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科书
书名: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8
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结合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文言文大意。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言文。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单元整体分析
1.谈话导入
2.揭示人文主题
——“历史传说故事”
分析语文要素
——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4.介绍教材内容
一、导入课题
介绍人物
1.导入人物
(1)了解历史上有名的少年:孔融、骆宾王、司马光。
(2)引出少年——王戎。
2.
人物介绍
王戎是魏晋时期的名人。他才华出众,神采秀美。
他还是“竹林七贤”之一。魏晋时期有七位文人,他们不流于世俗,经常在竹林里面聚会、喝酒、清谈,被人誉为“竹林七贤”。
二、熟读课文
学习字词
1.
复习方法,练习朗读。
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字词,重点提示。
(1)字音:诸
折
(2)字形
戎:构成、笔顺
尝:党字头的笔顺、组词
竞:区分形近字:竟
唯:右半部分是四横。换偏旁,组新字。
3.再读课文
三、借助注释
了解大意
1.复习方法
借助注释
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
借助插图
联系生活实际
2.自学文意
3.重点提示
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借助注释,知道“尝“是曾经的意思。
②“诸”字没有注释,通过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诸”的意思是“众”。
③还可以用联系生活的实际的方法理解诸的意思。“诸小儿”可以理解为“许多小朋友”。“尝与诸小儿游”意思:王戎曾经和许多小朋友一起游玩。
④通过观察课文的插图,看道边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理解“多子折枝”意思。
⑤“竞走”,书中的注释是“争着跑过去”。“竞”就是“争着”的意思。“走”的意思就是“跑”。
联系旧知:三年级《守株待兔》中“兔走触株”,其中的“走”就是“跑”的意思。
⑥借助注释,知道“唯”的意思是“只有”。
⑦“信然”的意思是“的确是这样”。
4.试讲大意。
5.指导朗读:读出停顿。
四、深入探究
1.导入问题,探究原因
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深入研读,评价人物
布置学习任务: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理解。
预设:
(1)“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王戎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出恰当合理的推理判断,看得出王戎善于观察,能够冷静思考。
(2)“必”字说明王戎非常肯定,能看出王戎是一个自信的孩子。
以王戎的口气练习朗读,表现出他经过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后的自信。(3)王戎是个聪明、有主见、不盲从的孩子。“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其他小朋友争着跑过去
,只有王戎一动不动。通过与其他小朋友的对比,更能体会到王戎聪慧不凡。
指导朗读。
小结读文
知识链接:道旁苦李
五、指导复述
1.明确复述任务
2.提示复述方法
3.指导完整复述
(1)出示图片
(2)理清情节
(3)展示范例
4.指导融入语言、心理
5.评价小结
六、背诵积累
尝试背诵
七、拓展阅读
朗读《王戎观虎》
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评价人物
八、总结提升
1.介绍《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著的。这是一部经典性著作,它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凿壁偷光”、“孔融让梨”等这些
脍炙人口的小故事都出自于《世说新语》。书中有许多小故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
2.回扣单元主题
同学们可以搜集更多的《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能感受到这部文学经典的魅力。同时对这句话也会有更深的理解——“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