会D.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以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上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A.提供了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B.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强化了民众对人民政权的认同
20.“这份草案初稿,除简短序言外,分般纲领和具体纲领两大部分……一般纲领中规定: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要以'奉行新三民主义'作为'长期合作的政治基础',新民主主义是统一战线的纲领。”“这份草案”最终形成了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1.“第一步是建立互助组……农民在耕作时相互帮助,不过土地仍属各个家庭所有。第二步是建立'初级'生产合作社,农民在合作社中集体耕种土地,不过土地所有权仍掌握在家庭手中……最后一步是组织'高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中土地私有制不复存在。”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有序推进B.经济建设按计划实施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331660522542522.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艰巨的建设任务,具有调动人民群众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的劳模表彰活动,受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重视。右图为1956年10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全国各界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时的情形。这次接见的突出意义是
A.落实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
B.弘扬了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C.展示了工业建设的辉煌成就
D.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3.1957年12月26日,北京市政工程设计院提出十三陵水库设计方案,1958年1月4日北京市委批准了修建方案,1月12日工程建设总指挥部成立,1月21日破土动工,几十万人义务劳动,160天后这个大型水库即告竣工。这反映出
A.政府组织动员力强大B.农业生产工具大为改进
C.工业化建设成效显著D.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24.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的社品说:“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反映了美帝国主义在联合国内把它的意志强加给别人的蛮横做法,遭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抵制和反对。”该社论评述的是
A.朝鲜战争的爆发B.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中国重返联合国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25.一份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中写到:“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经过建国三十二年来成功和失败、正确和错误的反复比较,特别是经过近几年来的思考和总结,全党同志和我国各族爱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是大大地提高了。”该文献是
A.《论十大关系》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其中26题12分,27题10分,28、29题各14分,合计50分。
26.(12分)疆域是国家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地理范围和活动载体。阅读下列朝代疆域图,完成相关要求:
完成下列要求:
(1)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一、图二各自所属的朝代(6分)(要求:写出史实依据,仅判断不得分)。
(2)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两朝代维护边疆统治的共同措施。列举图二所属朝代在制度创设方面的主要表现。(6分)
27.(10分)农书在古代颇受重视,也是先贤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臣等谨案∶王氏农书二十二卷……记曰∶农桑通诀六、谷谱四、农器图谱十二,总名曰《农书》……其书典赡(shan,丰富、充足)而有法,盖贾思勰《齐民要术》之流。图谱中所载水器尤于实用有裨,每图之末必系以铭替,诗赋亦风雅可诵。今外间所有《农务集》,即从是书摘抄者也……元人农书存于今者三本∶《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二书,一辨物产,一明时令,皆取其通俗易行……唯祯此书,引据赅(gdi,完备、全面)洽、文章尔雅、绘画亦皆工致,可谓华实兼资。
——(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王氏农书·提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王氏农书》作者所生活的朝代及其姓名,概括该书的主要特点。(6分)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王氏”能够编撰该书的主要原因。(4分)
28.(14分)“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夭良,誓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
——《孙中山全集?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1920年)
材料二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年)《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及其对孙中山的启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五四运动性质的认定及依据。(5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所具有的新特征。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具有这些新特征的原因。(9分)
29.(14分)“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现在,我们实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而,恢角和坚持了长时期行之有效的各项经济政策,又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脸,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因此,我国经济建设必将重新高速度地、稳定地向前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2日通过)
材料二改革升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0)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我国经济建设高速稳定发展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措施。(7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伟大成就取得的原因。(7分)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D A C C D D A B B B A A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C D B C B A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其中26题12分,27题10分,28、29题各14分,合计50分。
26.(1)据安西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突厥、吐蕃、道、琉求等信息,(2分,答对一条以上的关键信息即可赋分,下同)判断图一为唐朝。(1分)据西域都护府、匈奴、长沙国和南海郡(郡国并行制)、州等信息,(2分)判断图二为西汉。(1分)
(2)措施:反击北方边疆民族的袭扰;设置机构管理;加强与边疆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等。(具体写到和亲、丝绸之路等也可给分,3分)
表现:实行郡国并行制;州部刺史制;察举制;盐铁官营;设立官学(尊崇儒学),等。(任意三点,3分)
27.(1)元朝、王祯;(2分)特点: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流传广、影响大;文学性与实用性兼有(华实兼资);关于农业工具记载尤为丰富。(4分)
(2)原因:前朝农业发展及技术积累;借鉴前人农书成果;当时农业发展的需要;作者重视农业发展;作者的才华等。(4分)
28.(1)五四运动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推动五四运动的产生、发展。(2分)
启发:改造民众思想。(1分)性质:爱国运动;(1分)依据:五四运动反对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国家利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五四运动高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口号,要求政府拒绝在卖国条约上签字。(任意一点,1分)
(2)新特征:参与的知识分子更多、觉悟更大;与工农民众运动相结合;反帝反封建更彻底,等。(3分)原因:新文化运动提高民众觉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对辛亥革命后局势的失望,各基层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等。(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
29.(1)条件:政治安定团结;坚持有效的经济政策;立足实际;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发展科教事业,等。(每点1分,任意四点,4分)
措施: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每点1分,任意三点,3分)
(2)成就: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提升;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或提前实现达到小康的目标)。(3分)原因:中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三步走”规划的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等。(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