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八下第九章压强单元达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人教八下第九章压强单元达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24 05:1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人教八下第九章压强单元达标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2020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力也大
B.
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都有压强
C.
流体的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大
D.
相同深度的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相同
2.(2019湖南郴州)如图,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B液面高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A液面上升
B.A液面下降
C.B液面下降
D.A、B液面高度均不变
3.(2020·营口)小君对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水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总是相平的;
B.
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C.
抽油烟机工作时是利用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将油烟“吸”走的;
D.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嘴的“吸力”把饮料吸入嘴里
4.(2019福建省)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強为(  )
A.2.4ρgh
B.2.7ρgh
C.2.8ρgh
D.3ρgh
5.(2020·襄阳)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6.(2020·咸宁)关于压强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铁轨上铺枕木是为了增大压强
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液体压强
C.吸盘靠大气压强紧紧贴在墙面上
D.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7.
(2020·无锡)如图所示,把长约20cm的饮料吸管从中部剪开(但不要彻底剪断)并弯折过来,将其中一段吸管a插在盛水的烧杯中,从另一段吸管b的管口用力吹气,水将从a管的管口喷出,且呈雾状,这是因为吹气时(  )。
A.a管上端附近气体的压强变大
B.a管上端附近气体的压强变小
C.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变大
D.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变小
8.(2020·达州)如图所示,把用=1.0×103kg/m3的复合材料制成边长分别为2m和3m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把G1=2×104N的物体放在甲上,G2=3×104N的体放在乙上,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9.(2020·眉山)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满不同液体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对桌面压强较大的(  )。
A.如果是甲,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B.如果是甲,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大;
C.如果是乙,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D.如果是乙,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小
10.(2020武汉模拟)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0.6×103kg/m3,容器乙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中的液体质量之比为3:2
B.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4×103kg/m3
D.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液体的深度为8cm
二、填空题
11.(2020·江西省中考模拟)人们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___________的作用。护士给病人扎针时,使用的注射器针头很尖,可以增大___________,从而容易将针头扎进人体肌肉或血管。
12.(2019·贵港市覃塘区中考一模)现在的人行道铺设有盲道。盲道直行部分的地砖有凹凸不平条纹,窗道拐弯部分的地砖有凹凸不平圆点,其原理是通过该设施, 
 (选填“增大”或“减少”)盲人的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路面对盲人的脚的 
 (选填“压力”或“压强”),从而引导他们走路。
13.(2020四川甘孜州)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若茶壶中水深8cm,则水对壶底的压强是__________Pa
(g取10Nkg);
若将茶壶略微倾斜、水不溢出且保持静止后,壶嘴和壶身中水面__________(选填
“相平”或“不相平”)。
14.(2020·山东省济宁中考模拟三)小明和同学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小海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外飘,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______。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顶上的气压比山脚下的气压____________。
15.(2020黑龙江)自行车的设计中有很多地方利用了物理知识。如车座设计得宽大是为了减小 
 ;车把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 
 。
16.(2020四川甘孜州)小海和同学们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小海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外飘,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_______(
选填“较大”或“较小");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_______(
选填“大”或“小”)造成的。
17.(2020四川乐山市)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上飞机机翼模型,再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因为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所以增大风速,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2020四川乐山市)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娟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从峨眉山脚的报国寺爬到山上的金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0贵州黔东南)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和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_________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_________(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_________(选填“>”“<”或“=”)。
20.(2020·咸宁)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 
 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 
 (选填“上移”或“下移”)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
四、计算题
2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1.5×10﹣2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40cm,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N。(g取10N/kg)求: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2.(2020·福建)如图所示,“玉免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测试月球车匀速直线行驶90m用时30min,月球车的质量为135kg,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5×10-2m2,g取10N/kg。求:
(1)测试时,月球车行驶的速度;
(2)测试时,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登月后,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
2021年人教八下第九章压强单元达标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2020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力也大
B.
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都有压强
C.
流体的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大
D.
相同深度的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相同
【答案】B
2.(2019湖南郴州)如图,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B液面高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A液面上升
B.A液面下降
C.B液面下降
D.A、B液面高度均不变
【答案】B
3.(2020·营口)小君对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水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总是相平的;
B.
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C.
抽油烟机工作时是利用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将油烟“吸”走的;
D.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嘴的“吸力”把饮料吸入嘴里
【答案】D。
4.(2019福建省)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強为(  )
A.2.4ρgh
B.2.7ρgh
C.2.8ρgh
D.3ρgh
【答案】C
5.(2020·襄阳)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答案】D
6.(2020·咸宁)关于压强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铁轨上铺枕木是为了增大压强
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液体压强
C.吸盘靠大气压强紧紧贴在墙面上
D.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答案】C。
7.
(2020·无锡)如图所示,把长约20cm的饮料吸管从中部剪开(但不要彻底剪断)并弯折过来,将其中一段吸管a插在盛水的烧杯中,从另一段吸管b的管口用力吹气,水将从a管的管口喷出,且呈雾状,这是因为吹气时(  )。
A.a管上端附近气体的压强变大
B.a管上端附近气体的压强变小
C.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变大
D.烧杯中水面上气体的压强变小
【答案】B。
8.(2020·达州)如图所示,把用=1.0×103kg/m3的复合材料制成边长分别为2m和3m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把G1=2×104N的物体放在甲上,G2=3×104N的体放在乙上,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9.(2020·眉山)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满不同液体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对桌面压强较大的(  )。
A.如果是甲,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B.如果是甲,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大;
C.如果是乙,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D.如果是乙,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小
【答案】C。
10.(2020武汉模拟)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0.6×103kg/m3,容器乙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中的液体质量之比为3:2
B.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4×103kg/m3
D.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液体的深度为8cm
【答案】C
二、填空题
11.(2020·江西省中考模拟)人们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___________的作用。护士给病人扎针时,使用的注射器针头很尖,可以增大___________,从而容易将针头扎进人体肌肉或血管。
【答案】大气压;压强
12.(2019·贵港市覃塘区中考一模)现在的人行道铺设有盲道。盲道直行部分的地砖有凹凸不平条纹,窗道拐弯部分的地砖有凹凸不平圆点,其原理是通过该设施, 
 (选填“增大”或“减少”)盲人的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路面对盲人的脚的 
 (选填“压力”或“压强”),从而引导他们走路。
【答案】增大;压强
13.(2020四川甘孜州)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若茶壶中水深8cm,则水对壶底的压强是__________Pa
(g取10Nkg);
若将茶壶略微倾斜、水不溢出且保持静止后,壶嘴和壶身中水面__________(选填
“相平”或“不相平”)。
【答案】
(1)800
(2)相平
14.(2020·山东省济宁中考模拟三)小明和同学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小海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外飘,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______。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顶上的气压比山脚下的气压____________。
【答案】小;小。
15.(2020黑龙江)自行车的设计中有很多地方利用了物理知识。如车座设计得宽大是为了减小 
 ;车把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 
 。
【答案】压强;摩擦力。
16.(2020四川甘孜州)小海和同学们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小海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外飘,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_______(
选填“较大”或“较小");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_______(
选填“大”或“小”)造成的。
【答案】
(1)较小
(2)小
17.(2020四川乐山市)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上飞机机翼模型,再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因为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所以增大风速,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越小
(2)
减小
18.(2020四川乐山市)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娟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从峨眉山脚的报国寺爬到山上的金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减小
(2)增大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0贵州黔东南)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和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_________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_________(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_________(选填“>”“<”或“=”)。
【答案】
(1)
海绵下陷(或凹陷)程度
控制变量法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3)
乙、丙
(4)
=
20.(2020·咸宁)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 
 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 
 (选填“上移”或“下移”)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
【答案】(1)B;(2)增大;上窄下宽;(3)上移;(4)BD;×ρ水。
四、计算题
2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1.5×10﹣2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40cm,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N。(g取10N/kg)求: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解析】(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4m=4000Pa;
根据p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4000Pa×1.5×10﹣2m2=60N;
22.(2020·福建)如图所示,“玉免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测试月球车匀速直线行驶90m用时30min,月球车的质量为135kg,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5×10-2m2,g取10N/kg。求:
(1)测试时,月球车行驶的速度;
(2)测试时,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登月后,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
【答案】(1)0.05m/s;(2)9×104Pa;(3)135kg。
【解析】(1)测试时,月球车行驶的速度:v==0.05m/s
(2)月球车受到的重力:G=mg=135kg×10N/kg=1350N
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1350N
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9×104Pa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登月后,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不变,为13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