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相梁》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说教材】
《惠子相梁》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文章不足200字,却在简短中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可以由此折射出庄子的道家思想的主张。《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读后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知识与能力目标 :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 :
以“读”为主线,按“通读——朗诵——诵读”层进推进课堂进程,在教学中“以生为本”,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3)、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预设)
教学难点
(1).理解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说教法、学法】
1、教会学生积累。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说教学程序】
一、导语设计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沦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庄子》汪洋恣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其实课的开始,老师的“情感”最重要。一组有关诸子散文的排比句作为导语,可以做到导入自然、得体、巧妙!很快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营造了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为下面的“对话”作了很好的渲染和铺垫!)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作者简介及《庄子》介绍:
四、初读课文:
1、欣赏音频朗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
2、自读课文,并检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多媒体显示课文参考译文。要求学生与自己的译文对照,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思考译错的原因。
这样做是为了突出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反复地多层次地“读”了,学生才会有自然的理解、自然的品味、自然的感悟。“学生自主”的理念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设计和长久的落实中。)
(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可以真正实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深刻领悟了文本内涵,而且在“对话”中又让文本价值得到了提升、拓展、升华。学生在这种思辨的对话中,思维可以碰撞出个性化的火花!)
五、学习《惠子相梁》
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故事,是围绕什么产生的?这个问题很浅显,学生回答出来很容易,接着思考他们对待国相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惠子是怎么做的?当学生答出“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后,接着提问:面对这种情况庄子是怎么样做的呢?屏幕出示: 庄子往见之 面对惠子的步步紧逼,庄子表现的是淡定从容。正所谓小人长戚戚,君子坦荡荡——庄子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方地来到惠子面前,给他讲了一个小小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两种动物,一种就是鹓鶵,
鹓鶵是一种什么鸟?拓展一些有关鹓鶵的知识:华表不闻仙鹤语,梧桐引得凤凰来——杨维桢(元末明初)
凤凰涅槃 (凤凰自知大限将到,会集梧桐枝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其羽更丰,其声更清,其神更髓。)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谚语
接着讲到鹓鶵的习性: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补充有关练实的知识“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从这些内容看,要想吃到练实容易不容易,这说明鹓鶵很高贵 。
接着来说另一种鸟——鸱
屏幕 清代刘凤苞——:一吓字,且拒且护,如见其状,如闻其声
一直到这儿,惠子才明白庄子讲故事的用意,在这个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chī)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也就是说视相国如腐鼠 好我们再来看刚才那幅图有人视相国如……有人攀附……庄子却——所以相国一面镜子,折射出芸芸众生相,学了这篇文章你会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评价文中的两个人物?
课件出示:惠子: 醉心于功名利禄 薄情寡义
庄子: 清高自守 机智幽默
在这个环节,让各小组讨论,思考出答案。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探讨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在学生回答结束以后,及时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六、积累
《庄子》有许多寓言已演化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成语都出自《庄子》:
强聒不舍 栩栩如生 盗亦有道 沉鱼落雁 游刃有余 对牛弹琴
迎刃而解 得心应手 朝三暮四 夜以继日 君子之交淡若水 小巫见大巫
七、拓展训练
古代文人中,有许多人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在其作品中表达了淡泊名利的志向,请默写1—2句这样的句子。
设计这一环节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丰富课程内容,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拓展训练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说板书: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我的板书就努力体现这些。
庄子:清高自守 机智幽默
国相 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 薄情寡义
或: 趋炎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