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1亿张纸有多高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7月第1版
2020年7月第7次印刷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对“1亿张纸有多高”的猜想与推算,加强对大数的直观感受,进一步认识大数,发展数感。
2.经历“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具体实施-回顾反思”的全过程,应用“部分推算整体”去解决问题,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经历“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具体实施-回顾反思”的全过程,应用“部分推算整体”去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设计比较合理的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
分钟
一、
谈话引入,明确问题。
1.谈话引入
我们认识了比1万大的数,还认识了1亿,以及比1亿更大的数。看,有几名同学正在讨论1亿张纸可能有多高的问题,他们是怎么猜的?(出示主题图)
预设:一人高,几十米甚至上百米,100层楼高……
2.明确问题
今天,我们就以1亿张A4纸为例,研究一下“1亿张纸有多高”的问题。(出示课题)
6
分钟
二、
全班交流,制定方案。
1.梳理思路
(1)提问:1亿张A4纸到底有多高?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1:由1张A4纸推算1亿张A4纸的高度。
预设2:由10张或100张A4纸推算1亿张A4纸的高度。
预设3:测量出1厘米有多少张A4纸,再推算出1亿张A4纸的高度。
评价:这些方法看似不同,但都是借助一小部分纸的高度去推算整体的高度。
(2)追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该怎样完成这个任务?
预设1:可以设计一个研究方案,写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预设2:如何推算和记录?
2.制定方案(独立完成)
3.交流方案
预设1:围绕测量标准和推算过程进行交流。
预设2:围绕准备工具、记录方式、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交流。
4.调整方案
预设:我们可以从研究问题、参与人员及分工、测量工具及测量过程、还有推算过程等几方面来进行。有了方案,后面操作起来思路就特别清楚了。
30秒
钟
三、
独立探究,具体实施。
结合方案,完成研究。
5
分钟
四、
交流方法,回顾反思。
1.展示交流
方案1:借助100张A4纸的高度,按计数单位的顺序,纸的张数和高度同时逐一乘10,推算出1亿张A4纸的高度。
方案2:借助100张A4纸的高度,推算出1亿张A4纸的高度(错例:测量时没有把纸压实)。
方案3:借助1包A4纸(500张)的高度,利用一万和一亿之间的关系,跳跃式地推算出1亿张A4纸的高度。
方案4:没有A4纸,借助数学书研究。先量出1厘米里面有多少张纸,把它看成1份,再算出1亿里面包含多少份,就是多少个1厘米。
2.交流反思
提问:回顾具体实施过程,你有什么经验或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与大家分享吗?
预设1:选择方便操作的测量标准。
预设2:借助部分推算整体的方法。
预设3: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摞齐、捏紧,可以多量几次。
3.参照对比
借助熟悉的事物作参照感受1亿张A4纸的高度(大约10000米)。
3
分钟
五、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提问: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我们还能推算哪些问题?
课后,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进行研究。
2.回顾研究过程
今天,我们以A4纸为例,研究了“1亿张纸有多高”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在明确具体的任务后,通过交流,大家制定出清晰的研究方案,接着又结合方案具体实施,最终解决了问题,并且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了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课后,还可以尝试用这样的经验、方法解决更多问题。
3.自我评价
30秒
钟
六、
课后作业
布置实践作业
关于“1亿”你还想研究哪些数学问题?选择1个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