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铁丝、NaCl溶液和盐酸都能导电,所以三者都是电解质。( × )
提示: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
(2)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 )
提示:NH3、CO2的水溶液能导电,并不是它们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的产物NH3·H2O、H2CO3电离的结果。
(3)硫酸钡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故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 )
提示:BaSO4熔融时能导电,BaSO4属于电解质。
(4)NaCl固体不能导电,是由于其中不含离子。( × )
提示:NaCl固体中含有Na+、Cl-,NaCl固体不导电的原因是Na+、Cl-不能自由移动。
(5)电解质发生电离,需要通电后才能进行。( × )
提示: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而不是通电。
(6)NaHSO4在水中能电离出H+,故NaHSO4属于酸。( × )
提示: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NaHSO4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和Na+,故NaHSO4不是酸而是酸式盐。
知识点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
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D )
A.H2SO4
B.NaOH
C.Na2CO3
D.蔗糖
解析:H2SO4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不正确;NaOH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不正确;Na2CO3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不正确;蔗糖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D正确。
3.下列物质中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B )
A.盐酸、空气、醋酸、干冰
B.醋酸、盐酸、硫酸钠、乙醇
C.苛性钠、石灰石、铁、硫酸钡
D.胆矾、稀硫酸、氯化钾、氯气
解析:A中盐酸是混合物,C中铁不是电解质,硫酸钡是电解质,D中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知识点2 溶液的导电性
4.下列物质中导电能力最差的是( C )
A.(NH4)2CO3溶液
B.Fe丝
C.食盐晶体
D.熔融的Na2SO4
解析:金属能导电;电解质溶液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食盐晶体含有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
5.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C )
A.NaCl
B.CH3CH2OH(酒精)
C.H2SO4
D.CO2
解析: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可以导电;CH3CH2OH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不导电,是非电解质;H2SO4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但在水溶液里可以电离出H+和SO,可以导电,是电解质;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生成的H2CO3电离导电,而CO2是非电解质。
6.对于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硝酸(HNO3)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导电能力强的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相同温度下,导电能力强的溶液中离子个数一定多
D.相同的温度下,单位体积中的离子个数越多,阴离子或阳离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解析: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及浓度无关。A项,硫酸和硝酸的浓度不知道,所以无法确定二者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因为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所以B和C项均不正确。
知识点3 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
A.Al2(SO4)3===2Al3++3SO
B.Na2SO4===Na++SO
C.Ca(NO3)2===Ca2++2(NO3)2-
D.Ba(OH)2===Ba2++OH2-
解析:电离方程式要符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B项应为Na2SO4===2Na++SO,C项应为Ca(NO3)2===Ca2++2NO,D项应为Ba(OH)2===Ba2++2OH-。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熔融NaCl发生了电离,能导电
B.NaCl晶体不能导电
C.NH4NO3电离时产生了NH、NO,无金属离子,所以NH4NO3不是盐
D.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Na+、H+、SO三种离子
解析:熔融NaCl能电离出Na+和Cl-,故能导电;NaCl晶体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NH的性质与金属离子相似,NH4NO3是铵盐。
9.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主要由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决定。某兴趣小组同学在测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闭合电键时,发现灯泡不亮。
A B
C D
(1)判断上述四个烧杯中的溶质的类别。
提示:醋酸、硝酸属于酸,KOH属于碱,Cu(NO3)2属于盐。
(2)上述四个烧杯中哪个烧杯中的物质发生了电离?写出Cu(NO3)2和KOH溶液的电离方程式。
提示:A、B、D烧杯中的溶质均发生了电离,C烧杯中的硝酸没有发生电离。Cu(NO3)2===Cu2++2NO,KOH===K++OH-。
(3)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
提示:四个烧杯中只有C中纯硝酸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整个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灯泡不亮;当向C中加水时,HNO3发生电离而导电,整个装置形成闭合回路,灯泡亮起来。
(4)若经过操作灯泡亮起来时,各烧杯等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目相等,则哪个烧杯的溶液导电能力最强?
提示:B烧杯。等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目相等时,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10.松花蛋的主要配料为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将一定比例的配料用水和黏土调成糊状,敷于蛋上,密封保存,数日后可食用。
(1)腌制松花蛋的配料用水调制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不考虑黏土中的物质可能参加的反应)
(2)松花蛋外的糊状物经溶解、过滤后,滤液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__NaCl、NaOH__,它们__是__(填“是”或“不是”)电解质。
(3)已知松花蛋上的“松花”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锰(+2)结晶。由此可知氢氧化锰__不溶__(填“溶”或“不溶”)于水,写出氢氧化锰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 Mn(OH)2Mn2++2OH- 。
解析:(1)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2)滤液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分别属于盐类和碱类。它们都属于电解质。(3)“松花”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锰结晶,所以氢氧化锰不溶于水,氢氧化锰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Mn(OH)2Mn2++2OH-。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宝鸡检测]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电解质饮料,适合在婴幼儿感冒、发烧时快速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成分。下列物质可用作该饮料中的电解质的是( C )
A.Fe
B.葡萄糖
C.MgSO4
D.CO2
解析:铁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葡萄糖是非电解质,B错误;硫酸镁是电解质,C正确;CO2是非电解质,D错误。
2.下列物质中能导电,但又不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纯净物是( B )
A.熔融的NaCl
B.石墨晶体
C.液氯
D.盐酸
解析:A项中熔融的NaCl能导电,它是电解质;B项是单质,虽然能导电,但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项是单质,但不能导电,D项是混合物。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金属Na在熔融和溶于水时均能导电,所以Na是电解质
B.S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C.通常情况下水不导电,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D.氯化氢在液态时虽不导电,但溶于水后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解析:Na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S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是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电离而导电,SO3是非电解质,B错误;水能发生微弱的电离,是电解质,C错误。
4.下列各组关于电解质、酸、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酸
CH3COOH
NH3
H3PO4
Fe(OH)3
非电解质
蔗糖
BaSO4
酒精
H2O
解析:A选项,Fe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不符合题意;B选项,氨气是非电解质,不属于酸,D项,Fe(OH)3属于碱类,故B和D均不符合题意。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D )
A.Ba(OH)2===Ba2++2(OH-)
B.FeCl3===Fe2++3Cl-
C.H2SO4===H+SO
D.CuSO4===Cu2++SO
解析:A项,氢氧根离子不应加括号;B项,铁为三价铁离子;C项,氢离子应写为2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B.Cu、Cl2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说Cu、Cl2都是电解质
C.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该化合物是电解质
D.BaSO4难溶于水,所以说BaSO4不是电解质
解析:A选项中,HCl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说HCl是电解质;B选项中Cu、Cl2都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CO2的水溶液导电,但CO2不是电解质,C错误;D项中,BaSO4虽然难溶于水,但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7.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一定相等
B.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和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C.除阴、阳离子外,溶液中不再含有其他粒子
D.NaCl溶液的导电性一定与KCl溶液的导电性相同
解析: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和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除阴、阳离子外,溶液中还含有水分子;只有浓度相等时,NaCl溶液的导电性与KCl溶液的导电性相同。
8.[2020·天水高一检测]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是( D )
A.醋酸(CH3COOH)溶于水
B.氯化氢通入水中
C.氧化钙固体受热熔化
D.蔗糖溶于水
解析:醋酸溶于水后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醋酸根和氢离子,故A错误;氯化氢通入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氢离子,故B错误;氧化钙是电解质,熔化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钙离子和氧离子,故C错误;蔗糖属于非电解质,溶于水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以分子形式存在,故D正确。
9.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若在题图中,电解质溶液为Ca(OH)2溶液,向溶液中逐渐通入CO2。则:下列四个图中,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的是( D )
A
B
C
D
解析:由于通入CO2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减弱,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所以选D。
10.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离子的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B )
酸
盐
碱
溶质
HCl
H2SO4
NaCl
NaHSO4
NH4Cl
NaOH
NH3·H2O
解离出的离子
H+、Cl-
H+、SO
Na+、Cl-
Na+、H+、SO
NH、Cl-
Na+、OH-
NH、OH-
A.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
B.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
C.盐溶液解离出的阳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
D.碱溶液解离出的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和OH-
解析:NaHSO4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有H+,但它属于盐,不属于酸,A错误;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则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B正确;NH4Cl的盐溶液解离出的阳离子为NH,而不是金属阳离子,C错误;NH3·H2O属于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NH和OH-,D错误。
11.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X一定为电解质
B.X可能为非电解质
C.X只能是盐类
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解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说明化合物X为盐或碱或某些碱性氧化物等,能电离一定是电解质。
12.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B )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解析: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A错误;CuSO4·5H2O只由一种成分组成,属于纯净物,B正确;凡能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才是酸,如NaHSO4属于盐,C错误;铵盐中无金属离子,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丝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碳酸氢钠固体 ⑧蔗糖晶体 ⑨碳酸钙固体 ⑩胆矾(CuSO4·5H2O)晶体
(1)上述物质相应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②④⑥__;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①③⑦⑨⑩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⑤⑧__;
(4)⑦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是 NaHCO3===Na++HCO 。
解析:(1)能导电的物质有金属、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液,即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的物质。符合条件的有②④⑥。(2)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氢氧化钠固体、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固体、碳酸钙固体、胆矾(CuSO4·5H2O)晶体不能导电,但它们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可导电,属于电解质;符合条件的有①③⑦⑨⑩。(3)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CO2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在溶于水时,与水反应产生H2CO3,H2CO3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H+、HCO等,因此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导电微粒是H2CO3电离产生的,H2CO3是电解质,CO2没有发生电离,CO2是非电解质;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无论是在水溶液中还是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蔗糖属于非电解质,故符合条件的有⑤⑧。(4)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
图1
图2
依据上述现象判断或回答下列问题:
(1)NaCl属于__盐__(“酸”“碱”或“盐”),因为__NaCl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__。
(2)NaCl固体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__NaCl未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__。
(3)NaCl溶液__能__(填“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__NaCl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__。
(4)在NaCl固体、NaCl溶液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NaCl固体__,原因是__NaCl固体是化合物,且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导电__。
解析:(1)NaCl是由金属阳离子(钠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氯离子)构成的,所以属于盐。(2)NaCl固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3)NaCl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4)NaCl固体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NaCl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5.根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ClO4===H++ClO;
Ba(OH)2===Ba2++2OH-;
Fe2(SO4)3===2Fe3++3SO;
Cu(NO3)2===Cu2++2NO。
属于酸的物质为__HClO4__(写化学式);属于碱的物质为__Ba(OH)2__;属于盐的物质为__Fe2(SO4)3、Cu(NO3)2__。
(2)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烧碱和纯碱)”。
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分类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纯碱__。
②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盐酸__,依据是__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__。
③写出纯碱的电离方程式: Na2CO3===2Na++CO 。
解析:(2)①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②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6.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它溶于水时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NaHSO4受热熔化时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离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NaHSO4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有什么不同?(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NaHSO4===Na++H++SO;NaHSO4(熔融)===Na++HSO 。
(2)NaHSO4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哪一类物质?能否与Zn反应生成氢气?
__NaHSO4属于酸式盐。NaHSO4溶液能与Zn反应生成氢气__。
(3)某同学探究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做了如下两个实验,滴定管是用于滴加BaCl2或NaOH溶液的仪器(烧杯中为NaHSO4溶液):
①滴加BaCl2溶液灯泡明亮程度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__变暗。BaCl2与NaHSO4溶液中的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使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__。
②滴加NaOH溶液灯泡明亮程度有何变化?
__变暗。NaOH与NaHSO4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水,使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__。
解析:NaHSO4溶于水电离出三种离子,且呈酸性,则它电离出的离子是Na+、H+、SO;它受热熔化时只能电离出两种离子,分别是Na+和HSO;由其电离情况知,NaHSO4既是盐又是电解质,不属于酸,NaHSO4溶液中有H+,能与Zn反应生成H2。
17.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也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保护环境,应减少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排放。
(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的水溶液能够导电。那么二氧化硫是__非电解质__(填“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2)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Na2SO3)或亚硫酸氢钠(NaHSO3):
①亚硫酸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Na2SO3===2Na++SO 。
②亚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NaHSO3===Na++HSO 。
(3)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①若将稀H2SO4缓缓加入Ba(OH)2溶液中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__C__(填序号)。
②三氧化硫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__非电解质__。
解析:(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亚硫酸是电解质,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2)①亚硫酸钠是可溶性盐,溶于水完全电离产生Na+、SO,所以其电离方程式是Na2SO3===2Na++SO。②亚硫酸氢钠是弱酸(亚硫酸)的酸式盐,溶于水电离产生Na+、HSO,所以其电离方程式是NaHSO3===Na++HSO。(3)①若缓缓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H2SO4直至过量,由于发生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使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最小,由于H2O是极弱的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BaSO4难溶,溶解的部分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也很小,这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为0,之后当硫酸过量时,硫酸电离产生的离子使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因此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图中的曲线C表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铁丝、NaCl溶液和盐酸都能导电,所以三者都是电解质。( )
(2)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
(3)硫酸钡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故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
(4)NaCl固体不能导电,是由于其中不含离子。( )
(5)电解质发生电离,需要通电后才能进行。( )
(6)NaHSO4在水中能电离出H+,故NaHSO4属于酸。( )
知识点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
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H2SO4
B.NaOH
C.Na2CO3
D.蔗糖
3.下列物质中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盐酸、空气、醋酸、干冰
B.醋酸、盐酸、硫酸钠、乙醇
C.苛性钠、石灰石、铁、硫酸钡
D.胆矾、稀硫酸、氯化钾、氯气
知识点2 溶液的导电性
4.下列物质中导电能力最差的是( )
A.(NH4)2CO3溶液
B.Fe丝
C.食盐晶体
D.熔融的Na2SO4
5.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NaCl
B.CH3CH2OH(酒精)
C.H2SO4
D.CO2
6.对于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硝酸(HNO3)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导电能力强的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相同温度下,导电能力强的溶液中离子个数一定多
D.相同的温度下,单位体积中的离子个数越多,阴离子或阳离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知识点3 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Al2(SO4)3===2Al3++3SO
B.Na2SO4===Na++SO
C.Ca(NO3)2===Ca2++2(NO3)2-
D.Ba(OH)2===Ba2++OH2-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熔融NaCl发生了电离,能导电
B.NaCl晶体不能导电
C.NH4NO3电离时产生了NH、NO,无金属离子,所以NH4NO3不是盐
D.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Na+、H+、SO三种离子
9.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主要由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决定。某兴趣小组同学在测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闭合电键时,发现灯泡不亮。
A B
C D
(1)判断上述四个烧杯中的溶质的类别。
(2)上述四个烧杯中哪个烧杯中的物质发生了电离?写出Cu(NO3)2和KOH溶液的电离方程式。
(3)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
(4)若经过操作灯泡亮起来时,各烧杯等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目相等,则哪个烧杯的溶液导电能力最强?
10.松花蛋的主要配料为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将一定比例的配料用水和黏土调成糊状,敷于蛋上,密封保存,数日后可食用。
(1)腌制松花蛋的配料用水调制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不考虑黏土中的物质可能参加的反应)
(2)松花蛋外的糊状物经溶解、过滤后,滤液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__
__,它们__
__(填“是”或“不是”)电解质。
(3)已知松花蛋上的“松花”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锰(+2)结晶。由此可知氢氧化锰__
__(填“溶”或“不溶”)于水,写出氢氧化锰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
。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宝鸡检测]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电解质饮料,适合在婴幼儿感冒、发烧时快速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成分。下列物质可用作该饮料中的电解质的是( )
A.Fe
B.葡萄糖
C.MgSO4
D.CO2
2.下列物质中能导电,但又不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纯净物是( )
A.熔融的NaCl
B.石墨晶体
C.液氯
D.盐酸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Na在熔融和溶于水时均能导电,所以Na是电解质
B.S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C.通常情况下水不导电,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D.氯化氢在液态时虽不导电,但溶于水后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4.下列各组关于电解质、酸、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酸
CH3COOH
NH3
H3PO4
Fe(OH)3
非电解质
蔗糖
BaSO4
酒精
H2O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Ba(OH)2===Ba2++2(OH-)
B.FeCl3===Fe2++3Cl-
C.H2SO4===H+SO
D.CuSO4===Cu2++SO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B.Cu、Cl2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说Cu、Cl2都是电解质
C.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该化合物是电解质
D.BaSO4难溶于水,所以说BaSO4不是电解质
7.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一定相等
B.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和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C.除阴、阳离子外,溶液中不再含有其他粒子
D.NaCl溶液的导电性一定与KCl溶液的导电性相同
8.[2020·天水高一检测]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是( )
A.醋酸(CH3COOH)溶于水
B.氯化氢通入水中
C.氧化钙固体受热熔化
D.蔗糖溶于水
9.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若在题图中,电解质溶液为Ca(OH)2溶液,向溶液中逐渐通入CO2。则:下列四个图中,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的是( )
A
B
C
D
10.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离子的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酸
盐
碱
溶质
HCl
H2SO4
NaCl
NaHSO4
NH4Cl
NaOH
NH3·H2O
解离出的离子
H+、Cl-
H+、SO
Na+、Cl-
Na+、H+、SO
NH、Cl-
Na+、OH-
NH、OH-
A.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
B.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
C.盐溶液解离出的阳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
D.碱溶液解离出的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和OH-
11.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为电解质
B.X可能为非电解质
C.X只能是盐类
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12.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二、非选择题
13.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丝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碳酸氢钠固体 ⑧蔗糖晶体 ⑨碳酸钙固体 ⑩胆矾(CuSO4·5H2O)晶体
(1)上述物质相应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
__;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
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
__;
(4)⑦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是
。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
图1
图2
依据上述现象判断或回答下列问题:
(1)NaCl属于__盐__(“酸”“碱”或“盐”),因为__
__。
(2)NaCl固体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__
__。
(3)NaCl溶液__能__(填“能”或“不能”)导电,原因是__
__。
(4)在NaCl固体、NaCl溶液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
__,原因是__
__。
15.根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ClO4===H++ClO;
Ba(OH)2===Ba2++2OH-;
Fe2(SO4)3===2Fe3++3SO;
Cu(NO3)2===Cu2++2NO。
属于酸的物质为__
__(写化学式);属于碱的物质为__
__;属于盐的物质为__
__。
(2)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烧碱和纯碱)”。
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分类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
__。
②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
__,依据是__
__。
③写出纯碱的电离方程式:
。
16.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它溶于水时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NaHSO4受热熔化时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离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NaHSO4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有什么不同?(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
(2)NaHSO4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哪一类物质?能否与Zn反应生成氢气?
__
__。
(3)某同学探究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做了如下两个实验,滴定管是用于滴加BaCl2或NaOH溶液的仪器(烧杯中为NaHSO4溶液):
①滴加BaCl2溶液灯泡明亮程度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__
__。
②滴加NaOH溶液灯泡明亮程度有何变化?
__
__。
17.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也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保护环境,应减少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排放。
(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的水溶液能够导电。那么二氧化硫是__
__(填“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2)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Na2SO3)或亚硫酸氢钠(NaHSO3):
①亚硫酸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
②亚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
(3)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①若将稀H2SO4缓缓加入Ba(OH)2溶液中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__
__(填序号)。
②三氧化硫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__
__。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