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土地改革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土地改革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22 23:3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土地改革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
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
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
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
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
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悲惨
材料一:我们全村152户,2511亩地。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一天自己能有三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该有多高兴啊!
材料二:
民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穷人头上三把刀:租子重、利息高、苛捐杂税多如毛。穷人面前三条路:逃荒、讨饭、买儿女”
材料三: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特别是乙未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20-30%
90%
占有土地比例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10%
70-80%
地主
农民
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如何?
坐享其成
劳而无获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地主
民农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材料四: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土地改革概况
1.地区:
2.法律依据:
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3.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产品分配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
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推到界牌、丈量土地、烧毁地契
分到大量农具、牲畜
土地改革过程中,如何对待地主?
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改革阻力
思考
三、土地改革的完成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结束。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主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阶级被消灭。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即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人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农民拥护共产党,新中国的政权得到了巩固
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毛泽东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四.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新生政权得到巩固。
3.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幸福
2、我国彻底废除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 ,它规定废除__________ ,实行________。
3、到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提示:旧的封建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