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田忌赛马 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田忌赛马 课件(23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4 18:0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田忌赛马
同学们,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第一次比赛田忌是怎样应战的?田忌的门客孙膑想出了怎样的办法使他获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田忌赛马》,一起寻找答案。
1. 会写“赢、拳”等5个生字,会认“策、荐”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重点)
4. 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他的足智多谋。(难点)
生平简介:田忌,字子期,又叫期思,封于徐州,所以又称
徐州子期。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公元前340年,孙膑逃亡到齐国
时,田忌赏识孙膑的才能,收为门客。
生平简介:孙膑,战国时期的兵家,齐国人。孙武的后代。
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以膑
刑。著有《孙膑兵法》。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孙膑(bìn bīn) 丧(sàng sāng)气
辨形:赢:“亡”和“口”要写得宽扁;下部要写紧凑。擦:左窄右宽。“察”中部左边不是“夕”。
近、反义词
反义词
赏识——轻视 信任——怀疑
胸有成竹——束手无策
遥遥领先——一落千丈

近义词
赏识——欣赏
胸有成竹——成竹在胸
猜测——猜想 引荐——推荐

近义词辨析
赏识 欣赏
辨析:两个词语都有赞扬、喜欢的意思。“赏识”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多用于上对下;“欣赏”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也指认为好,喜欢。
运用:
1.如果你言之有物,就可以受人敬重和赏识。
2.他很欣赏这个建筑的独特风格。
特殊词语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不动声色
词语拓展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眉飞色舞 兴高采烈 愁眉苦脸
瞠目结舌 和颜悦色
词语搭配
胸有成竹地说 轻蔑地说 自豪地说 高兴地说 愉快地说
兴奋地说 低声地说
输赢 摩拳擦掌 出谋划策引荐
重点方法
写作方法
神态、语言描写
修辞手法
对比
阅读方法
详细阅读两次赛马的顺序,思考为什么第二次田忌能赢。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①。
?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句解】表明孙膑在比赛时认真观察、认真思考过。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句解】说明孙膑已想好了取胜的对策,成竹在胸。读这句话时要用笃定的语气,表现出孙膑很有信心的样子。
?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句解】读这句话时语气充满疑问,表现出田忌的迷惑不解。
孙膑胸有成竹②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句解】“胸有成竹”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慧。读这句话时要用十分坚决的语气,表
①赏识: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
造句:他很赏识李明的才干。
②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造句:他写初稿时已胸有成竹,所以只需修改几个词语就行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孙膑得到田忌的赏识。
现出孙膑很有把握的样子。?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句解】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即用最差的马对对方最好的马,输掉一场,这样做是为了赢后面的两场。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③,一点儿都不着急。
【段解】第一场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田忌输了。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句解】田忌的上等马比齐威王的中等马要强,两者相比,一定能赢。田忌微微一笑。

?思考:马没有变,为什么孙膑“胸有成竹”地认为田忌比赛一定会赢呢?
因为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只有换一种思维,打破固有的模式,调整马的出场顺序,让田忌赢两场,输一场,才能最终赢得比赛胜利。
③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造句:他不动声色,静静地坐在那儿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孙膑通过观察,向田忌献策,保证他在赛马时获得胜利。
【段解】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赢了第二场。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句解】田忌的中等马比齐威王的下等马要强,两者相比,也一定会赢。由此可见,孙膑的计策十分高明。田忌满意地笑了。?
【段解】田忌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赢了第三场。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

?齐威王输了比赛后,想要再比一次。请你想象一下,这场比赛会是什么情形。
示例:齐威王输掉了比赛,他要求再赛一次,于是吩咐手下找来三匹更加强壮的马。比赛开始了,孙膑依然用上次的计策,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输了一场;第二场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略胜一筹,赢了比赛;第三场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齐威王自以为马很强,却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他只是更换了马匹,却忽略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又输了。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请你评价一下这三个人物。
孙膑:神机妙算、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智勇双全。
田忌:有勇无谋。
齐威王:知人善用。
第三部分(第10-16自然段):田忌按照孙膑的计策,巧妙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赢得比赛的胜利。
文章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这一段时间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字里行间反映出老北京人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这篇课文以时间为记叙线索,用“京味儿”十足、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写作特点:时间顺序,即按照事情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它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可以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时间前后的关系,更好地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常用的说明顺序还有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仿写思路:课文按时间顺序,以人们的活动为线索组织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正月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子们逛庙会;正月十五观花灯、放花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我的练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呈现在作者笔下的年味也是各具特色,联系实际想一想,你是怎样过春节的?赶紧动手写下来吧! 按一定的顺序展开描述。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详写:除夕初一元宵节
略写:春节的开始和结束
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参考答案:课文第4自然段描写了孩子们过春节。
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贴对联,贴窗花,晚上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饺子,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参考答案:(1)使用儿化音,语言亲切,通俗易懂。
(2)“闲在”,清闲自在。词语出自北京市民的口语,读起来亲切有味儿。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老舍:语言通俗易懂,写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
斯妤:重点描述一家人在这一天的忙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相同题材的文章,因为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作者的个人体验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