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3 08: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1年11月8日,《时代》的封面文章这样写道:“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图片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重返联合国
《乔的笑》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
(2)相关会议:
1971年10月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决议。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用时间轴的方式,完成中美建交大事记。
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尼克松访华;
中美正式签署《联合公报》
中美
正式
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思考:改善中美关系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两国的共识的?
(1)背景:
(1)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原因?
1、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最主要;
2、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智慧;
3、美苏争霸,联合中国牵制苏联
4、中苏关系破裂,与美国缓和关系以抗衡苏联。
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中美双方国家利益的需要,改善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中美关系正常化
结合教材P52相关内容中美从关系改善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1)1971年3月:
(2)1972年2月:
(3)1979年: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过程: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所谓“小球转动大球”。
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
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1971.4.26美国乒乓球队员在长城的合影。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世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结束了长期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两国三十多年的不正常状态结束。
1972年上海公报:“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82年“八.一七”公报:美国政府表明: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它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在这问题上美国政府应履行什么承诺?
台湾问题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72年中日建交:
周恩来与日相田中角荣
中美关系的改善
中日建交(1972),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外交成就: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原因:
全方位外交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在坚持原有外交政策的基础上调整了新形势下的外交策略。
访美期间的邓小平
全面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同欧盟国家的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1
着眼
全方位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推进
多层次
02
深入
立体化
03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方位外交成就
成果1
成果2
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
金砖国家(BRICs)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其宗旨是在亚洲国家之间讨论加强合作、增加信任的措施。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