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第二课时)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第二课时)北京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23 10: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角的度量(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7
月第1版
2020

7
月第7次印刷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认识量角器,理解量角方法的道理,能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2.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培养操作技能和认真和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3.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度量意识。
学习重点:理解量角方法的道理,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学习难点:理解量角方法的道理,是将量角器上的角与被量的角重合。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钟
一、
复习引入
1.作业反馈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的度量单位1°,还学会了如何用单位去测量角的大小。(反馈作业)
预设:
①∠1,用数的方法,正确地数出来是10°。
②∠2,数的结果都不一样,引起思考。
小结:∠2里的1°角太多太密,实在数不清。如果能像尺子那样标上刻度就好了。
4
分钟
二、
认识量角器
1.动态生成量角器。
1度1度地累加并标上刻度,形成10°。
10度10度地累加,形成48°,对∠2进行反馈。
10度10度地累加至180度,形成简易量角器。
追问:观察简易量角器,你有什么发现?
生1:它是由若干个小角组成的。
生2:这些小角的顶点都重合于一点,在中心的位置。
生3:这和量角器很像啊。
小结:没错,这就是量角器的雏形,我们将180个1°的角连在一起
组成了一个简易的量角器。
2.认识量角器。
师:观察你手中的量角器,你看见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生1:我发现量角器上面有很多数,这些数表示的都是刻度。通过这些刻度能知道角的大小。
生2:量角器上面还有很多刻度线,每条刻度线都是角的边。我们把相邻的两条边延长,与中心点连起来,就是1度的小角。
生3:我发现无论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都有0度和180度的刻度。为什么有两圈刻度呢?
小结:量角器上所有的1度角的顶点都重合于一点,这个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中心点的两边各有1个0,从中心点到0度的连线都是0刻度线。从右边的0度刻度线往左数,每10度标上刻度,一直到180度,这是内圈刻度。相反,从左往右,也有从0到180的刻度,这是外圈刻度。为什么要有两圈刻度呢?这个等着你们去探索哦。
12分钟
三、
用量角器量角
活动一:量角器上找一个60°的角
预设:



交流:
生1:我不同意一号作品,因为角是由两条边和一个顶点组成的。可是一号作品只有一条边。
生2:3号角里包括了2条边和一个顶点。但是它是120°,而不是60°。我们可以从0度起开始数一数,这个角里有12个10度。另外一条边应该标在这里。2号角正确,它有2条边和一个顶点,一条边对准着内圈的0刻度线,从0开始数,另一条边指向了60度。所以是正确的。
追问:观察这两个60°的角?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我发现它们的顶点都与中心点重合。
生2:我发现角的一条边都与0刻度线重合,与右边的0刻度线重合时,角的开口朝右;与左边的0刻度线重合时,开口朝左。
生3:我发现了另一条边也和量角器上的刻度线重合,通过这条刻度线就能判断角的度数了。
生4:观察这两个角,我发现找角时可以从左边的0刻度线开始找起,也可以从右边的0刻度线找起。从左边开始读就看内圈刻度,从右边开始读的时候就看外圈刻度。
小结:看来大家不仅发现了找角的方法,还发现了量角器上为什么要有两圈刻度了。
活动二:尝试量30°和120°的角
1.反馈30°角的量法。
预设:



交流:
生1:我不同意前面2种方法,我觉得量角应该和找角是差不多的,他们都没有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1的顶点对齐,这样没法在量角器上读出度数。第三种方法就注意到了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生2:为什么这个角是30°,而不是150°呢?
生3:大家请看,∠1的一条边对准的是内圈的0刻度线,因此另一条边,我们要看的也是内圈的刻度。
生4:我还有个补充,∠1一看就是锐角,肯定比90°小,因此读比较小的刻度。
小结:视频展示完整的量法。
2.反馈120°角的量法。
提问: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量的方法和结果正确吗?
生1:他的方法没有问题,量角器的中心点与∠2的顶点重合了,0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了。
生2:不过,我发现他读刻度时读错了,就像在直尺上读长度那样,先从0刻度开始读起。量角器也是这样,先找到一条边所对着的0刻度,从0刻度开始数起,另一条边指向了120°。所以∠2应该是120°。
活动二:量40°和141°的角
1.反馈40°角的量法。
生:我先判断出∠3是锐角,比90度的一半还要少,因此大约是30°。当我拿出量角器的时候,我有点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对齐。我试着旋转了一下量角器,转到它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再继续调整角度,让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从0开始数起,确定了这个角是40°。
2.反馈141°角的量法。
生:∠4是钝角,我估计它有130°。在拿量角器量时,我发现它的边太短了,不能直接看出另一条边指向的刻度。我想到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此,我把它的边延长了。这下就容易看出来这个角是141°。
3.总结量角方法
生1:首先量角器上的中心点对准了角的顶点;接着,用0刻度线对准角的一条边。还需要准确地读出刻度。角的一条边和哪一条0刻度线对齐,就从那儿开始数起。
小结:(呈现量角方法的顺口溜)中心对顶点,0线压一边;从0数刻度,度数就出现。
生2:我还有一个地方想提醒大家:我觉得量角时不管角的方向、大小、边的长短,只要记住用量角器上的角与要量的角重合即可。
小结:没错,量角时记牢2个重合:中心对顶点,0线压一边,大家抓住了量角方法的本质,也就是重合。
2
分钟
四、
回顾反思
师:这节课,我们先是回顾了角度量单位1°,观察了量角器,还探索了度量的方法。相信很多同学还有满满的好奇。
生1:量角器可以是方形的吗?
生2:我用量角器亮了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量角器可以量世界上所有的角吗?
小结:希望你们带着对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理解,去生活中继续研究吧。期待大家更精彩地发现!
30秒
五、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数学书45页练习一第5题和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