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牧场之国 课件(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9 牧场之国 课件(36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4 18:5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牧场之国
同学们,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你知道是哪儿吗?对,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到“牧场之国”荷兰,去欣赏独具特色的异国风光吧!
1. 会写“仪、眺”等15个生字,会认“毡、犊”等10个生字,理解文中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重点)
3. 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感受课文所展现的诗情画
意。(难点)
生平简介:卡雷尔·恰佩克,捷克著名剧作家、科幻文学家、
童话寓言家。
主要作品:《万能机器人》《鲵鱼之乱》《九个童话故事》等。
荷 兰 本称是尼德兰王国,因其荷兰省最为出名,多被世界称为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洼之国”,拥有方便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近20处旅游休假区和旧城、运河、鲜花种植区、博物馆等主要观光点。
(“眺、驰、吆、畜”见“我会写的字”)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zhān
Z

9画
半包围
用羊毛等压制成的片状物。
毡帽 毡靴


D

12画
左右
小牛。
牛犊

biāo
B

15画
左右
肥肉(多用于牲畜)。
长膘 跌膘

jué
B
17画
上中下
①爵位,君主国家贵族的等级,分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等。②古代喝酒的器具,用青铜制成,有三条腿。
公爵 侯爵


L

15画
左右
语气助词。
呼噜 咕噜

mōu
M

9画
左右
象声词,形容牛叫的声音。
哞哞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远眺(tiào zhào) 绵软(jǐn mián)
牲畜(chù xù)
辨形:驰:左窄右宽,“马”末笔变成提,“也”竖弯钩圆转有力。凳:上宽下窄,“登”稍扁,写紧凑,“几”竖弯钩圆转有力。牲:左窄右宽,“牛”末笔变成提,右部横向笔画间距均匀。
多音字辨别
运用:
1. 农家最常养的牲畜是猪。
2. 在一万年以前,人类就开始从事畜牧业的工作了。
近、反义词


chù(牲畜)
xù(畜牧业)


近义词
遮掩——遮盖 端庄——庄重
安闲——悠闲 飞驰——疾驰
专注——专心 寂静——宁静
反义词
赞许——批评 舒缓——急促
微弱——强烈 寂静——喧闹
平稳——颠簸 自由——拘束
近义词辨析
欣赏 观赏
辨析:两者都有赏析的意思。欣赏:除了指视觉享受之外,还可以指听觉的、味觉的、嗅觉的或精神的享受。对象不限于看得见的东西,还可以是音乐、美味、香气、美好的思想感情等。观赏:观看欣赏,只指通过视觉的欣赏,对象只能是看得见的东西。
运用:
1.她捧着自己绣好的《满堂彩》欣赏了半天。
2.七月是观赏白洋淀荷花的最佳时节。
特殊词语
描写数量多的词语:成群结队成千上万
描写乡下风光的词语:辽阔无垠
词语拓展
描写数量多的词语:铺天盖地 不计其数 触目皆是 琳琅满目
满山遍野
描写乡下风光的词语:依山傍水 炊烟袅袅 绿荫环绕 树林掩蔽
青山环抱 草长莺飞
词语搭配
辽阔无垠的原野 辽阔无垠的草原 辽阔无垠的太空
辽阔无垠的森林 白色的绵羊 白色的花朵 白色的云朵
仪态 远眺 骏马 奔驰 辽阔绵延 板凳 吆喝 铃铛 罐子
恢复 踢开 牲畜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总分结构
详略分明
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拟人
阅读方法
本文语言优美,意境宁静辽远。我们在朗读时应该一边读一边体会。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句解】中心句,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句解】运河多,牛的颜色多,种类多。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拟人)?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①。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句解】对照写牛犊和老牛,把牛的样子写活了。极目远眺②,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句解】这一句是对前面具体描写牛群活动的场面进行总括,句中“全是”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着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段解】描写了牛悠闲生活的场景。
?思考:课文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特点——“牧场之国”。
?赏析: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这一拟人写法让人感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一个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无边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个低地是何等的安静祥和,外界对牛没有一点干扰。
①仪态端庄: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造句:满池的荷花好像仪态端庄的女子,亭亭玉立。
②极目远眺:眼睛极力向远处看。
造句: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家乡的美景尽收眼底。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述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③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④。【句解】“成群”说明了马多。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句解】说明了马儿的自由。辽阔无垠⑤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句解】骏马在这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任意驰骋,俨然是身份高贵的公爵。此处采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牧场与骏马的和谐。
【段解】描写了骏马自由飞驰的场景。
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⑥。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⑦。(拟人)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⑧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句解】“成千上万”“成群结队”表明了小鸡和长毛山羊的数量非常多,也从侧面反映出牧场的辽阔; “安闲地欣赏”描写了动物们悠然自得的样子。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句解】第三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段解】草原景色优美,动物们生活得很安适。
③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造句:姐姐的订婚戒指上镶嵌着一颗钻石,很是漂亮。
④膘肥体壮: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造句:草原上的马儿膘肥体壮。
⑤辽阔无垠:宽阔的没有边际。
造句:我骑着马儿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奔驰。
⑥悠然自得:悠闲的样子。这里指绵羊生活在草原上快乐无忧,舒适满足。
造句:画里的老人捻着胡须,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⑦赞许:认为好而加以称赞。
造句:他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赞许。
⑧安闲:闲适自得。
造句:他退休后过着安闲的生活。
?思考:第4自然段写了荷兰牧场上的哪些动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绵羊→悠然自得
猪群→不停地呼噜
小鸡、长毛山羊→安闲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环境描写)【句解】渲染了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以动衬静,突出夜晚的安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⑨,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句解】说明了畜牧业与运输业的发达。?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拟人)【句解】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兰牧场夜晚的寂静。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句解】“牲畜”“低地”“夜晚”是一片静谧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作者以动衬静,更能表现出荷兰夜晚的静谧。
⑨吆喝:大声喊叫。
造句:你去吆喝几个人来搬行李。
?思考:荷兰为什么有“牧场之国”的美誉?
荷兰拥有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还有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这使其畜牧业发达,并在荷兰国计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句解】晚霞消逝,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只有远处的灯塔闪着昏黄暗淡的光,这是多么安然与宁静的境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段解】傍晚时分牧场的情景。

?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分述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畜牧业的情况,表达了对荷兰的赞美之情。
课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介绍荷兰到处是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自然和谐的景观,让我们感受到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到动物与人、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当看到奶牛在绿色低地上悠闲地吃草,骏马在原野上自由地奔跑时,你是不是也觉得“牧场之国”这个称号荷兰当之无愧呢?蓝天、碧草、牛羊……这是何等美丽、和谐的牧场之国啊!
写作特点:详略分明,使文章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使读者感到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详的丰富文章内容,略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两者结合,恰到好处,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仿写思路:本文第2自然段详写碧绿的草原上牛多,以此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第3自然段详写辽阔无垠的原野、成群的骏马自由生活的景象。第4自然段略写羊、猪、鸡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2~4自然段详略分明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家畜家禽安闲游憩图。
我的练笔:请你运用这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也来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点。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本文语言优美,意境宁静辽远。我们在朗读时应该一边读一边体会。例如在朗读第2自然段“碧绿的丝绒般……”这句话的时候,要读得轻柔、舒缓。而第5自然段描写了夜晚的荷兰,读时语调应放低,语速稍慢。
◎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参考答案:每一次作者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都表达了不同的意思。第一次是作者看到牛群在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上吃草发出的感叹;第二次是作者看到骏马在辽阔的碧绿草原上飞驰发出的感叹;第三次是作者看到动物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悠然自得发出的感叹;第四次是作者看到荷兰美丽宁静的夜晚后再次发出的感叹。从结构上看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情感上是表达作者对荷兰的喜爱,而且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强烈热爱。
◎作者笔下的牛、马、羊等动物都别有一番情趣,如,“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下来。
参考答案:示例:(1)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2)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3)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