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溶液基础
知识点一: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
、
的
物。
1.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溶液各处密度相等
①
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②
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③混合物:溶液一定是
物。
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是
色,FeCl3是
色,KMnO4是
色。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
①溶质:被
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
体、气体
②.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
体,其中,水(H2O)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
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
体叫溶剂,
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
的一种叫溶剂,量
的一种叫溶质;
两种溶液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
称为溶剂。
汽油、酒精、氯仿、香蕉水也是常用的溶剂,如
能溶解油脂,
能溶解碘等等。
命名:溶质溶剂溶液
硫酸铜溶液:
溶质
,溶剂
;石灰水:
溶质
,溶剂
;
生理盐水:
溶质
,溶剂
;碘酒:
溶质
,溶剂
;
3.溶液的质量、体积关系
溶液质量等于溶
质量与溶
质量之和,
但溶液的
不一定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分子间有
)
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反应比较快:在溶液中反应物接触的更充分,反应的速率快。
知识点二:物质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
1.物质的溶解: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发生两个过程:扩散、水合;
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溶质的分子(离子)向水中扩散,
热量
溶质的分子(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离子),
热量
2.物质溶解温度升高: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
、
溶于水。
物质溶解温度降低: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溶解。
大多数物质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溶解。
酸、碱、盐等物质溶于水时,以
形式扩散;蔗糖、酒精等有机物溶于水时,一般以
形式扩散。
知识点三: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不
、不
,静置后分层。
2.乳化现象:在乳浊液中加入
剂以后,形成的乳浊液能够均匀、稳定地存在而不分层的现象。
乳化并没有形成溶液,只是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
3.乳化剂:乳浊液的稳定剂,一类表面活性剂,阻止小液体相互凝结。
洗涤剂能把植物油分散成无数小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起
作用。
去油污的方法:①加
剂,使大的油珠分解成细小液滴随水流走
②加能够溶解油污的溶剂(
),形成溶液。
1.(2020·山东临沂)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白酒
B.蒸馏水
C.医用酒精
D.生理盐水
2.(2020·辽宁本溪辽阳葫芦岛)将水加入到盛有少量下列物质的试管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醋酸
C.食盐
D.蔗糖
3.(2020·山东德州)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酒精
C.花生油
D.泥土
4.(2020·湖北荆州)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C.催化剂MnO2能加快KClO3分解速率——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5.(2020·湖北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硬水易产生水垢
B.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在“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里的色素和异味
C.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是净水程度较高的操作
D.乳化是使植物油溶解在水中
(2020·江苏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
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D.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
教师版
知识点一: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
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
均一
、
稳定
的
混合
物。
1.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溶液各处密度相等
①
均一
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②
稳定
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③混合物:溶液一定是
混合
物。
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是
蓝色,FeCl3是
黄色,KMnO4是
红
色。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
①溶质:被
溶解
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
液
体、气体
②.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
体,其中,水(H2O)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
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
液
体叫溶剂,
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
多
的一种叫溶剂,量
少
的一种叫溶质;
两种溶液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
水
称为溶剂。
汽油、酒精、氯仿、香蕉水也是常用的溶剂,如
汽油
能溶解油脂,
酒精
能溶解碘等等。
命名:溶质溶剂溶液
硫酸铜溶液:
溶质
CuSO4
,溶剂
H2O
;石灰水:
溶质
Ca(OH)2
,溶剂
H2O
;
生理盐水:
溶质
NaCl
,溶剂
H2O
;碘酒:
溶质
I2
,溶剂
C2H5OH
;
3.溶液的质量、体积关系
溶液质量等于溶
质
质量与溶
剂
质量之和,
但溶液的
体积
不一定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分子间有
间隔
)
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反应比较快:在溶液中反应物接触的更充分,反应的速率快。
知识点二:物质溶解时吸热放热现象
1.物质的溶解: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发生两个过程:扩散、水合;
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溶质的分子(离子)向水中扩散,
吸收
热量
溶质的分子(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离子),
放出
热量
2.物质溶解温度升高: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
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NaOH
、浓H2SO4、CaO
溶于水。
物质溶解温度降低: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
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NH4NO3
溶解。
大多数物质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NaCl
溶解。
酸、碱、盐等物质溶于水时,以离子形式扩散;蔗糖、酒精等有机物溶于水时,一般以分子形式扩散。
知识点三: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不
均一
、不
稳定
,静置后分层。
2.乳化现象:在乳浊液中加入
乳化
剂以后,形成的乳浊液能够均匀、稳定地存在而不分层的现象。
乳化并没有形成溶液,只是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
3.乳化剂:乳浊液的稳定剂,一类表面活性剂,阻止小液体相互凝结。
洗涤剂能把植物油分散成无数小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起
乳化
作用。
去油污的方法:①加
乳化
剂,使大的油珠分解成细小液滴随水流走
②加能够溶解油污的溶剂(
汽油
),形成溶液。
1.(2020·山东临沂)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B
)
A.白酒
B.蒸馏水
C.医用酒精
D.生理盐水
2.(2020·辽宁本溪辽阳葫芦岛)将水加入到盛有少量下列物质的试管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A.面粉
B.醋酸
C.食盐
D.蔗糖
3.(2020·山东德州)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B
)
A.面粉
B.酒精
C.花生油
D.泥土
4.(2020·湖北荆州)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B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C.催化剂MnO2能加快KClO3分解速率——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5.(2020·湖北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硬水易产生水垢
B.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在“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里的色素和异味
C.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是净水程度较高的操作
D.乳化是使植物油溶解在水中
(2020·江苏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
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D.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