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小二黑结婚》教学设计
一、新知导入
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有这样一本流行畅销书,这本书半年间发行了4万册,创下了新文学作品在农村畅销流行的新记录。这本小说就是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在中国百年文学发展中,只有鲁迅和赵树理都曾被作为中国作家学习的“方向”提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连续使用六个“最”来评价鲁迅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果断、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过世后,赵树理是唯一没有到过延安,但能获得延安文化高度认同的作家。1943年,《小二黑结婚》发表后,很快得到高度评价。彭德怀为该书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1947年夏天,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专门会议,讨论赵树理的文学创作,最后得到一致意见,以为赵树理的创作精神和他的文学成果应当成为延安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当时,郭沫若、茅盾等人都专门写了文章赞扬赵树理的文学创作,郭沫若称《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作品“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座谈会,号召文艺工作者“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小说,看看它的魅力在哪里。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赵树理及其作品《小二黑结婚》的主要内容;把握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把握作品语言的风格;把握作品的思想主题。
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课文,把握文章里的两个重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本文写人记事的语言,理解作品的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与感受作者在讴歌新社会的胜利,讴歌农民的胜利,讴歌反对愚昧、落后、迷信斗争的胜利,讴歌农民对封建恶霸势力的胜利的思想情感。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赵树理及其作品《小二黑结婚》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语言的风格。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作品的思想主题;分析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与感受作者在讴歌新社会的胜利,讴歌农民的胜利,讴歌反对愚昧、落后、迷信斗争的胜利,讴歌农民对封建恶霸势力的胜利的思想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赵树理小说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色。
三、预习检测
1.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读音。
啰嗦(luō
suo)
横行霸道(héng)
横事(hèng)
横财(hèng)
唧唧哝哝(jī)(nóng)
刘家峧(jiāo)
2.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常用来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或目的得到实现时的痛快心情。
恩典:指君王的恩赐与礼遇;现泛指受到的恩惠。现在指给予恩惠。
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装神弄鬼:假装神鬼恐吓人,比喻暗中耍手段捣鬼。
唧唧哝哝:低声说话而絮叨不休。
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四、作者介绍
1.赵树理(1906—1970)
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他出身于贫农家庭,从小参加农业劳动,尝受了生活的痛苦与辛酸。因为是独生子,父亲节衣缩食让他上村学、高等小学,使他有机会读了许多古书,接受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熏染。他很小就喜爱民歌、民谣、鼓词、评书及地方戏曲,不仅会演戏、说书,还是民间乐队“八音会”的鼓板手。这种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素养,使他不但通晓农业生产和北方农村的生活习俗,也熟悉农民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及艺术爱好。这对他后来形成民族化、群众化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对赵树理的思想和文学道路来说,“五四”新文化的启蒙、熏陶,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1925
年,赵树理进入长治省立第四师范读书。新的社会思潮,激发了他的民主民族革命的热情,也给他指出一条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崭新的人生道路;而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刊物、著作,则向他展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充满着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新的文学。尽管他很快发现了新文学与一般农民不相适应的一面,
但他并未倒向过去,而是探求着如何使新文学变得容易为农民所理解与接受。与此同时,他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在实际的社会斗争中经受锻炼,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曾引起他的极大关注。
赵树理是在二三十年代之交开始写作生涯的。1929
年刊载于《自新月刊》的小说《悔》,署名赵树礼,是目前发现的他的最早的作品。30年代前期,他以极大的热忱注视着“左联”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并且明确地提出了文艺为大众的主张,希望新文学跳出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满足广大劳动群众的精神需求。在他看来,“中国当时的文坛太高了,群众攀不上去,最好拆下来铺成小摊子”。他决心从事文艺大众化的工作,为百分之九十的农民群众写作,同封建主义争夺文化阵地;立志做一个“文摊文学家”,而不做“文坛文学家”。与此同时,他尝试用大众化的形式写作文字通俗、农民能看懂、听懂的作品,先后创作了中篇小说《铁牛的复职》(1931)、
短篇小说《金字》(1933)
及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盘龙峪》(1935)等。尽管他的见解、作品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但作为最初的探索、实践,无疑为他日后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经验。事实表明,赵树理在写作《小二黑结婚》之前,就已经是“一个在创作、思想、生活各方面都有准备的作者,一位在成名之前已经相当成熟了的作家,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等,大多反映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难得变革的题材。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2.“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
(?https:?/??/?baike.?/?item?/?%E8%B5%B5%E6%A0%91%E7%90%86"
\t
"https:?/??/?baike.?/?item?/?%E5%B1%B1%E8%8D%AF%E8%9B%8B%E6%B4%BE?/?_blank?)为中心,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代表作有《三里湾
(?https:?/??/?baike.?/?item?/?%E4%B8%89%E9%87%8C%E6%B9%BE"
\t
"https:?/??/?baike.?/?item?/?%E5%B1%B1%E8%8D%AF%E8%9B%8B%E6%B4%BE?/?_blank?)》《登记》《锻炼锻炼》《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赖大嫂》《宋老大进城》等。
“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将对人物情景的描写融于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练,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山药蛋派”作家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成功塑造了许多落后人物或“中间人物”,如小腿疼、吃不饱、赵满囤
(?https:?/??/?baike.?/?item?/?%E8%B5%B5%E6%BB%A1%E5%9B%A4"
\t
"https:?/??/?baike.?/?item?/?%E5%B1%B1%E8%8D%AF%E8%9B%8B%E6%B4%BE?/?_blank?)、赖大嫂等血肉丰满的形象。
五、写作背景
赵树理的创作灵感源自一起真实的案件。1943年4月,作者赵树理在同驻地房东的一个到县告状的亲戚拉家常时得知,那位亲戚的侄儿叫岳冬至,是村里的民兵小队长,因为与从河北武安县搬进山里的一个叫智英祥的俊女子自由恋爱,结果被几个把持村政权的坏人以“搞腐化”的“罪名”迫害致死。县政府经过几番侦讯,案情大白,依法惩办了凶手,赵树理到发案的村子做调查时发现,受害者两家都不同情岳冬至和智英祥的“自由恋爱”,反而认为打死岳冬至固然不该,但教训他则是理所当然的,而村里其他人竟然也持同样的论调。当时根据地刚刚颁布了《妨碍婚姻治罪法》,赵树理认为青年人自由恋爱结婚应当得到支持和保护,为了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他决心以岳冬至为原型进行创作,来刺激人们被传统习惯愚弄得麻木不仁、是非不分的神经,把他们从封建旧势力的束缚中拯救出来。赵树理经过精心构思,于5月份写出了《小二黑结婚》。
五、整体感知
简单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20世纪30、40年代
地点:革命根据地农村刘家峧
故事原型:岳冬至和孟英祥的恋爱悲剧故事
人物:小二黑
小芹
三仙姑
二诸葛
金旺
兴旺
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刘家峧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因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政府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追求婚姻自主、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至此,这对情侣终于如愿以偿。
六、合作探究
1.分析二诸葛、三仙姑、于小芹和小二黑的人物形象。
(1)二诸葛
二诸葛听说小二黑被捆走了,非常着急,但他不是赶紧想办法,而是做起了“事后诸葛亮”,用迷信的说法解释这一切,多年的愚昧落后生活使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卦上,结果却是“恐怕有些危险了”。这些话语和行为都表现了他的胆小怕事和落后迷信。
第二天在区政府,他面对儿子和区干部,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边是对着小二黑大耍家长威风,蛮横不讲理。一边对区长却是恭恭敬敬,答话简洁,有问必答,把他谨小慎微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诸葛仍用旧的眼光来看边区政府的区长,所以他坚持着“命相不对”的观点,面对区长的批评教育,直喊“请区长恩典恩典”。简单的一个词,却凸现了他思想的落后,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
在赵树理的笔下,二诸葛是一个观思想落后、迷信、胆小怕事,但关爱儿子、善良质朴的专制落后的封建家长。选文集中表现了他在旧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做惯了奴隶的心态,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人物的滑稽可笑之外,却也增添了一些同情。
(2)三仙姑
三仙姑在事发之后,也曾经到二诸葛家哭闹,但她的动机却不是为了女儿,而是有自己的算盘,一是为了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是为了遮遮外人的耳目,甚至认为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三仙姑显得非常冷酷和自私。这些行为表现了她的自私和对女儿的漠不关心,根本原因在于她在跟女儿争风吃醋。
当区长传话要三仙姑前去,她似乎认定这是一个展示自己魅力的机会,而且凭借自己的魅力可以把事情解决好。她慢慢地梳妆,在区长面前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试图引起他的同情。赵树理没有直接写区长的反应,而是加了一个噱头,一方面强化了三仙姑穿着打扮的滑稽可笑,一方面把三仙姑放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中。她是一个落后人物的代表,这也预示了三仙姑那一套旧意识、旧思想在新政府面前的破产。
三仙姑由此也就老实起来,有问必答。她的回答大都比较简洁,本来能说会道的三仙姑,却像不会说话了一样,这些话语暗示了她内心的窘迫和底气不足。区长的严肃教育、众人的哄笑,使得三仙姑彻底站到了被动的地位上,羞愧之下把小芹跟小二黑结婚以及退还吴家彩礼的事情都答应了下来。作者之所以这样批判,一方面固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三仙姑的落后观念和时代的格格不入。
在赵树理的笔下,三仙姑是个好逸恶劳、作风不正、自私冷漠、心理扭曲、喜爱装神弄鬼、诈人财物的人。
(3)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是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反对封建迷信。反对恶势力。小二黑和小芹,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敢于面对面地以理抗争,并在党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克服了自身的旧思想和旧道德,树立了新的思想道德,新的思想愿望,最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2.二诸葛、三仙姑性格的异同及原因。
两人都具有封建思想,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想以家长身份主宰儿女婚姻;两人都封建迷信,阴阳八卦、黄道黑道,规矩颇多。
但两人也有不同。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迷信成了他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尺;三仙姑是虚假的迷信,迷信成了她欺骗别人、害人利己的法术。二诸葛既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三仙姑则是一个无情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不惜牺牲女儿的前程。
性格形成的原因: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都是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生活地位,导致了他们落后、愚昧、迷信又自私的性格特点。
3.《小二黑结婚(节选)》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1)把人物放在斗争环境中刻画。如小二黑的光明正大、勇敢坚定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斗争场面表现的。
(2)通过行动写人。作者不是静止地写人,而是在人物的一系列活动中写人。如作者用“不宜栽种”的故事表现二诸葛的性格;用“米烂了”的故事来表现三仙姑的弄虚作假。
(3)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关系中。例如写三仙姑的“老来俏”就是通过一群妇女的围观议论来写的。
4.《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
(1)在结构上,采用单线发展的手法。情节连贯,故事性强,结构严谨,首尾照应。作者按照民间习俗,老百姓爱听故事的习惯,善于把矛盾斗争,一环扣一环地集中起来,发展下去。分章分节的形式,集中地叙述人物和事件,既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又不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结局,对前面的人物有所交待,又首尾呼应,形成结构的严密。特别是结局的“大团圆”符合中国民间的喜剧欣赏习惯。戏剧性强,情节出现多次逆转。在人物塑造上,以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性格;在情节开展中,运用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
(2)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展现人物的心理。“不宜栽种”“恩典恩典”——二诸葛的迷信、迂腐。“米烂了”“看看仙姑”?——泼、赖。三仙姑去区里见区长的言、行、打扮这—细节。在语言运用方面这部小说真正做到了大众化(群众化、口语化)不但在人物对话上,而且在—般叙述的描写上,都是口语化的。
(3)人物的类型化。将主要人物分成三类,分别灌注了三种具有抽象理论特性的观念。
(4)山西的地方特色。语言的山西风味——对于三仙姑“下了霜的驴粪蛋”的比喻;给人物起诨号的手法。具有浓重的淳朴的地方风味,又幽默有趣。
(5)俗性与艺术性结合的语言,这种新评书体的语言也是别具一格的。不仅具有通俗性,也具有艺术性。在语言的运用上,《小二黑结婚》形成了一种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口语化的表达,平易风趣又富于生活气息,但仔细品读就会发现,在承载通俗性的同时也具有艺术性,表露出青年一代与老一代旧观念彻底决裂的崭新的面貌,这个结尾是一个希望的结尾。选词技巧是语言特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这部作品的别具一格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赵树理继承了中国炼字的传统,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方面也充分表现出了他对词语选用的重视。如此,将故事、人物等更加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对词语的选择和锤炼,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意义和形式,这两者中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只有意义表明确定,声音表达和谐才可以将词句之间的含义进行深刻的表达。
一方面,赵树理非常看重词语所承载的灵魂意义。他选用的词不得不让人佩服,通过这些词语,他不仅将人物情感、思想进行准确、生动的表达,而且也使得文字具有简洁、贴切、含蓄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从词语的声音上进行词语的选择,《小二黑结婚》这部小说结合了中国戏曲的风格,其在词语的选用上非常注重叠音。不仅有常见的AA式、ABB式,还有AABB和ABAB式等。如此众多的词的表现形式使得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情感得以生动的表达;同时,整部小说也在叠音的交织中具有一种口语化的节奏,展现了地方特色。
七、品读技巧
朗读下面的语段,分析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
(1)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2)……说到他的漂亮,那不只在刘家峧有名,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到哪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
(3)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4)区长道:“干什么?区公所是骂人的地方?”二诸葛不说话了。区长问:“你就是刘修德?”二诸葛答:“是!”问:“你给刘二黑收了个童养媳?”答:“是!”问:“今年几岁了?”答:“属猴的,十二岁了。”
(5)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斗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三仙姑半辈没有脸红过,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恨不得一头碰死。
分析: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不管从叙述语言还是描写语言,赵树理都同样用极其群众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生动形象。所以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的一大特色是: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幽默而又充满乡土气息。
赵树理说:“说话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习惯,外国人有外国人的习惯。”“从群众的话海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再经过我们充分的加工,把我们的语言锻炼得要说什么就能恰如其分地把什么说清楚……”赵树理写小说多年,深知群众的语言最丰富,所以,在作品中,他尽量采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本文中的语言是农民所熟悉的,符合他们的日常对话习惯,具有通俗晓畅简洁生动、质朴明快、幽默风趣的特点。本文运用经过作者精心加工的群众的口头语言,使得小说充满了乡土气息。
八、课堂总结
小二黑和小芹在争取爱情、与一切落后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明朗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斗争的结果,推动了二诸葛、三仙姑的改造,更引发了刘家峧清算金旺兄弟恶霸劣迹的斗争。刘家峧的农民群众本来都敢怒不敢言,最后斗争金旺兄弟的会上,却你一宗他一宗,从晌午说到太阳落,一共说了五六十款,历数了金旺兴旺二人的罪恶,斗倒了横行乡里的恶霸。这样,《小二黑结婚》的主题意义就远远地超越了爱情的界限,而含有彻底地反恶霸、反封建意识的思想内容了。赵树理描绘的确实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英雄美人故事,而是借助于这个故事记载了1942年和1943年刘家峧农民翻身作主人的宏伟事业。
小说塑造了二诸葛、三仙姑两个落后农民和小二黑、小芹两个年轻进步农民的形象,通过这两对思想观念截然相反的农民的对照,揭示了当时农村中旧习俗的封建残余势力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束缚,以及新老两代人的意识冲突与变迁,说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同时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了解放区的重大变化。小说结构完整,情节跌宕,语言通俗,富于地方色彩,开创了中国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九、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字音有误的一项(?)
A.闭塞(sè)
晌午(xiǎng)
脸颊(jiá)
畜生(chù)
B.空白(kòng)
尸骸(hái)
荒冢(zhǒng)
罗睺(hóu)
C.颓唐(tuí)
蓬蒿(hāo)
悼念(dào)
诬告(wū)
D.荇藻(zhǎo)
绛紫(jiàng)
聆听(líng)
抵牾(wǔ)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忌讳
砥砺
蜚然成章
顺水推舟
B.安然
说和
见风使舵
自鸣得意
C.烦燥
哕嗦
谨小慎微
横行霸道
D.首饰
糊涂
恩典恩典
前世姻掾
【答案】B
3.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钱:清朝制造的铜钱
恩典:给予恩惠。这是二诸葛尊敬区政府的干部,所以这样说
B.作践:摧残,糟踏
浮收粮:额外多收公粮
C.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莫名其妙:没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
D.横行霸道:形容仗势胡作非为
得意:称心如意,感到满意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嫦娥一号”从设计到研制再到试验,都是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闭门造车完成的。
B.2010年南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抽签仪式结束了,中国队已经不容置喙地被分到了绝对的死亡之组。
C.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D.随着长江全面进入枯水期,长江流域重庆段近期已经显山露水,对通航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答案】
C
5.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二诸葛老婆已经不顾了命,自己先胆怯了几分,不敢恋战,吵闹了一会挣脱出来就走了。
B.区上早就说兴旺跟金旺两个人不是东西,已经把他两个人押起来了,还派助理员到咱村开大会调查他们横行霸道。
C.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
D.区长正伏在桌上写字,她低着头跪在地下,头上戴了满头银首饰,还以为是前两天跟婆婆生了气的那个年轻媳妇。
【答案】D
6.小说的最后,二诸葛不仅同意了小二黑和小芹的婚姻,还“见老婆都不信自己的阴阳,也就不好意思再到别人跟前卖弄他那一套了”,三仙姑也一改往日的表现——“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曳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赵树理给了《小二黑结婚》个圆满的结局,你如何评价这一结局?
【答案】观点一:结局安排妥当。二诸葛阻拦小二黑与小芹结婚,是因为他两“命相不对”,究其动机还是为了小二黑好;三仙姑要把小芹许给吴家,不顾女儿的幸福,她的动机是利己的。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是农民,他们与新政权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在新政权的改造下,他们吸取教训,是完全有可能转变的。
观点二:结局过于圆满。二诸葛笃信阴阳八卦,抬手动脚都要论阴阳,他是真迷信;三仙姑装神弄鬼则是欺骗他人,害人害己,她是她是假迷信。二人在后来有了转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转变的速度有些太快了。几十年的思想、行为习惯是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被改变的。
九、作业布置
1.阅读《小二黑结婚》全文、《李有才板话》,并写成读书笔记。
2.小说中的二诸葛“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在当下,许多人盲目相信“星座”“占卜”等文化。对此你有何看法?
十、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7张PPT)
小二黑结婚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新知导入
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有这样一本流行畅销书,这本书半年间发行了4万册,创下了新文学作品在农村畅销流行的新记录。这本小说就是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在中国百年文学发展中,只有鲁迅和赵树理都曾被作为中国作家学习的“方向”提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连续使用六个“最”来评价鲁迅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果断、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新知导入
鲁迅过世后,赵树理是唯一没有到过延安,但能获得延安文化高度认同的作家。1943年,《小二黑结婚》发表后,很快得到高度评价。彭德怀为该书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1947年夏天,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专门会议,讨论赵树理的文学创作,最后得到一致意见,以为赵树理的创作精神和他的文学成果应当成为延安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当时,郭沫若、茅盾等人都专门写了文章赞扬赵树理的文学创作,郭沫若称《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作品“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座谈会,号召文艺工作者“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小说,看看它的魅力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赵树理及其作品《小二黑结婚》的主要内容;把握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把握作品语言的风格;把握作品的思想主题。
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课文,把握文章里的两个重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本文写人记事的语言,理解作品的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与感受作者在讴歌新社会的胜利,讴歌农民的胜利,讴歌反对愚昧、落后、迷信斗争的胜利,讴歌农民对封建恶霸势力的胜利的思想情感。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赵树理及其作品《小二黑结婚》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语言的风格。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作品的思想主题;分析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核心素养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与感受作者在讴歌新社会的胜利,讴歌农民的胜利,讴歌反对愚昧、落后、迷信斗争的胜利,讴歌农民对封建恶霸势力的胜利的思想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赵树理小说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色。
预习检测
啰嗦(
)(
)
横行霸道(
)
横事(
)
横财(
)
唧唧哝哝(
)(
)
刘家峧(
)
luō
suo
héng
hèng
hèng
jī
nóng
jiāo
预习检测
1.拍手称快
拍着手喊痛快。常用来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或目的得到实现时的痛快心情。
2.恩典
指君王的恩赐与礼遇;现泛指受到的恩惠。现在指给予恩惠。
3.莫名其妙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预习检测
4.装神弄鬼
假装神鬼恐吓人,比喻暗中耍手段捣鬼。
5.唧唧哝哝
低声说话而絮叨不休。
6.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作者介绍
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他出身于贫农家庭,从小参加农业劳动,尝受了生活的痛苦与辛酸。因为是独生子,父亲节衣缩食让他上村学、高等小学,使他有机会读了许多古书,接受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熏染。他很小就喜爱民歌、民谣、鼓词、评书及地方戏曲,不仅会演戏、说书,还是民间乐队“八音会”的鼓板手。这种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素养,使他不但通晓农业生产和北方农村的生活习俗,也熟悉农民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及艺术爱好。这对他后来形成民族化、群众化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介绍
然而,对赵树理的思想和文学道路来说,“五四”新文化的启蒙、熏陶,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1925
年,赵树理进入长治省立第四师范读书。新的社会思潮,激发了他的民主民族革命的热情,也给他指出一条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崭新的人生道路;而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刊物、著作,则向他展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充满着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新的文学。尽管他很快发现了新文学与一般农民不相适应的一面,
但他并未倒向过去,而是探求着如何使新文学变得容易为农民所理解与接受。与此同时,他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在实际的社会斗争中经受锻炼,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曾引起他的极大关注。
作者介绍
赵树理是在二三十年代之交开始写作生涯的。1929
年刊载于《自新月刊》的小说《悔》,署名赵树礼,是目前发现的他的最早的作品。30年代前期,他以极大的热忱注视着“左联”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并且明确地提出了文艺为大众的主张,希望新文学跳出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满足广大劳动群众的精神需求。在他看来,“中国当时的文坛太高了,群众攀不上去,最好拆下来铺成小摊子”。他决心从事文艺大众化的工作,为百分之九十的农民群众写作,同封建主义争夺文化阵地;立志做一个“文摊文学家”,而不做“文坛文学家”。与此同时,他尝试用大众化的形式写作文字通俗、农民能看懂、听懂的作品,先后创作了中篇小说《铁牛的复职》(1931)、
短篇小说《金字》(1933)
及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盘龙峪》(1935)等。
作者介绍
尽管他的见解、作品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但作为最初的探索、实践,无疑为他日后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经验。事实表明,赵树理在写作《小二黑结婚》之前,就已经是“一个在创作、思想、生活各方面都有准备的作者,一位在成名之前已经相当成熟了的作家,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等,大多反映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难得变革的题材。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作者介绍
“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代表作有《三里湾》《登记》《锻炼锻炼》《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赖大嫂》《宋老大进城》等。
作者介绍
“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将对人物情景的描写融于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练,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山药蛋派”作家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成功塑造了许多落后人物或“中间人物”,如小腿疼、吃不饱、赵满囤、赖大嫂等血肉丰满的形象。
写作背景
赵树理的创作灵感源自一起真实的案件。1943年4月,作者赵树理在同驻地房东的一个到县告状的亲戚拉家常时得知,那位亲戚的侄儿叫岳冬至,是村里的民兵小队长,因为与从河北武安县搬进山里的一个叫智英祥的俊女子自由恋爱,结果被几个把持村政权的坏人以“搞腐化”的“罪名”迫害致死。县政府经过几番侦讯,案情大白,依法惩办了凶手,赵树理到发案的村子做调查时发现,受害者两家都不同情岳冬至和智英祥的“自由恋爱”,反而认为打死岳冬至固然不该,但教训他则是理所当然的,而村里其他人竟然也持同样的论调。
写作背景
当时根据地刚刚颁布了《妨碍婚姻治罪法》,赵树理认为青年人自由恋爱结婚应当得到支持和保护,为了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他决心以岳冬至为原型进行创作,来刺激人们被传统习惯愚弄得麻木不仁、是非不分的神经,把他们从封建旧势力的束缚中拯救出来。赵树理经过精心构思,于5月份写出了《小二黑结婚》。
整体感知
简单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20世纪30、40年代
地点:革命根据地农村刘家峧
故事原型:岳冬至和孟英祥的恋爱悲剧故事
人物:小二黑
小芹
三仙姑
二诸葛
金旺
兴旺
整体感知
简单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刘家峧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因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政府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追求婚姻自主、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至此,这对情侣终于如愿以偿。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分析二诸葛、三仙姑、于小芹和小二黑的人物形象。
(1)二诸葛
二诸葛听说小二黑被捆走了,非常着急,但他不是赶紧想办法,而是做起了“事后诸葛亮”,用迷信的说法解释这一切,多年的愚昧落后生活使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卦上,结果却是“恐怕有些危险了”。
胆小怕事、落后迷信
合作探究
1.分析二诸葛、三仙姑、于小芹和小二黑的人物形象。
(1)二诸葛
第二天在区政府,他面对儿子和区干部,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边是对着小二黑大耍家长威风,蛮横不讲理。一边对区长却是恭恭敬敬,答话简洁,有问必答。
谨小慎微
合作探究
1.分析二诸葛、三仙姑、于小芹和小二黑的人物形象。
(1)二诸葛
二诸葛仍用旧的眼光来看边区政府的区长,所以他坚持着“命相不对”的观点,面对区长的批评教育,直喊“请区长恩典恩典”。
思想落后,与时代的格格不入
合作探究
1.分析二诸葛、三仙姑、于小芹和小二黑的人物形象。
(1)二诸葛
在赵树理的笔下,二诸葛是一个观念思想落后、迷信、胆小怕事,但关爱儿子、善良质朴的专制落后的封建家长。选文集中表现了他在旧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做惯了奴隶的心态,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人物的滑稽可笑之外,却也增添了一些同情。
合作探究
1.分析二诸葛、三仙姑、于小芹和小二黑的人物形象。
(2)三仙姑
三仙姑在事发之后,也曾经到二诸葛家哭闹,但她的动机却不是为了女儿,而是有自己的算盘,一是为了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是为了遮遮外人的耳目,甚至认为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
冷酷自私,对女儿的漠不关心
合作探究
1.分析二诸葛、三仙姑、于小芹和小二黑的人物形象。
(2)三仙姑
当区长传话要三仙姑前去,她似乎认定这是一个展示自己魅力的机会,而且凭借自己的魅力可以把事情解决好。她慢慢地梳妆,在区长面前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试图引起他的同情。赵树理没有直接写区长的反应,而是加了一个噱头,一方面强化了三仙姑穿着打扮的滑稽可笑,一方面把三仙姑放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中。
落后人物的代表
合作探究
1.分析二诸葛、三仙姑、于小芹和小二黑的人物形象。
(2)三仙姑
三仙姑由此也就老实起来,有问必答。她的回答大都比较简洁,本来能说会道的三仙姑,却像不会说话了一样,这些话语暗示了她内心的窘迫和底气不足。区长的严肃教育、众人的哄笑,使得三仙姑彻底站到了被动的地位上,羞愧之下把小芹跟小二黑结婚以及退还吴家彩礼的事情都答应了下来。
观念落后、时代的格格不入
合作探究
1.分析二诸葛、三仙姑、于小芹和小二黑的人物形象。
(2)三仙姑
在赵树理的笔下,三仙姑是个好逸恶劳、作风不正、自私冷漠、心理扭曲、喜爱装神弄鬼、诈人财物的人。
合作探究
2.二诸葛、三仙姑性格的异同及原因。
两人都具有封建思想,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想以家长身份主宰儿女婚姻;两人都封建迷信,阴阳八卦、黄道黑道,规矩颇多。
但两人也有不同。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迷信成了他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尺;三仙姑是虚假的迷信,迷信成了她欺骗别人、害人利己的法术。二诸葛既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三仙姑则是一个无情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不惜牺牲女儿的前程。
合作探究
2.二诸葛、三仙姑性格的异同及原因。
性格形成的原因
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都是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生活地位,导致了他们落后、愚昧、迷信又自私的性格特点。
合作探究
3.《小二黑结婚(节选)》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1)把人物放在斗争环境中刻画。如小二黑的光明正大、勇敢坚定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斗争场面表现的。
(2)通过行动写人。作者不是静止地写人,而是在人物的一系列活动中写人。如作者用“不宜栽种”的故事表现二诸葛的性格;用“米烂了”的故事来表现三仙姑的弄虚作假。
(3)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关系中。例如写三仙姑的“老来俏”就是通过一群妇女的围观议论来写的。
合作探究
4.《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
(1)在结构上,采用单线发展的手法。情节连贯,故事性强,结构严谨,首尾照应。作者按照民间习俗,老百姓爱听故事的习惯,善于把矛盾斗争,一环扣一环地集中起来,发展下去。分章分节的形式,集中地叙述人物和事件,既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又不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结局,对前面的人物有所交待,又首尾呼应,形成结构的严密。特别是结局的“大团圆”符合中国民间的喜剧欣赏习惯。戏剧性强,情节出现多次逆转。在人物塑造上,以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性格;在情节开展中,运用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
合作探究
4.《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
(2)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展现人物的心理。“不宜栽种”“恩典恩典”——二诸葛的迷信、迂腐。“米烂了”“看看仙姑”?——泼、赖。三仙姑去区里见区长的言、行、打扮这—细节。在语言运用方面这部小说真正做到了大众化(群众化、口语化)不但在人物对话上,而且在—般叙述的描写上,都是口语化的。
合作探究
4.《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
(3)人物的类型化。将主要人物分成三类,分别灌注了三种具有抽象理论特性的观念。
(4)山西的地方特色。语言的山西风味——对于三仙姑“下了霜的驴粪蛋”的比喻;给人物起诨号的手法。具有浓重的淳朴的地方风味,又幽默有趣。
合作探究
4.《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
(5)俗性与艺术性结合的语言,这种新评书体的语言也是别具一格的。不仅具有通俗性,也具有艺术性。在语言的运用上,《小二黑结婚》形成了一种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口语化的表达,平易风趣又富于生活气息,但仔细品读就会发现,在承载通俗性的同时也具有艺术性,表露出青年一代与老一代旧观念彻底决裂的崭新的面貌,这个结尾是一个希望的结尾。选词技巧是语言特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这部作品的别具一格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合作探究
4.《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
赵树理继承了中国炼字的传统,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方面也充分表现出了他对词语选用的重视。如此,将故事、人物等更加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对词语的选择和锤炼,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意义和形式,这两者中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只有意义表明确定,声音表达和谐才可以将词句之间的含义进行深刻的表达。
合作探究
4.《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
一方面,赵树理非常看重词语所承载的灵魂意义。他选用的词不得不让人佩服,通过这些词语,他不仅将人物情感、思想进行准确、生动的表达,而且也使得文字具有简洁、贴切、含蓄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从词语的声音上进行词语的选择,《小二黑结婚》这部小说结合了中国戏曲的风格,其在词语的选用上非常注重叠音。不仅有常见的AA式、ABB式,还有AABB和ABAB式等。如此众多的词的表现形式使得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情感得以生动的表达;同时,整部小说也在叠音的交织中具有一种口语化的节奏,展现了地方特色。
品读技巧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2020
品读技巧
朗读下面的语段,分析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
(1)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2)……说到他的漂亮,那不只在刘家峧有名,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到哪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
品读技巧
朗读下面的语段,分析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
(3)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4)区长道:“干什么?区公所是骂人的地方?”二诸葛不说话了。区长问:“你就是刘修德?”二诸葛答:“是!”问:“你给刘二黑收了个童养媳?”答:“是!”问:“今年几岁了?”答:“属猴的,十二岁了。”
品读技巧
朗读下面的语段,分析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
(5)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斗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三仙姑半辈没有脸红过,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恨不得一头碰死。
品读技巧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不管从叙述语言还是描写语言,赵树理都同样用极其群众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生动形象。所以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的一大特色是: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幽默而又充满乡土气息。
品读技巧
赵树理说:“说话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习惯,外国人有外国人的习惯。”“从群众的话海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再经过我们充分的加工,把我们的语言锻炼得要说什么就能恰如其分地把什么说清楚……”赵树理写小说多年,深知群众的语言最丰富,所以,在作品中,他尽量采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本文中的语言是农民所熟悉的,符合他们的日常对话习惯,具有通俗晓畅简洁生动、质朴明快、幽默风趣的特点。本文运用经过作者精心加工的群众的口头语言,使得小说充满了乡土气息。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小二黑和小芹在争取爱情、与一切落后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明朗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斗争的结果,推动了二诸葛、三仙姑的改造,更引发了刘家峧清算金旺兄弟恶霸劣迹的斗争。刘家峧的农民群众本来都敢怒不敢言,最后斗争金旺兄弟的会上,却你一宗他一宗,从晌午说到太阳落,一共说了五六十款,历数了金旺兴旺二人的罪恶,斗倒了横行乡里的恶霸。这样,《小二黑结婚》的主题意义就远远地超越了爱情的界限,而含有彻底地反恶霸、反封建意识的思想内容了。赵树理描绘的确实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英雄美人故事,而是借助于这个故事记载了1942年和1943年刘家峧农民翻身作主人的宏伟事业。
品读技巧
小说塑造了二诸葛、三仙姑两个落后农民和小二黑、小芹两个年轻进步农民的形象,通过这两对思想观念截然相反的农民的对照,揭示了当时农村中旧习俗的封建残余势力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束缚,以及新老两代人的意识冲突与变迁,说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同时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了解放区的重大变化。小说结构完整,情节跌宕,语言通俗,富于地方色彩,开创了中国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字音有误的一项(?
)
A.闭塞(sè)
晌午(xiǎng)
脸颊(jiá)
畜生(chù)
B.空白(kòng)
尸骸(hái)
荒冢(zhǒng)
罗睺(hóu)
C.颓唐(tuí)
蓬蒿(hāo)
悼念(dào)
诬告(wū)
D.荇藻(zhǎo)
绛紫(jiàng)
聆听(líng)
抵牾(wǔ)
B
课堂练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忌讳
砥砺
蜚然成章
顺水推舟
B.安然
说和
见风使舵
自鸣得意
C.烦燥
哕嗦
谨小慎微
横行霸道
D.首饰
糊涂
恩典恩典
前世姻掾
B
课堂练习
3.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钱:清朝制造的铜钱
恩典:给予恩惠。这是二诸葛尊敬区政府的干部,所以这样说
B.作践:摧残,糟踏
浮收粮:额外多收公粮
C.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莫名其妙:没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
D.横行霸道:形容仗势胡作非为
得意:称心如意,感到满意
A
课堂练习
4.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嫦娥一号”从设计到研制再到试验,都是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闭门造车完成的。
B.2010年南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抽签仪式结束了,中国队已经不容置喙地被分到了绝对的死亡之组。
C.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D.随着长江全面进入枯水期,长江流域重庆段近期已经显山露水,对通航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C
课堂练习
5.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二诸葛老婆已经不顾了命,自己先胆怯了几分,不敢恋战,吵闹了一会挣脱出来就走了。
B.区上早就说兴旺跟金旺两个人不是东西,已经把他两个人押起来了,还派助理员到咱村开大会调查他们横行霸道。
C.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
D.区长正伏在桌上写字,她低着头跪在地下,头上戴了满头银首饰,还以为是前两天跟婆婆生了气的那个年轻媳妇。
D
课堂练习
6.小说的最后,二诸葛不仅同意了小二黑和小芹的婚姻,还“见老婆都不信自己的阴阳,也就不好意思再到别人跟前卖弄他那一套了”,三仙姑也一改往日的表现——“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曳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赵树理给了《小二黑结婚》个圆满的结局,你如何评价这一结局?
观点一:结局安排妥当。二诸葛阻拦小二黑与小芹结婚,是因为他两“命相不对”,究其动机还是为了小二黑好;三仙姑要把小芹许给吴家,不顾女儿的幸福,她的动机是利己的。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是农民,他们与新政权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在新政权的改造下,他们吸取教训,是完全有可能转变的。
课堂练习
6.小说的最后,二诸葛不仅同意了小二黑和小芹的婚姻,还“见老婆都不信自己的阴阳,也就不好意思再到别人跟前卖弄他那一套了”,三仙姑也一改往日的表现——“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曳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赵树理给了《小二黑结婚》个圆满的结局,你如何评价这一结局?
观点二:结局过于圆满。二诸葛笃信阴阳八卦,抬手动脚都要论阴阳,他是真迷信;三仙姑装神弄鬼则是欺骗他人,害人害己,她是她是假迷信。二人在后来有了转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转变的速度有些太快了。几十年的思想、行为习惯是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被改变的。
作业布置
1.阅读《小二黑结婚》全文、《李有才板话》,并写成读书笔记。
2.小说中的二诸葛“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在当下,许多人盲目相信“星座”“占卜”等文化。对此你有何看法?
板书设计
二诸葛
相信“命相不对”
干涉儿子自由
收起八卦
三仙姑
强调“前世姻缘”
包办女儿婚姻
不再装神
小二黑、小芹喜结良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