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乘法-积的变化规律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乘法-积的变化规律 北京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3 10:5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
教科书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7
月第一版
2020

7
月第7次印刷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发现“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推理能力。
3.通过交流、倾听、反思等,初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借助生活实例、图和乘法意义等,尝试解释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30秒
一、
情境导入,
初步感知
1.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出示情境
然然最喜欢的运动方式是快速走,最近发现可以利用APP画出走的轨迹,特别有意思。走出爱心用6分钟,走出蝴蝶结用12分钟,走出小花用24分钟。平均每分钟大概走50米,你能知道这三次然然分别走了多少米吗?
预设:
50×6=300
50×12=600
50×24=1200
(2)初步感知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吗?
预设1:
这三个乘法算式都有一个数是50,另一个数不一样,积也不一样。
预设2:
有一个数都是50,另一个数变大,积也变大。
过渡:这其中会不会存在着什么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
11分钟
二、
自主构建,探索规律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1)活动建议
在这组算式中画一画、标一标,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它记录下来。
①50×6=300
②50×12=600
③50×24=1200
(2)独立观察
(3)交流反馈
预设1:观察相邻算式,发现50不变,6乘2,300也乘2;12乘2,600也乘2。
预设2:观察不相邻的算式,发现50不变,6乘4等于24,积300也乘4等于1200,它们乘的都是4。
预设3:从下往上观察,发现50不变,其中一个因数除以2,它们的积也除以2,如果因数除以4,积也除以4。
(4)提出问题:仔细观察,你能找到一些共同点吗?
预设1:有一个因数是50不变,另一个因数变,积也变。
预设2:50不变,另一个因数的变化和积的变化是相同的。
(5)提出问题:除了这些共同点,你还有什么想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吗?
预设1:乘或除以其它的数也是这样的规律吗?
预设2:任何一个因数不变都是这样的规律吗?
预设3:其它的乘法算式也有这个规律吗?
2.举例验证,获得结论
(1)活动建议
请你再举出一到两组不同的例子,看看是否还具有这样的规律?
(2)独立完成
(3)交流反馈
预设1:还是因数50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其它数也有这个规律。
预设2:换一组数据,第二个因数不变,也有这个规律。
预设3:任何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其它的数都有这个规律。
3.表达规律
(1)提出问题:我们发现这么多组算式都有相同的规律,你能尝试着把这个规律表达出来吗?
(2)独立完成
(3)交流反馈
预设1:
预设2:
预设3:
(4)对比理解0除外
过渡:刚刚大家表达的规律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我们一起读读数学书中是如何描述的呢。
提出问题:同学们,书中的描述和我们刚才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0除外?
3分钟
三、
解释规律,深化认识
1.解释规律
(1)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2)独立尝试
(3)交流反馈
预设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解释
每瓶水的价钱不变,瓶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花的钱数肯定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预设2:
把两个因数的乘积看成是长方形的面积,宽不变,长乘2,面积也乘2。宽不变,长乘5,面积也乘5。从下往上看这幅图,宽不变,长除以5、除以2,面积也跟着除以5、除以2。我们可以把长方形的长和宽想成大于0的任何数都可以,都存在这样的规律。
1分钟30秒
四、
全课总结,引申拓展
提出问题:这节课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
预设1:两个因数都乘几,积会怎么变?
预设2:两个因数怎样变,积才不会变?
大家的猜想都值得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按照今天的研究方法,课后继续研究。
30秒
五、
布置作业
1.数学书第24页练一练第2题
根据12×50=6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4×50=
6×50=
48×50=
36×50=
2.数学书第24页练一练第3题
路边有一块草坪(如下图),道路改造后,重新规划草坪,使草坪的长增加到300米,宽不变。规划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