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齐白石
(1864-1957)
生平简介
生活轶事
艺术特色
作品行情
生平简介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93岁。他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出身贫寒,做过农活,曾居住于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1877年,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次年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曾习古人真迹,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他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
生活轶事
1870年
(清同治九年)庚午6岁居家。农历一月十五日后,始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蒙馆设在离家三里路的枫林亭王爷殿。白石天资聪颖,在蒙馆读《四言杂字》、《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一读便熟。对《千家诗》尤觉有味。花朝节(农历二月十五日)过后,始用毛笔描红。《白石自状略》云:“性喜画。以习字之纸裁半张画渔翁起。外王父(周雨若)常责之,犹不能已。”是年秋,辍学。1872年
(清同治十一年)壬申
8岁在家做杂活,并开始上山砍柴。1873年
(清同治十二年)癸酉
9岁是年齐家租种十几亩田,与人合养了一头牛。齐白石常一边牧牛,一边砍柴、拾粪,还一边温习旧读的功课。有时只顾读书,竟忘了砍柴。《白石自状略》曾记:“一日王母曰:‘今既力能砍柴为炊,汝只管写字。俗语云,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明朝无米,吾孙奈何?惜汝生来时走错了人家。’”此后,齐白石上山总是先把书挂在牛角上,拾满了粪,砍足了柴,再读书。有不懂处,便在下山时绕道外祖父家请教。就这样读完了大半部《论语》。
艺术特色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
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齐白石80岁之后,画虾技术颇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
他专长画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
作品行情
齐白石一生创作勤奋,作画极多,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创作多得惊人,好得出奇,
仅1953年一年,其大小作品就有600多幅。
1922年,陈师曾把
齐白石的画介绍到东京,参加中日联合会绘画展览会,结果大受欢迎,全部以高价卖出,但当时在国内的画作价却很低。
20年代,齐白石得到徐悲鸿的提携,作品逐渐被收藏家所认识,价格稳步提高。
现在,国内一级市场已难见到齐白石作品进行公开出售,书画商店见到他的真迹自会以高价收购,而标价出售则极少能见到。
在香港和纽约市场,每年固定拍卖齐白石作品,他是作品被拍卖最多的现代画家。在法国“艺术价格”网站日前揭晓的2009年全球艺术品销售排行榜中,齐白石作品则以超过7000万美元的销售额排行第三。
齐白
石印
春风初香图、梅花小鸟图
黛玉葬花
菊花蜻蜓
君高千岁
柳牛图
墨蟹图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三鱼图(共5张PPT)
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草虾图>是齐白石雅俗共赏的典型作品,即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大自然描绘,又有文人雅士雅集的余韵狎戏.<草虾图>作于1923年,齐白石六十一岁.是年齐白石连进两孙一子,既孙秉声,秉公.第五子良已.年末又喜迁新居,从三道栅栏搬到劈柴胡同,也就是现在的赵登禹路.可见这一年齐白石在京华的生活可谓喜事连连,心情颇佳.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画家写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
虾鸟
虾鱼
虾趣
群虾
1
沙是公牛岛
缩
同蹤渾
曾缔
子
手推篮汝便
指事一
先少
長
有
母北
情
NIKON
D80
(50mm
F1.
4)F4.0
1/60s
Is0200
NIKON
D80
5
四蘭花碧蛾(草蟲册頁之三)一九二四年
縱三三·五厘米横三四厘米
六五
蘆雁約二十年代初期縱三O五厘米横四七厘米
丰者
危盛衤
逢
七内状然
我
均
DSC-H55
F3
5
1/303
时牌
家原删
解多
之舀/余
八三蘆草游蝦(花鳥蟲魚册頁之十二)一九二四年縱二二·五厘米横三三·五厘米
店子鸥考虎密自石
生半生
6类幻享
www.cn(共8张PPT)
国画的用笔用墨
国画的用笔用墨
用笔、用墨、用水三者是国画中密不可分的要素和手段,三者的运用、结合、变化,能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历来就有“水墨丹青”、“墨分五色”、“用墨之妙,全在用水”等等说法。
一、国画用笔
1. 笔的种类
硬毫笔:如狼毫、兔毫、鼠须、石獾等,其刚性劲健、有弹性、吸水少,多用于勾线(兰、竹、叶筋、山石等)。
软毫笔:由羊毫制成如:白云、提斗等,吸水多、柔软,多用于画花、叶、渲染、烘云等。
兼毫笔:兼有上二种性能,可据需应用。
国画的用笔用墨
一、国画用笔
2. 运笔
中锋:笔锋于线的中间,垂直运笔,线条坚挺厚重。
侧锋:笔锋偏向一边,笔肚着纸,线条有深淡变化。
逆锋:逆向运笔,线条苍劲,多用于画枯藤、老杆、山石等。
露锋:笔毫外露,线条轻巧、流畅。
藏锋:运笔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线条浑厚、圆润。
国画的用笔用墨
二、国画用墨
1. 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指的是墨与水的比例、水的多少。
2. 墨法
积墨法:上好的墨待干后再上一次墨,可积多次,多用于画山水。
破墨法:墨未干再上深(或淡)墨,有“深破淡”、“淡破深”二种,使之有层次感、丰富感。
国画的用笔用墨
二、国画用墨
2. 墨法
蘸墨法:用笔蘸淡(浓)墨再在笔端蘸浓(淡或水)墨,画成点、线、面,呈不同的效果。
泼墨法:用大笔大片润泽物象,让浓淡墨色自然流淌、融合,形成淋漓、酣畅的效果。
国画的用笔用墨
基本画法:
一、青菜画法
先用淡墨用勾线法画出菜梗(约3瓣);
以藤黄和花青调和成绿色,用羊毫笔蘸足淡绿色,笔端蘸深绿色画叶片;
待将干时用狼毫笔蘸墨画菜筋和菜根;
待干后用淡绿色添画菜梗。
国画的用笔用墨
基本画法:
二、辣椒画法
用兼毫笔蘸大红,笔尖蘸曙红;
从辣椒尖起画二笔,呈辣椒形(尖细根粗);
待基本干时,用狼毫笔蘸墨添辣椒蒂和柄。
国画的用笔用墨(共8张PPT)
介初易
十
二自尸老人(共9张PPT)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寿康,汉族,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擅长画马。他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徐悲鸿
徐悲鸿和《马》
双
马
天马行空
扬
蹄
奔
腾
不用扬鞭自奋蹄
飞
马
单
马
六
骏
图
八
骏
图
三
骏
图
ML
y
居
43/
或
弓
向女曼
t
试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