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戏
1.依拼音写汉字。
dài(
)慢
蕴zǎo(
)
háng(
)辈
撺duo(
)
mí(
)散
宛zhuǎn(
)
xù(
)叨
朦lóng(
)
tǎng(
)若
家juàn(
)
fú(
)水
飘miǎo(
)
2.仔细辨别词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⑴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______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托付
嘱咐)
(2)
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______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观察
觉察)
(3)
最______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惹眼
显眼)
3.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1)
母亲便宽尉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____)
(2)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浮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______)
(3)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幽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_____).
(4)
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蓬。(______)
4.试结合《社戏》一文拟写对联。(只补全下联)
上联:月夜行船观社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的横线上,仿照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福建福州时代中学月考)学习了《社戏》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有责任把我国的传统戏曲发扬光大。为此,他们决定以“拯救戏曲”为题,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1)【设计开场白】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50~100字)
(2)【谈谈看法】同学们针对“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请谈谈你的看法。
(3)【认识脸谱】在这次班会中,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请你写出下列脸谱的行当。
7.《社戏》一文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美好的童年往事。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了以“说‘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到活动中来。
(1)“社戏”指旧时某些地区农村中迎神赛会时演出的戏。我们常说的“江山社稷”中的“社”是指__________,“稷”是指__________。
(2)“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里所唱的戏曲是我国的国粹___________。该剧种的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其中___________是女性的角色。
阅读《社戏》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B)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8.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乙)两段选文的内容。
(甲):
(乙):
9.下面句中“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如何理解“罩”字?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10.选文中(A)、(B)两句都写了船速之快,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这两句话。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仙堂戏院
林清玄
仙堂戏院建成有三十多年了,它的传统还没有被忘记。那就是每场电影散戏的前十五分钟,看门的小姐会打开两扇木头大门,让那些原本只能在戏院门口探头探脑的小鬼一拥而入,看一部电影的结局。大部分的结局是男女主角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好事成双;或者侠客们终于报了滔天的大仇骑白马离开田野;或者离乡多年的游子奋斗有成终于返回家乡……有时候结局是千篇一律的,但不管多么类似,对小学生来说,总像是历经寒苦的书生中了状元,象征了人世的完满。
那时我已经是仙堂戏院的常客,天天去捡戏尾不在话下,有时贪看电影,还会在戏院前拉拉陌生人的裤角,央求着:“阿伯,拜托带我进场。”
那时戏院没有儿童票,小孩只要有大人拉着就免费入场,碰到凶巴巴的大人难免让我自尊心受损,但我身经百战,锲而不舍,要看的电影往往没有看不成的。偶尔运气特别坏,碰不到一个好大人,就向看门的小姐撒娇,“阿姨、婶婶”不绝于口,有时也能达到目的。如今我想起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厚的脸皮,如果有人带我看戏,叫我唤一声阿公也是情愿的。
那时的我爱看电影,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时常到仙堂戏院门口去偷撕海报。有时月黑风高,也能偷到几张剧照,后来看楚浮的自传性电影,知道他也有偷海报、剧照的癖好,长大后才成为世界一级的大导演,想想当年一起偷海报的好友,如今能偶尔看看电影已经不错,不禁大有沧海桑田之叹。
好景总是不常,有一阵子电影不知为何没落,仙堂戏院开始“绑”给戏班子演歌仔戏和布袋戏。这些戏班一绑就是一个月,遇到好戏也有连演三个月的,一直演到看腻为止,但我是不挑戏的,不管是歌仔戏、布袋戏,或是新兴的新剧,我仍然日日报到,从不缺席。有时到了紧要关头,譬如岳飞要回京,薛平贵要会王宝钏了,祝英台要死了,孔明要斩马谡了,那是生死关头不能不看,还常常逃课前往。最惨的一次是学校月考也没有参加,结果比岳飞挨斩还凄惨,屁股被打得肿到一星期坐不上椅子,但还是每天站在最后一排,看完了《岳飞传》。
歌仔戏、布袋戏虽好,然而仙堂戏院不再演电影总是美中不足的事,世界为之单调不少。
到我上初中的时候,是仙堂戏院最没落的时期,这时电视有了彩色,而且颇有家家买电视的趋势。乡人要看的歌仔戏、布袋戏,电视里都有;要看的电影还不如连续剧吸引人;何况电视还是免费的——最后这一点对勤俭的乡下人最重要。为此,仙堂戏院失去了它的观众,戏院的售票小姐常闲得捉苍蝇打架,老板只好另谋出路。
到我离开小镇的时候,仙堂戏院一直是过着黯淡的时光,幸而几年以后,观众发现电视的千篇一律其实也和歌舞团差不多,又纷纷回到仙堂戏院的座位上看“奥斯卡金像奖”或“金马奖”的得奖电影——对仙堂戏院来说,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到这时,捡戏尾的小学生才有机会重进戏院。
三十几年过去了,仙堂戏院外貌变了,竹做的长板条被沙发椅取代,洋铁皮屋顶成了钢筋水泥,铁铸大门代替嘶哑的木门,到处都改变了它的历史痕迹。最好的两个传统被留了下来,一是容许小孩子去捡戏尾;二是失窃海报、剧照不予追究;三十年过去了,人情味还留着芬芳。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1.选文中,作者回忆再现了仙堂戏院三十年的变化历程,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阶段
主要事情或表现
兴盛期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绑给歌仔戏和布袋戏
恢复期
(3)_______________
蜕变期
戏院的外貌大变,两个传统被保留
12.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碰到凶巴巴的大人难免让我自尊心受损,但我身经百战,锲而不舍,要看的电影往往没有看不成的。(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妙处?)
(2)三十年过去了,人情味还留着芬芳。(“人情味”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加以概括。)
13.选文以仙堂戏院看电影为主线,有人认为文章第⑤段写看歌仔戏和布袋戏纯属多余,应该删去。你认为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14.结合选文和出自《社戏》的链接材料,谈谈两文在情感上的异同。
(连接材料)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参考答案
1.dài(怠)慢
蕴
zǎo(藻
)
háng(行)辈
撺duo(掇)
mí(弥)散
宛zhuǎn(转
)
xù(絮)叨
朦lóng(胧
)
tǎng(倘
)若
家juàn(眷)
fú(凫)水
飘miǎo(
渺)
2.
(1)嘱咐
(2)觉察
(3)惹眼
3.
⑴尉
慰
⑵
浮凫
(3)
幽
悠
⑷
蓬
篷
4.示例:品豆赏景忆乡情
5.秋天硕果飘来的丝丝香甜
冬天雪花带来的片片寒意
6.(1)(示例)同学们,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这次活动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的戏曲,把中国戏曲艺术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
(2)(示例)戏曲艺术应该与时俱进。应考虑如何使古老的传统艺术跟上今天时代的步伐。
(3)小旦
老生
7.
(1)土神
谷神
(2)京剧
旦
8.夜航看戏(夏夜行船);戏后归航(月下归航)。
9.(意思对即可得分)“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不舍的心情;“罩”字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再次以仙境比拟戏台,与来时情形呼应。表现了“我”对社戏的喜爱、留恋。
10.A句用动词“踊跃”来写山,把静态的连山写活了。以动写静,突出了船行之快,又衬出了“我”想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B句写老渔父的喝彩是侧面描写,通过旁观者的赞美来侧面衬托孩子们驾船技术的娴熟高超,突出归航速度之快。
11.
(1)天天去捡戏尾
(2)没落期
(3)重返戏院看获奖电影
12.(1)活用成语,大词小用,生动地写出了我看电影不易,表达了对看电影的执着,增添了淡淡的幽默。
(2)看门小姐容许小孩子去捡戏尾;和善的大人带着小孩进场免费看电影;戏院不追究失窃的海报、剧照。
13.不多余,用歌仔戏、布袋戏的美中不足、单调写出了仙堂戏院的变迁,也从侧面衬托看电影的无穷趣味、丰富多彩,突出戏院看电影的不可替代以及给作者童年留下的印象之深刻。同时为下文写恢复期作铺垫。
14.相同:(1)对童年时代快乐而美好时光和与小伙伴之间友谊的深切怀念;(2)对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的赞美之情。
不同:本文还表达了对电影、看戏的喜爱(痴迷)之情,对戏院不再放电影的遗憾之情,对传统被保留的欣慰之情;《社戏》
还表达了对社戏的留恋之情,对平桥村人民勤劳善良、淳朴厚道的美好品质赞美之情,对江南水乡优美景色的喜爱之情等。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