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华附汕尾学校:郭细林
三司
布政司
都指挥司
按察司
行政
军政
监察
中央加强地方管理:废行省设 “三司”
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材料: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请问:为何“我朝罢相”?
废丞相原因:
结果: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相权过大,妨碍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元朝时丞相权限太大,操纵皇帝废立。(历史原因)
探究思考:
请你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废除丞相,有利于加强皇权,防止权臣专权,加强对国家的管理。
废除丞相,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乱政。
内阁
创立的原因
形成与发展
性质
皇帝的内侍机构
影响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扩张君权,巩固统治
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全盛
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军 机 处
内 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 书 房
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皇权受到限制
皇权有所扩大
社会背景:
雍正帝设军机处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清:
政治措施:
明:
明太祖废宰相
明成祖立内阁
康熙帝设南书房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
材料一:(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梁章钜 《枢桓记略》
材料二:诸王大臣会议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 谈迁《北游记·纪闻·国议》
阅读下列材料: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