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上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复习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上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复习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2 23:3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坚独栽治,于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先后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后展开战略反攻,发起三大战役。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结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重庆谈判
全面内战爆发
土地改革运动
战略决战
解放南京
第七单元
解 放 战 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 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课标要求
学习要点: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学习提示:了解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原因。
学习要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七届二中全会。
学习提示:理解农民通过土地改革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
学习目标
1.知道知道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
2.知道土地改革、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内战爆发
第 一 篇
?
?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 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自主复习
任务一:
1、根据复习提纲及教材,复习以下内容。
背景:
开始:
措施
结果:
意义:
中共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①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②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
考点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分别地
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①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②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保障。
时间:
领导:
主力:
概况:
意义:
1947年
刘伯承、邓小平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在山东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考点2:挺进大别山
考点3:三大战役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战 役
开始时间
领 导
结 果
影 响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8年
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人民解放军
解放东北全境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等领导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领导的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平津战役时,国民党将领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 二 篇
?
?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 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自主复习
任务二:
1、根据复习提纲及教材,复习以下内容。
目的
时间:
结果
影响:
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想在政治上舆论上获得主动;
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1945年
①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②双方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的新中国;
③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界代表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重庆谈判、协商会议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考点1:重庆谈判
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标志:
过程:
变化:
影响:
1946年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1947年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
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考点2:国民党发动内战
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中国进入解放战争时期
背景:
论断:
应对
结果
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
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的著名论断
自卫战争


考点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运动战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战略战术:
主要方式:
主要目标:
作战原则:
①解放区军民经过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②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③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④华东野战军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时间:
概况:
结果:
意义:
1949年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
南京获得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问题)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考点4:渡江战役
归纳提升: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①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治上不得人心;
②政治腐败、经济困难、军队士气低落、指挥失误等。
国民党
共产党
①顺应了抗战以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②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灵活的战略战术;
③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士气高涨。
归纳提升: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时 期
关 系
结 果
启 示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合作
建立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分裂
国共对峙,给日本进一步侵华可乘之机
合作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分裂
内战爆发,造成台湾问题,国家至今尚未统一
①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②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
走 进 中 考
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平
B
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A.解放战争爆发之初 B.刘邓大军展开战略进攻时
C.国共战略决战之际 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后
A
1945年9月,毛泽东幽默地说:“国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泽东所说的“国共和谈”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 B.北平和谈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D
右图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读判时合影,经过谈判,国共两党签订了
A.“八一宣言” B.《双十协定》
C.《共同纲领》 D.“九二共识”
B
“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B
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了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土地法大纲》
D
2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淮海战役取得胜利 B.日本无条件投降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
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解放军作战英勇 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A
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有“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1)“挖蒋根”是指什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何作用?(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挖蒋根”是指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解放区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他们在这里发展生产,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

(2)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
材料二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3)“三个战役”分别指哪些战役?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因为三大战役使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

(4)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战役?“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