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突破训练:传统文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突破训练:传统文化(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3 09:3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              
文学文化常识
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巾帼”原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借指妇女;“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中的“加冠”指男子二十岁举行的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陟罚臧否”中的“陟”,都是指被降职、被贬官。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
C.古汉语中用“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字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基本定则,叫“仄起平收”。
B.《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C. 《关雎》《子衿》都是古老的恋歌,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D.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还取字与号,如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稼轩居士。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钟南山院士在给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回信中写道:恰同学少年,愿风华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证道。其中“杏林”指中医学界。
B.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C.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作“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陟罚臧否”中的“陟”,都是指提拔、晋升。
6.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代汉语中很多成语或俗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论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一鼓作气”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
B.“儒林”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仕人”这一群体;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
C.古人的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因此也就出现了敬辞和谦辞。“家母”“寒舍”属于敬辞;“赐教”“赏光”属于谦辞。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一种文体,属于“赠序”。
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送东阳马生序》中“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这里的“加冠”是指古代男子到了20岁行成人之礼。而女子则是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行成人之礼,称“及笄”。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由此可知,洛阳因在洛河的北边而得名。
C.《诫子书》《送东阳马生序》《陋室铭》三篇文言文标题中的“书”“序”“铭”都属于古代文体,“赠序”则是临别赠言。
D.《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左丘明编撰的《左传》一书。《左传》和《史记》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著作,二者是纪传体通史,两书都有对著名战役(如:长勺之战)的精彩描述。
对联(含仿写)
8.[2020·德阳] 请你用对偶的形式,根据下面的文字为图书馆写一则广告,大致介绍清楚图书馆的环境和馆内藏书,20字以内。
  图书馆设在四合院中,有很好的环境;藏书室中有古今中外的上万卷图书。




9.[2020·包头] 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照鉴中国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胸襟和气魄,唯人民和生命为重。中华儿女无畏而坚韧,谱写了一曲抗疫之歌。有对联赞云:
上联—异域同天,守望相助,抗疫留佳话
下联—?
10.[2020·杭州] 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 (  )
A.雨奇千岛洗青螺 B.松排山岭万重翠
C.一轮红日染朝霞 D.碧波千顷浮翠岛
11.蒲松龄曾经用一副对联吟咏司马迁的命运和一生功绩——“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请结合你对司马迁的了解,简析这副对联。






12.请仿照下面例句中对“雨”的描写,以“风”或“雾”为对象,用第一人称写一组句子。写句子之前请先写出描写对象。
例句:雨——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仿写:? ?
书法鉴赏
13.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请从下图任选一幅赏析。

图一为    书作品。?
特点:(一个四字短语)      ?
图二为    书作品。?
特点:(一个四字短语)      ?
14.观察下面的《汉字字体演变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选项对上图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字的演变经历了七种字体,主要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从上图可看出,汉字的演变从左到右,呈现出从复杂到简单、象形性减弱的特点。
C.上图中,由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的横、竖、撇、捺的转变,说明现代汉字笔画的基本格式已经形成。
D.上图最右边的一列为草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连绵不断。
(2)看见图片中的“马”字,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千里马”,而千里马自然有异于常马之处。在《马说》中,韩愈用“         ,         ”描述了其不同寻常之处。?
15.[2020·温州] “汉字偏旁探源”活动中,老师在钉钉群“家校本”发布了任务单,请你完成。
“汉字偏旁探源”任务单
偏旁
汉字
成语/名句

 (1)   ?
人迹~至

 罗
(2)   ?

 (3)   ?
学而不思则~
◎我的发现:通过“汉字”栏的篆文字形,我明白了“”“”“”是汉字“(4)    ”作偏旁时的不同形式。?
16.[2020·北京] 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

答案
文学文化常识
1.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D项,“陟罚臧否”中的“陟”指提拔、晋升。
2.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C项,“而立之年”指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不惑之年(40岁)”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3.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B项,“子”是对别人的尊称。
4.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
5.D [解析]“左迁”指被降职、被贬官。故D项错误。
6.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C项,“赐教”“赏光”属于敬辞,“家母”“寒舍”属于谦辞。
7.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D项,《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对联(含仿写)
8.示例:红砖青瓦四合院,古今中外万卷书
[解析]本题考查广告词的拟写。题干要求“用对偶的形式”,“大致介绍清楚图书馆的环境和馆内藏书,20字以内”。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图书馆设在四合院中,有很好的环境”是写图书馆的地点及环境,“藏书室中有古今中外的上万卷图书”是说图书馆的藏书室藏书之多。据此可拟写为“红砖青瓦四合院,古今中外万卷书”,同时要注意广告词语言的简洁性和字数限制。
9.示例:举国一心,防控互联,驱瘟赞英才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解答本题首先需要知道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仄起平收。然后根据题干“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唯人民和生命为重”“中华儿女无畏而坚韧,谱写了一曲抗疫之歌”,可以得出对联需要歌颂祖国、赞美人民在抗疫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品质,再根据上联“异域同天,守望相助,抗疫留佳话”判断,形式是“四字词(谁)+四字词(行为)+五字短句(所做事情)”的结构。拟写下联也需要仿照上联来写,针对隔离期间举国一心、医患同心等情况来拟写下联,写出他们具有的精神和所做的事情。
10.A [解析]本题考查对对联特点的把握。写对联为使上下联对仗,须使用对偶的修辞,A选项的“雨奇”与“晴好”相对,“千岛”与“一湖”相对,“洗青螺”与“照明镜”相对,其他选项皆不符合。
11.“蚕室”“龙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司马迁虽然下蚕室遭受宫刑,但他忍辱负重,以千秋史笔写出了不朽巨著《史记》。
[解析]本题属于赏析对联题。解答时需抓住“蚕室”“龙门”的比喻义。古人受宫刑之后容易中风而死,需要在像蚕室一样温暖不通风的密室里养伤,待创口愈合后方能出来。因此“蚕室”是宫刑的代名词;“龙门”一般比喻声望卓著的人的府第,“溯龙门”即追溯王侯将相们的历史。
12.示例一:风——我是悲者的呜咽,是上天的怒火,是母亲的抚爱。
示例二:雾——我是猎者的罗网,是空中的舞者,是美人的面纱。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解答时需要注意观察例句的句式、修辞,更要抓住关键词。根据例句可知应保留的句式是“我是××的××,是××的××,是××的××”,注意拟人和比喻的修辞。
书法鉴赏
13.篆 瘦劲挺拔(体正势圆、笔画均匀、粗细一致等) 行 笔势流动(收放结合、大小相兼、疏密得体、行云流水等)
[解析]本题考查书法赏析。常考书法包括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图一为篆书,其特点包括瘦劲挺拔、体正势圆、笔画均匀、粗细一致等;图二为行书,其特点包括笔势流动、收放结合、大小相兼、疏密得体、行云流水等。
14.(1)D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书体常识。图中最右边的一列字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是典型的行书,D项书体判断错误。
(2)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型默写。根据题干要求写出描述千里马“异于常马之处”的句子,可判断出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5.(1)罕 (2)天罗地网(门可罗雀、星罗棋布等) (3)罔 (4)网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汉字的结构偏旁能力。(1)根据“人迹~至”可以判断出是“罕”,意思是“稀少”;(2)关于“罗”的成语很多,如门可罗雀、天罗地网、星罗棋布等,只要是含有“罗”字即可,(3)根据“学而不思则~”可以判断出是“罔”,意思是“迷惑而无所得”。(4)通过“汉字”栏的篆文字形,观察它们的外形,发现三个字都有共同的偏旁“网”。
16.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书法字体。展板标题另外三个字是楷书,而缺失的字的书法风格应当也和它们一致。由此可知也应该选楷书。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