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2-23 10: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灭火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这一原理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C.
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D.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2.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
B.
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
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D.
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
3.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蓄电池放电
B.水力发电
C.内燃机做功冲程
D.火箭点火升空
4.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
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
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5.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元素
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
C.
沼气是一种优良的气体化石燃料
D.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
6.2015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为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 
B.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C.
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
可燃物燃烧的同时一定还会发生爆炸
7.2015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以下做法不符合主题的是(

A.
提倡使用私家车
B.
使用太阳能路灯照明
C.
绿化先行,富美漳州
D.
拆除九龙江两岸养殖场
8.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
石油是“清洁燃料”
C.
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
D.
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
9.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
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
C.
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
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10.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
清除可燃物
C.
隔绝空气
D.
防止食用油溅出
11.下列标志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A.
A
B.
B
C.
C
D.
D
12.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13.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
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
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
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14.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C.
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
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15.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原理解释均正确的是(  )
A.
在煤中掺入适量生石灰再燃烧可以减少SO2气体的排放
B.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2.5和CO2等
C.
电池可分为一次电池、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只能使用两次
D.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的乳化功能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使用和汽车制造技术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1)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氢化镁(化学式:MgH2)固体可作为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时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是      。
17.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__。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上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代号)。
18.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填序号)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
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D.获得氢气成本低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了空气;
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会吸收热量,使纸箱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是设置隔离带;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隔绝空气。
2.【答案】B
【解析】A、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此项正确;B、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酸、碱、盐、有毒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可使农作物被污染,不能用于浇灌农田。此项不正确;C、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此项正确;D、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可将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隔离,从而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此项正确。所以应选B项。
3.【答案】B
【解析】蓄电池放电是由化学能变成电能,包含化学变化,水力发电是由水的势能转化成动能,推动发电机发电,没有化学变化,内燃机做功冲程是在内燃机中汽油或柴油燃烧做功,火箭点火升空是高能燃料推动火箭升空。
4.【答案】B
【解析】A、粮食发酵会产生乙醇,所以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说法正确;
B、化石燃料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
C、“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C说法正确;
D、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所以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D说法正确。
5.【答案】D
【解析】A.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硅是非金属元素,错误;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沼气不属于化石燃料,错误;D.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析】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B.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正确;
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并且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二者缺一不可,故错误;
D.要发生爆炸需要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发生爆炸,故错误。
7.【答案】A
【解析】所谓的绿色生活,就是指消耗较少的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或者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植树造林、利用太阳能、拆除养殖场,都符合绿色生活的标准。提倡使用私家车会增加含碳燃烧的使用量,不低碳、不绿色,A错误。
8.【答案】C
【解析】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储存量已越来越少,所以A错误;
B、目前的大气污染基本都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所以石油不是清洁能源;
C、石油是一种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正确;
D、石油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例如塑料等制品原材料都来源于石油,错误。
9.【答案】D
【解析】A.煤、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A错误;B.由图可知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90%,B错误;C.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空气污染,应减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提高新能源的使用,C错误;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D正确。
10.【答案】C
【解析】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主要是与外界的空气隔绝。
11.【答案】A
【解析】A是回收标志;B是节水标志;C是禁止烟火;D是节能标志。
12.【答案】D
【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浇水,汽油也会在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13.【答案】A
【解析】A.芦苇着火,可以用沙子、土、水来灭火,故错误;
B.芦苇属于可燃物,要在仓库外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故正确;
C.可燃物与其他建筑之间要留出隔离带,故正确;
D.为了在发生火情时能及时灭火,所以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故正确。
14.【答案】A
【解析】A、该反应可以表示为2CO+2NO=2CO2+N2,反应前没有单质,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A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两个N原子,构成了单质N2,故B正确;C、反应前为4分子,反应后为3分子,所以分子总数减少,故C正确;D、尾气中的CO和NO是有毒的,反应后的CO2和N2是无毒无害的,故D正确。此题选A。
15.【答案】A
【解析】A、在煤中掺入适量生石灰再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与生石灰反应,从而减少SO2气体的排放,故A正确;
B、大气污染物除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2.5和CO2以外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故B错误;
C、二次电池是充电电池,可连续充电多次使用,故C错误;
D、汽油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但不具有乳化功能,故D错误。故选:A。
16.【答案】(1)CH4+2O2CO2+2H2O
(2)MgH2+H2O=Mg(OH)2+H2↑
,携带方便,使用安全
【解析】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⑵氢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由于氢化镁是固体,相对于气体氢气来说,具有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安全。
17.【答案】(1)可燃物
(2)降低温度
(3)
①不合理
②N
M
【解析】(1)鞋、纸箱等物品是易燃物,(2)用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3)
①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着火点与物质的熔沸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结论不合理。②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由表可知,能达到着火点的物质是M和N
18.【答案】(1)天然气
(2)2H2+
O22H2O
化合反应
C
【解析】(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2)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液氢和液氧,条件为燃烧,所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液氢和液氧反应会生成水,所以应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