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2 20:0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沁园春
·
长沙
毛泽东
美学家朱光潜:“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臧克家:“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诗篇。”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立、看、怅、问、忆、记
描写抒情主人公的活动,主要用了哪几个动词?
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杜甫《独立》)
金圣叹解,
“操危虑深,故云‘独立’。”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
大过》)
孔颖达疏,“君子于哀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
独立寒秋图(独自一人旧地重游,远望秋景,凝思自我的人生价值,突出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在革命斗争的惊涛骇浪中如中流砥柱般昂然屹立的高大形象。)
2、一个“看”字管到哪里?诗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秋色的?
“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远眺)
(近观)
(仰视)
(俯视)
绚烂多彩
生机盎然
富有活力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总结
湘江秋景图
[练习]在下面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动词,并说明理由。
虎(
)深山,鱼(
)潭底,
驼(
)大漠,雁(
)长空。
3、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和中国传统诗词中的秋景在感
彩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红楼梦》)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热情奔放心系国运蔑视权贵
粪土当年万户侯
记: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奋勇前进劈波斩浪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中流击水图
鉴赏要点:
1.写乐景,抒豪情。
3.对比手法、象征手法的运用。
2.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一扫“悲秋”情调,秋景充满生命活力,不仅抒发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表现出主宰山河的壮志。
染——争——击——翔——竞——遏
立——看——问——忆——恰——记(思路)
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百舸(gě)
橘(jú)子洲
遒劲(强劲有力)
B.峥嵘(zhēng
róng)
携(xié)
遏(è)制
C.漫江(满)
寥(liáo)廊
挥斥(斥责)
D.惆怅(chàng)
稠(chóu)密
辟谣(pì
yáo)
C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百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C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C
4.“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D
(一)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4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漫江”的意思是:

“霜天”即:

2.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

3.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哪些?
答: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个句子?
答:

满江
秋天

山、林、江、舸、鹰、鱼
万类霜天竞自由
(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怅”的原意是
,这里用来表达

2.“沉浮”这里指

3.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不如意、失意、恼恨
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和感慨
事物的盛衰、消长
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三)阅读下面句子,完成1—3题。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万户侯”本义是
,这里指

2.“粪土”的意思是
,用法是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答:
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
大军阀、大官僚等高爵显位的人
视…为粪土,把…看作粪土
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象地概括了当时青年一代雄姿英发的风貌,回忆当年的战斗生活

(四)阅读下面句子,完成1—3题。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中流”的意思是
;“遏”的意思是

2.“记”字领起的下文是

3.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
答:

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阻止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