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囚綠記
陸蠡
绿色往往让人联想到无限生机,因为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的颜色,也是文人墨客青睐和歌咏的颜色。
导入
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动宾结构短语概括。
整体把握
恋绿(5~7)
囚绿(8~12)
释绿(13)
怀绿(14)
遇绿(1~4)
文章以绿为线索,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由“遇绿、爱绿、囚绿”到“释绿、怀绿”,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深爱。
行文思路
爱绿部分那些句子能够体现作者对“绿”的喜爱?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叶视同至宝。
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绿”的强烈喜爱。
文本解讀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穿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将自己对“绿”的喜爱与沙漠者看到绿洲,航海家看到希望作类比,表达“绿”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穿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通过对绿的细致观察和描写,表现“我”对绿逐层加深的迫切和炽热的喜爱。
找出这一部分具体描写常春藤的语句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外边长得更快。
它的尖端总炒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蓬勃而有生命力
“绿”的特点
始终向着阳光生长
柔弱
找出“囚绿”部分体现“我”感情变化线索的语句。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第8段)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第9段)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枝梧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第10段)
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第11段)
我计算这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第12段)
喜悦、满足
爱恋
不快
爱
恼怒
主人公的感情变化
“我”为什么要“囚绿”
?
①“我”深深地爱着绿,难以抑制对“绿”的炽热的爱,想通过“囚绿”把“绿”据为己有。
②“我”在社会中是孤独、苦闷、压抑的,迫切地希望与“绿”成为朋友,通过与“绿”的交流排遣内心的郁闷,并从
“绿”这里得到心灵的慰藉。但当“我”把绿牵进房间之后,才发现“我”得到它的形得不到它的“神”,“我”的孤独、郁闷最终得不到派遣,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出于恼怒,“我”把“绿”囚禁起来。
自读第13段,请找出能够体现“我”感情变化的词句。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体现我对“绿”的_____之情。
崇敬
文中第10和第14段两次出现“绿友”这个词,但第10段的“绿友”加了引号,而第14段没有,为什么呢?
“我”最终意识到:直到开释了它之后,我才能真正地尊重它,把它当朋友。
请探讨一下文章的深刻内涵。
合作探究
“常春藤”的特点与象征意义
蓬勃
向阳
固执
生命、希望
追求光明
、自由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象征手法
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按:指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
1、“绿”象征着生命力、追求自由和光明、坚贞不屈的精神。而这些也是“我”所努力追求的。“绿”其实是作者的自况。
2、从“我”对绿的内疚中可以看到“我”的善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人性的光辉,对待任何人任何事都应该心存绿色,充满阳光。
3“我”爱绿、囚绿可以看出“我”的苦闷、压抑,从侧面也看出了爱国青年处境的艰难,社会的动荡。
謝謝
“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睡熟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到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