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册
三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五单元
第五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建立了面积概念,知道了面积单位和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对于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大小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好建立感官,所以探究面积单位进率有难度。
难点分析
这是一节概念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三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缺乏主动探究意识,有想法但不会用知识迁移类推的方法来探究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学的比较死板,也不会联系生活实际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
通过复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为推导面积单位间进率奠定基础
通过观察、操作、合作探究来推导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学会用数学。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情景导入
谈话:1、我们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用手比划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有多长?
这些长度单位每相邻两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课件出示)
3、猜一猜: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分四人小组,猜测,然后反馈:我们认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认为是100……)
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揭示课题并板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索新知
1.引导探究,发现新知。
教学教材第70页例6。
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投影出示:
(2)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
①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②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方法(一):用摆的方法。
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时用的“摆”的方法,主意不错!还有别的想法吗?
方法(二):用直尺量后再求。我们用直尺量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果然方便了不少,你们真聪明,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方法(三):推导法。
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个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这个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这种方法真妙!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同学们真聪明。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100平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课件)
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知识迁移。
(1)启发: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师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提出两个问题:
①边长1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们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解决,进行汇报。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③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⑵
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相邻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面积单位: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3、运用新知。教学教材第71页例7。(课件出示)播放一段交通安全标志的视频,看后学生说感受。
师:行走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会看交通标志牌,遵守交通规则。你们记住这些交通标志牌了吗?
师:其实在这些交通标志牌里也存在着很多数学知识。
(1)下图是一块正方形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含多少平方分米?
(2)思考:这个面积是多少呢?
(3)学生讨论、交流。
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可知,这个标志牌的面积是:80×80=640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那么6400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是多少?
学生交流。
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教材第71页“做一做”。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评价时请学生说出想法。
2.完成教材第71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来解决。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5单元面积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高级单位往低级单位换算,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往高级单位换算,除以进率。又乘又除,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难点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学生在大换小,小换大与乘以进率,除以进率之间思维混乱。
教学方法
通过对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个等式分析,知道,小数值配高级单位,大数值配低级单位。通过这个规律,只要知道括号前面的单位是高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就可以知道是乘以进率还是出以进率,从而简便记忆,提高换算速度。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常见的面积单位和他们的进率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通过对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个等式分析,知道,小数值配高级单位,大数值配低级单位。通过这个规律,带着学生完成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小结:括号前面是大单位,乘以进率。再通过对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这个等式分析,知道,大数值配低级单位,小数值配高级单位。通过这个规律,带着学生完成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小结:括号前面是小单位,除以进率。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1,带着学生一起做3道题,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2平方米=(
)平方分米,1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学生尝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接着称热打铁加大练习量,加快练习速度。7平方米=(
)平方分米,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4平方米=(
)平方分米,14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1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括号前面是大单位,乘以进率。括号前面是小单位,除以进率。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三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本知识点如果没有理解算理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及换算方法,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
难点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会把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混淆,容易出现错误。
教学方法
数形结合分析
直观演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旧知
学过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出示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
方法一:
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摆,横排第排摆10个,竖排第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0个,所
以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方法二:
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分米x1分米=1平方分米。因为1分米=10厘米,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厘米x10厘米=100平方厘米
最后得出进率关系: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推导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出示一个边长的是1米的正方形,问: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平方分米?
利用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方法米类推:因为1米=10分米,所以10分米X10分米=100平方分米。
推导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同样用之前推导的方法进行推导,1米=100厘米,所心100厘米X100厘米=10000平方厘米。
整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相隔一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0。
利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观察式子,学习面积单位间的转换方法: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以进率;低级单位转换成高级单位,就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填空题: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平方米=(
)平方厘米
60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600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了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相隔一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0,还懂得了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如果是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以进率,如果是低级单位转换成高级单位,就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