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送给天堂的孩子们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你们刚刚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在你们还没有完全听清楚老师念的第一个英语单词, 顷刻间房屋轰然倒塌,黑暗变成了你们全部的视野。 在这个美丽的五月,鲜花盛开的季节, 孩子呀,在你们如诗如画的花季, 你们走了,没有来得及叫一声爸爸妈妈。 还记得昨天吗---那是母亲节, 妈妈还收到你的短信祝福, 你向妈妈报告单元测验的优异成绩。 可是,晃然间便成了隔世。 刚强伟岸的父亲和柔慈爱的妈妈, 他们相互搀扶着, 跌跌撞撞来到学校,
————地震 诗歌————
在黑暗中他们颤抖着手, 用手电筒的微光依次照向一个个幼小的身躯, 在夜晚的冷风中, 你们没有长成的身体越发柔弱。 冰冷的水泥墙挤压在你们的头顶上, 鲜血染红了墙砖。 …… 孩子们,天堂走好!
……
————地震 绘画————
起来,起来,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心手相连 生死不离(版画)
情系灾区(水彩)
*
第22课 思想文化
————第22课 思想文化————
主要内容:
————第22课 思想文化————
一、爱国思想家:魏源和严复
二、现代杂文的开拓者:鲁迅
三、擅长画马的:徐悲鸿
四、优秀革命歌曲创作者:聂耳和冼星海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魏源
严复
林则徐
————第22课 思想文化————
一、魏源和严复
————第22课 思想文化————
【史实诊所】
1. 魏源和严复所处的时期相同;
2. 魏源的著作是<<四洲志>> ;
3. “师夷长技以自强” 是魏源编写本书的目的
4. 严复的著作 是<<天演论>>;
5.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自强保种”是<<天演论>>中提倡的观点。
一、魏源和严复
姓名 历史背景 作品 目的(主张)
魏源
严复
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
译著《天演论》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介绍进化论,“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后胜于今”的
思想,推动维新运动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家
————第22课 思想文化————
————第22课 思想文化————
【史实诊所】
1. 魏源和严复所处的时期相同;
2. 魏源的著作是<<四洲志>> ;
3. “师夷长技以自强” 是魏源编写本书的目的
4. 严复的著作 是<<天演论>>;
5.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自强保种”是<<天演论>>中提倡的观点。
一、魏源和严复
一个是鸦片战争时期一个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译述《天演论》
*
1.鲁迅生平
1881~1936年,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21岁赴日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改变国民精神 。做过老师,新文化运动时期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2.主要作品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坟》 、《朝花夕拾》
————第22课 思想文化————
二、鲁迅
————第22课 思想文化————
二、鲁迅
你知道鲁迅笔下哪些人物形象?
孔乙己
阿Q
华老栓
闰土
祥林嫂
豆腐西施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
——题记
自 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二、鲁迅
鲁迅
————第22课 思想文化————
三、徐悲鸿
————第22课 思想文化————
徐悲鸿(1895-1953),是我国现代杰出、
著名的画家、教育家、现代绘画艺术大师,
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
画法研究会导师,翌年赴巴黎留学,
擅长画马,
创作作品有中西结合的独特风格
徐悲鸿作品展
徐悲鸿作品
请思考:
《愚公移山》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徐悲鸿
————第22课 思想文化————
四、聂耳和冼星海
他是天才的音乐家,
又是革命者。恰恰因为后者,才能出现前者辉煌
郭沫若书题“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碑和墓志铭写到:
聂耳同志,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声鼙(pí)鼓也。
————第22课 思想文化————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吼声! 1
————第22课 思想文化————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
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
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第22课 思想文化————
哼呀咳嗬咳!(咳嗬咳) 哼呀咳嗬咳!(嗬咳哼) 大家一齐流血汗!(嗬嗬咳) 为了活命, 哪管日晒筋骨酸!(嗬咳哼) 合力拉绳莫偷懒,(嗬嗬咳) 团结一心, 不怕铁滚重如山.(嗬咳哼) 大家努力,一齐向前! 大家努力,一齐向前! 压平路上的崎岖, 碾碎前面的艰难! 我们好比上火线, 没有退后只向前! 大家努力!一齐作战! 大家努力!一齐作战! 背起重担朝前走, 自由大路快筑完. 哼呀咳嗬咳!(咳嗬咳) 哼呀嗬咳哼!(嗬咳哼) 哼呀咳嗬咳!(咳嗬咳) 哼呀嗬咳哼!
大路歌
————第22课 思想文化————
主要作品:
《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
《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
《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
《反攻》
————第22课 思想文化————
四、聂耳和冼星海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
————第22课 思想文化————
请同学们谈谈, 听了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第22课 思想文化————
四、聂耳和冼星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类别 代表
人物 思想主张或代表作品 影响
思想 魏源 地主阶段改革派思想家 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 对打破闭关锁国的思想束缚,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世界有重要作用
严复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天演论》 对当时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后来的民主革命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文学 鲁迅 革命文学家 小说《狂人日记》、《药》等
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等 小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杂文体现了与反动势力强烈的战斗精神
绘画 徐悲鸿 杰出画家 国画《奔马》、《愚公移山》
油画《田横五百士》 使中国绘画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倡导了一种积极进步的精神
音乐 聂耳 无产阶级音乐先驱 《大路歌》、《毕业歌》、
《义勇军进行曲》 起到了激励国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作用
冼星海 人民音乐家 《黄河大合唱》
1.近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 ]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康有为
课后练习
2.《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
A.田汉 B.冼星海
C.聂耳 D.徐悲鸿
C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22课 思想文化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了解严复的观点和译述的《天演论》,了解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知道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近代艺术家的特点和成果,以及他们的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对魏源、严复的思想背景目的、内容、作用影响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归类和认识比较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对徐悲鸿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这一时代特征对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批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怀着爱国热情,积极吸收中西优秀文化成果,努力反映社会现实,勇于探索,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变,而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报国情怀和创新意识,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重点难点]
一、重点: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鲁迅作品的时代精神。
二、难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维新变法运动所作的贡献。
[教学方法] 讲述、谈话、讨论、演示、读书指导等多法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课件上的关于地震时期诗、歌曲、美术作品。老师指出在地震时期,我们的艺术家们用各种形式表现出了对地震灾情的关心,也正是他们的大力宣传和倡导,用他们的作品来使更多的人铭记灾难,帮助灾区。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艺术家们都在用他们的形式来表达爱国之情。中国近代史上的艺术家们也是如此,我们初中二年级上册学习了中国百年战争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屈辱史,我们的先进的艺术家们、思想家们又是用怎样的形式来进行斗争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二课《思想文化》。
[教学过程]
学生预习,请学生总观全文,说出本课主要学习那些人物。
【多媒体】显示本课的主要内容
1、 魏源和严复
(学生读课文,完成史实诊所)
【多媒体】显示本课的“史实诊所”
1、 魏源
【师】对魏源和严复进行对比,然后分别介绍二位思想家。
(请学生在书上找出《海国图志》的内容、目的、主张)
【师】重点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行分析。
1、 严复
【师】《天演论》在当时的中国,宣传维新变法,开阔人们眼界,严复的思想具有启蒙性意义,是爱国的、进步的。
总结:魏源和严复都宣传西学,主张改革,提出为什么要向西方学习,是因当时的先进文化在西方,引出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在介绍了两位思想家后,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我们的老熟人,他是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塑造出了孔乙己等形象的鲁迅。
1、 鲁迅
【多媒体】显示鲁迅的图片及其简介
说明当时的社会情况是: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外患严重,科技和教育发展缓慢,反侵略反专制独裁的革命斗争不断。
(学生回忆他们了解的鲁迅塑造的人物及这些人物的特点)
列举:阿Q、华老栓、闰土在封建礼教的教育下变得麻木。孔乙己被封建科举制度影响下的不幸,祥林嫂悲剧是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迫害劳动妇女的有力控诉。
(学生齐读《自嘲》,感受鲁迅的爱国思想。)
过渡:鲁迅希望通过文章唤醒麻木人民的愚昧,接下来为同学们介绍一位通过绘画作品来激励国人的画家——徐悲鸿
1、 徐悲鸿
【多媒体】显示中国画和西洋画,
介绍二者的区别,说出徐悲鸿作品的特点就是中西结合的独特风格,
【多媒体】显示徐悲鸿图片及简介欣赏其的作品。
(请学生理解其画中的精神境界和思想世界)
〈愚公移山图〉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徐悲鸿用他的画笔在激励这国人,而接下来的这两位则用声音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日救亡运动。
1、 聂耳和冼星海
【多媒体】显示聂耳及其生平,欣赏主要作品,鼓励学生一起唱,感受革命氛围。
欣赏近代聂耳和冼星海及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小结】:在近代历史中,我们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作品鼓舞了中国人,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唤起了人民的觉醒,为后世留下了经典之作。
【课堂巩固】见多媒体显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