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2.明确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
3.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通过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
【重点】
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难点】
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预习导入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和影响。
国力强盛的唐代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生活风貌?
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经济的繁荣(农业)
农业方面
1、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2、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3、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
4、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唐朝从贞观到天宝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使垦田面积增加了二百多万顷。
出示图片: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相关史事 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小组讨论:曲辕犁与长直辕犁的区别
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
曲辕犁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曲辕犁的优点:
1、使犁架变小变轻,可自由控制入土深浅。
2、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筒车是利用水力驱动的灌溉工具。水轮上所缚竹筒,低可舀水,高可泻水。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
节省人力,提高灌溉效率
模块一、经济的繁荣(手工业)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其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出示图片:
②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出示图片:
唐朝陶瓷器的三大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①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
②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
③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模块一、经济的繁荣(其他)
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小结:
模块一、经济的繁荣(商业)
史料一:
“条条青槐街,相去八九坊。”(唐人名句)
史料二:
长安城内两个市,各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史料三: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诗)
(1)唐都长安在城市布局上有哪些特点?
答案:① 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
② 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住宅区、商业区截然分开。其中“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坊”是住宅区,城市人口上百万。全城的街道还有排水设施;唐政府也很重视城市绿化。
相关史事 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朝商业繁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①第一个表现是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②第二个表现是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
③第三个表现是长安的地位,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信息归纳:
粮食充足人口增加
商业繁荣物价低廉
交通发达 行旅安全
模块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对西域的管理:
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开明的民族政: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3、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思考: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
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③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
④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4、文成公主入藏
7世纪前期青藏高原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唐太宗时年轻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松赞干布为了更好的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
松赞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
观看教学视频:步撵图
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吐蕃与唐朝关系和睦友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答案:1、内地的文化:如历法、绘画、书籍、书法、医 药
2、内地的生产技术: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建造房屋等
3、内地的优良品种:如茶叶、谷物、蔬菜种子
唐蕃和亲的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唐太宗“天可汗”: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各组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
在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妇女的社会活动表现有哪些?
出示图片
唐朝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思考:唐朝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强盛的国力、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和广泛的对外交流,为开放与包容社会风气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模块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光耀千古的诗坛
思考下面问题:
(1)唐玄宗时完善科举考试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唐诗繁荣的情况怎样?
(3)哪三位诗人的成就最突出?
答案:(1)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使唐朝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2)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仅《全唐诗》辑录的诗歌就有近5万首。
(3)
2、书法、绘画等艺术的发展
(1)书法:代表: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欧阳询
颜真卿的字刚柔结合而以丰筋为胜,笔力道劲,韧而富于弹性,结构端庄大气,点画之中具有内在功力,具有一种浑厚雄伟之美。(图片:颜氏家庙碑)
欧阳询的字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图片:九成宫醴泉铭)
(2)绘画: 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
①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②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3)当时的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
莫高窟位于今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随着佛教的兴盛,从4世纪到13世纪近千年的时间里,信徒们陆续开凿了1000多个洞窟,现有洞窟735个,塑造了大量造型精美的佛像,绘制了色彩绚丽的壁画,现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各种彩塑2400余尊,从各个方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商贸往来、民族交往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洞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也极为珍贵。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我国的三大石窟,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宝库。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