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
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氮、磷、钾肥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及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
2.知道NH4+ 、 SO42- 、 Cl-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堂展示,使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比搜集的资料,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逐步树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体验化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常见化肥性质的差异。
初步区分常见化肥。
教学难点:
NH4+ 、 SO42- 、 Cl-的检验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也是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看,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好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由于先前已经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但是形不成逻辑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本课的教学活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充分收集常见化肥相关性质的图片、视频,应用表格的方式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表达、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在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学,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展示学习目标引课
大家好,欢迎回到化学课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第十一单元课题二化学肥料第二课时。
首先来看学习目标:
1.能利用氮、磷、钾肥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及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
2.知道NH4+ 、 SO42- 、 Cl-的检验方法。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任务进行学习。
情境导入
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民生,而化肥是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一环。一起来看农民伯伯在生产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央视《聚焦三农》。
(设问)大家知道氮肥、磷肥、钾肥是需要量较大的主要化肥,如购买挑选看包装、产品、养分含量、等级商标、净重等。可面对使用剩余化肥且包装上的字迹已消失,无法辨认,我们如何鉴别?↓
结合实时热点引起共情,引发学生责任感,学好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跃跃欲试,想用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由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新课探究
三、化肥的简易鉴别
(讲解)化学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原理和方法
利用物质独特的物理性质(如色、味、态等)或化学性质,通过变化产生不同的现象加以区分。
鉴别方法
1)物理方法 如观察物质颜色、闻气味、水溶性等;
化学方法 如灼烧、与试剂反应等。 @具体来看
鉴别下列几种常见化学
1.比较氮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硫化钾)的外观、气味
。。。。。。。。。。。。。。↓
结合原有知识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以表格形式,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到常见化肥性质上的不同之处。
(过渡)鉴别出了磷肥对于剩余的氮肥和钾肥 ,我们可以利用前面学到的含铵根离子的盐所具有的特性进行鉴别了。↓
(提问)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根据上述实验,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看状态比较颜色闻气味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讲解)我们发现常见的几种氮肥中铵态氮肥比较特殊加碱会出现氨气放出。↓
↓
(进一步提问)当遇到(NH4)2SO4、 NH4Cl、 NH4NO3、 CO(NH2)2这些都是氮肥的化肥时又可以怎样来鉴别呢?我们具体可以这样分析:
......
↓你学会了吗?学习要善于归纳总结:
(归纳提升)常见离子的鉴别
利用加入与该离子不能共存的离子,反应时产生不同现象如气体或沉淀等现象加以区分。↓
鉴别方法
(1)NH4+ 加含OH-的碱如Ca(OH)2 NaOH
(2)SO42- 加含 Ba2+的盐溶液如Ba(NO3)2
(3)Cl- 加含 Ag+的盐溶液 如AgNO3
敲黑板: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学生观察后归纳性质,试着书写其铵盐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比较它们性质的不同。
小结:
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向被测物中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放出有刺激性(氨气)味的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放出的气体,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含有铵根离子。无明显现象,不含铵根离子。
其他小组学生观察其形态,比较不同之处,分别写出化学式。?认真倾听,明确磷肥的作用以及施用方法。找出缺氮植物的图片。
。
结合树状图对含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的盐(化肥)进行分析,初步理解鉴别的方法。
通过归纳整理,激发学生掌握知识并积极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及时纠错,加 深印象。展示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并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通过搜集资料的过程学生认识到“科技兴农”,让化肥更有效地为人类造福的重要性
通过逻辑推理, 学生初步形成鉴别物质的思路。
课堂小结
请学生整理在本节课中获得的收获。
学生表述,其他学生补充。
学生自主表述,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题
七、教学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节微课要呈现物质性质的不同,充分应用了图片、视频、列表比较等方式。在教学中要注意与现场教学的不同,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努力让学生在微课堂状态下感觉到有老师的关注,引导学生全程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