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课件+同步练习(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课件+同步练习(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2 20:19:42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1.古诗三首
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下
1.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会写“桑、晓”等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阅读要素)
目标导学




zhòu
yún
sānɡ
xiǎo
我会写

zhòu
写法:“尺”的撇和捺舒展盖下;“日”略扁。

xiǎo
写法:左窄右宽。右部上斜下证正。

ɡònɡ
ɡōnɡ
供认
提供
多音字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出/耘
田/夜

麻,

庄/儿
女/各

家。

孙/未
解/供

织,

傍/桑
阴/学

瓜。
xìng
读出诗歌的节奏
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存诗1900余首。诗作多表现忧国恤民的情怀,多有佳作。官至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曾奉命出使金邦,坚强不屈,不辱使命,几乎被杀。使金途中所作绝句一卷,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主义思想。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其田园诗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中,题目是什么意思?
四时:一年四季。杂兴:各种兴致。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杂兴:
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在田间除草。
绩麻:
把麻搓成线。
耘田:
解:
理解,懂得。
供:
从事。
傍:
靠近。
阴:
树荫。
词语解释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句意】白天在田间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里的重担。
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初夏时节,男耕女织的忙碌画面。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句意】小孩子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眼前浮现出一个孩子在桑荫下,拿着小铲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画面,体会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及其热爱劳动的品质。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最后一句写儿童“也傍桑阴学种瓜”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现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流露出作者对乡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村庄儿女
童孙:学种瓜
天真、可爱

耕田

绩麻
辛勤劳动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了农家夏忙时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场面以及乡村儿童参加劳动的情景,塑造了乡村儿童天真、可爱、勤劳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儿童的赞美之情。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zhì
zhēng
qìng
读出诗歌的节奏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其主要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
作者简介
稚子:
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磬: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词语解释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句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丝线穿起来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
前两句主要对稚子进行了什么描写?
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地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眼前浮现出一个孩子在大清早把盆里的冰整块地取出来,然后用彩丝穿着,将它当作钲来敲打的画面,体会到孩子的活泼可爱。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句意】轻轻地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
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那些美好的情感?同桌互相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吧!
“脱”“穿”“敲”“忽作”等词,突出了小孩子弄冰的可爱淘气、天真快乐的形象。从“脱晓冰”到“当银钲”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忽作玻璃碎地声”,各个环节的心理描写,体会到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
稚子弄冰
动作: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声音: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童真童趣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稚子弄冰》写了儿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展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村晚
【宋】雷震


【宋】雷震






陂,






漪。






背,






吹。
bēi

读出诗歌的节奏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
作者简介
陂:
池岸。
漪:
水中的波纹。
腔:
曲调。
信口:
随口。
词语解释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句意】绿草长满了池塘四周,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
《村晚》前两句的写景极具特色,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
两个“满”字写出了青草茂盛、池水高涨的样子

“衔”用比拟手法写出了日落西山时的景象,形象生动。
“浸”生动地描绘了落日和青山倒映在水中的画面。
《村晚》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满、衔、浸”将绿草、碧水、青山、落日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色彩绚丽的乡村晚景图。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句意】放牛回家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拿着一支短笛,随意地吹奏。
诗人是怎样表现牧童这一人物形象的?
牧童骑在牛背上,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横坐着;他吹笛,不是认真地吹,而是“信口吹”。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塑造了一个调皮天真、悠闲自在的牧童形象。
“牧童归去横牛背”中,“横”改为“骑”可以吗?
不好。因为“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骑”则没有这种效果。
写景: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写人: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
村景充满生机
牧童无拘无束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村晚》描绘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生动地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耕耘(
yún


供养(
gōng
gòng

稚嫩(
zhì


磬售(
qìng
qìn

塘陂(

bēi

涟漪(



课后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1.古诗三首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耕耘(
yún


供养(
gōng
gòng

稚嫩(
zhì


磬售(
qìng
qìn

塘陂(

bēi

涟漪(



二、选字组词。
[准

维]
(
)嫩
(
)护
(
)备
[晓

饶]
富(
)
知(
)
(
)花
三、给下面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
童孙未解供耕织(
)
A.
解开
B.
调解
C.
理解,懂得
2.
也傍桑阴学种瓜(
)
A.
依靠;依附
B.
靠近
C.
临近(指时间)
3.
稚子金盆脱晓冰(
)
A.
知道,懂得
B.
使人知道
C.
早晨
四、根据意思写诗句。
1.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钲来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诗人以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了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2.《稚子弄冰》整首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________”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全诗描写“________”这一动作细节,突出一个“_____”字。
3.《村晚》是南宋诗人________创作的一首诗。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的牧童,刻画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________________图。
六、阅读理解。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ー)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句中生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解:理解,懂得。
B.供:从事。
C.傍:傍晚。
2.诗人用一个“__________”字,就将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
3.诗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別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三、四联诗句,写出你想到的情境,体会其中的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也描写了孩子劳动的情境,诗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和本诗中哪句描述的情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1)给下列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土膏:________A.膏药。?
B.泥土滋润状。
晌:
________A.晌午。?
B.不多时。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_______可以看出。
(4)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yún
gòng
zhì
qìng
bēi

二、稚





三、CBC
四、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2.草满池塘水满酸,山衔落日浸寒漪。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五、1.紧张劳动气氛
2.穿林
脱冰

3.雷震
红红落日
横坐牛背吹短笛
农村晚景
六、(一)1.C
2.学
3.诗中描写了村庄女儿和童孙;他们分别在九耕田绩麻和学种瓜。
4.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有趣。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燊阴学种瓜。
(二)(1)B;B
(2)雨;草;花;竹笋
(3)春;鞭笋过墙
(4)屋后的那片荒地也长满了野花野草,一片葱绿秀美;连邻居家的竹鞭也从院墙下穿过来,钻出了嫩嫩的竹笋。
(5)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