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内容
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第3节
人体免疫
一.本节重要概念及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两个较为重要的上位概念和四个次级概念:
1.重要概念
(1)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排斥和破坏“非己”成分,以维持
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2)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能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
2.次级概念
(1)皮肤和黏膜对病原体具有屏障作用。
(2)白细胞能吞噬并破坏病原体
(3)人体受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能产生破坏该抗原的蛋白质(抗体),清除病原体。
(4)免疫还能将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损伤的、或异常的细胞视为“非己”成分,随时识别
并清除。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3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预防传染病”后,认识到我们生活的空间有许多病原体,一个人要健康地生活就必须懂得一些免疫知识,学习本节课可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免疫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到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到如何健康地生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血液”、“皮肤与汗液分泌”、“预防传染病”等知识,具备了相关的生理基础知识,为学习免疫奠定了知识基础。教材中以“水痘”为例介绍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不过很多学生对“水痘”这一疾病并不了解。本节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和能力还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实例、模型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学生从感知概念到理解概念。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兔疫
。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尝试在问题引领下,对图文资料进行分析说明、比较归纳,发展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模型分析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原理,利用概念图梳理本节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如保护皮肤和黏膜,积极锻炼,保持良好心情,积极参与预防接种等,进而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社会责任。
2.根据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原理,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感受国家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与抗体的区别
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直观演示、模型建构、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抛出话题“你知道你的手上有多少细菌吗?”,接着公布相关数据,然后质疑: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我们可以健康地生活?
各抒已见
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
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提供的阅读提纲认真阅读教材P1113—114页的内容,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划出关键句,圈出关键字,教师巡视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并做好标记
通过自主阅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涉及的概念,同时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抛出生活问题:为什么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无菌病房?
2.展示皮肤结构的图片,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皮肤结构特点进而归纳出皮肤对病原体的屏障作用。
3.追问:皮肤没有完全覆盖的地方,如呼吸道、消化道又是如何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4.引导回顾黏膜特点,播放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动画。
5.引导总结皮肤和黏膜是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6.进一步追问:当顽强的病原体突破了我们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的身体又将如何抵抗呢?
7.播放白细胞穿出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的动画,总结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8.鼓励学生分析“为什么受伤的哺乳动物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补充人体的一些杀菌物质。
9.
引导总结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10.组织学生归纳总结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的共性特点:先天就有,不是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而是对多数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1.提问:人体免疫都是针对多数病原体起作用吗?
12.组织学生讨论:
(1))患过水痘的人为什么不会再患?
(2)引起水痘的水痘病毒是抗原还是抗体?
(3)患过水痘的人可以抵抗水痘病毒,是否可以抵抗流感病毒?
13.补充说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14.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区别抗原和抗体。
15.借助模型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抗体的产生和特点,理解抗原与抗体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16.提问:根据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原理,人类能否采取一定的措施主动获得免疫功能?引出计划免疫。
17.简单介绍我国目前计划免疫的疫苗种类。
18.引导学生结合注射疫苗的经历分析计划免疫的意义。
1.结合生活经历,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2、认真观察图片、动画,明确人体各防线所起的作用;
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比较、总结归纳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4.结合自身注射疫苗的经历,回忆注射过哪些疫苗,分别是预防哪些传染病,分析注射疫苗的原因。
1.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通过问题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2.同时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动画等形式,为学生学习提供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免疫的防御功能如何实现,进而落实本节的重要概念。
3.授课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分析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4.利用小组合作开展讨论,引导学生用集体的智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5.借助模型分析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借助模型建构概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突破本节易混概念,同时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能力。
6.让学生感受国家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免疫
的
功能
1.提问:人体的三道防线实现了什么功能?
2.通过类比法,把免疫系统比作国家军队,总结出免疫的三大功能,并引导学生形成本节的重要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破坏和排斥“非己”成分,以维护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3.补充免疫功能异常的实例,如过敏、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指导学生要辩证看待免疫功能。
思考
观察
分析
交流
提高归纳总结能力,落实重要概念
总结
指导学生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梳理本节概念
完善概念图
通过概念图串联本节的生物学术语,帮助学生理清术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对概念
的认识,落实理性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
达标检测
督促完成课堂精练
完成课堂精练
巩固知识
布置作业
完成校本作业
板书设计:
第3节
人体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