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童年的发现 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童年的发现 课件(22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4 18:5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童年的发现
童年是美好的,也是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的,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充满着神奇的幻想与想象。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他的童年时代不仅如此,还具备着比常人更宝贵的东西。让我们去文中找找看吧!
1. 会认“胚、祸”等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重点)
3. 弄清“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
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难点)
生平简介: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1828-1903),苏联儿童
文学作家、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
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其编著的资料集《伊·伊·列维坦:书
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
研究苏联最伟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
汇编。
草履虫 原生动物门,纤毛纲。体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从背上看,形状像倒置的草鞋底。全身布满大致同长同细的纤毛,纵行排列,用以行动。身体的一侧有一条自前端斜向腰部的凹入小沟,称“口沟”。口沟底有口,口沟内有较为长密的纤毛,可鼓起水涡而摄取水中的细菌和其他有机物作为食料。
进化论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pēi
P

9画
左右
发育初期的生物体。
胚胎 胚芽

huò
H

11画
左右
①灾害;灾难,跟“福” 相对。
②危害;使受损害。
祸患
祸国殃民

huàn
H

11画
上下
①得病。②灾祸;灾难。③忧虑;担心。
患者 后患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F

12画
左右
①给予;交给。②旧时指农业税。
③写作诗、词。④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赋予 田赋
赋诗

chī
C

13画
半包围
①傻;愚笨。②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
痴迷 痴呆

jiǎo
J

9画
左右
①把两股以上条状物纽在一起。②握住条状物的两端同时向相反方向转动,使受到挤压;拧。
绞尽脑汁
绞痛

hēi
H

15画
左右
①拟声词,形容笑声。②叹词,表示招呼或提起注意。③表示赞叹、惊讶。
嘿嘿笑


Y

6画
左右
①人称代词。他;她。②用在某些词语前面,表示加强语气。
伊人
新春伊始


N

9画
左右
①美貌,人名用字。②婀娜(ē nuó)。
丽娜 张娜

jiǒng
J

12画
上下
①难堪;觉得应付不了。②穷困。
窘况 窘困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胚胎(pī pēi) 痴迷(chī zhī)
困窘(jūn jiǒnɡ)
多音字辨别
运用:
1.我的一位同学的名字是丽娜。
2.花园里的百合迎风吐艳,不时飘来阵阵芳香,远远望去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规律——规则 祸患——灾难
惩罚——惩治 迷恋——痴迷
澄澈——清澈 轻盈——轻巧
天赋——天分 羞愧——惭愧
反义词
惩罚——奖赏 澄澈——浑浊
轻盈——笨重 进化——退化
随心所欲——谨小慎微
一本正经——嬉皮笑脸


nà(丽娜)
nuó(婀娜)


近义词辨析
轻盈 轻巧
辨析:“轻盈”与“轻巧”都有轻松、轻快的意思。“轻盈”着重指优美,多用来形容女子的姿态、动作;“轻巧”着重指动作灵巧,对象不分男女,也不涉及优美与否。
运用:
1.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
2.小燕子轻巧地从枝条下穿过,飞到了电线杆上。
特殊词语
形容“随便”的成语:随心所欲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翻来覆去
词语拓展
形容“随便”的成语:为所欲为 无拘无束 恣意妄为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进退两难
轻重缓急 生死存亡
词语搭配
飞行的天赋 绘画的天赋 语言的天赋 音乐的天赋
奇妙的问题 奇妙的旅行 奇妙的构思 奇妙的设想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总分
语言描写
修辞手法
双关
阅读方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pēi)胎①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句解】“九岁、就发现、完全、独立”等词语显示着“我”的这个发现不同凡响,因而“我”对这个发现有抑制不住的自豪。?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句解】此句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之所以说“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是因为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就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句解】“迷恋”说明了“我”对
①胚胎:本课指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
造句:人都是由胚胎发育而来的。
?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我”童年的发现是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惩罚。
“梦中飞行”的热爱程度;“只要……就……”说明了“我”对“梦中飞行”已驾轻就熟。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②,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③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④,可以随心所欲⑤,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句解】通过“我”的感受来突出自己飞行的出色,同时说明作者在梦中飞行很快乐。
?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⑥。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句解】做这样的梦就认为自己有飞行的天赋,也足以说明“我”的天真。“终于”和“弄明白”说明“我”一定跟小伙伴说过自己的梦,并且小伙伴告诉“我”,他们也做过类似的梦,至此“我”才知道了别人也会梦中飞行,这就更增添了“我”的疑惑。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句解】孩子们做同样的梦,确实奇妙。不懂就要问,显示了“我”渴求知识的精神。
【段解】说明了“我”和同学们都有在梦中飞行的经历,我们找老师解答问题。
?
②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造句:飞机在空中滑翔。
③澄澈:清澈透明。本课指湖水清澈见底。
造句:澄澈的溪水时宽时窄,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玉带飘向远方。
④轻盈:形容动作轻快。本课指“我”在梦中滑翔时动作优美、轻快。
造句:她的体态轻盈,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⑤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本课指梦中的“我”想怎样就怎样。
造句:做事要讲原则,不能随心所欲。
⑥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造句:他从小就显现出非凡的绘画天赋。
?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句解】老师的这个解释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围绕老师的解释引出下文,“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
?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 “那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⑦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⑧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⑨,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句解】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明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生物。文中一连串的提问说明“我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我们”的提问逻辑性非常强,说明“我们”爱思考、会思考。?
【段解】老师的解答,将我们的疑问从梦中飞行引入到细胞的生长,再引入到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生命进化论。

⑦岂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
造句:为这件事着急的岂止你一个人。
⑧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造句:达尔文发现了生物进化论。
⑨草履虫:原生动物,形状像草鞋底,靠身体周围的纤毛运动。生活在淡水中,吃细菌、水藻等。
造句: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⑩,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句解】“翻来覆去”说明看得很仔细,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是个爱探究的孩子;“恨不得”说明“我”为了解决问题,想从鱼身上找出答案的心情更为急迫了。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句解】这是“我”猜想的话题。“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句解】由前面的“迷恋-痴迷-绞尽脑汁”看出“我”对问题研究的执着。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句解】“我”的推算过程。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句解】用“大概”说明自己还不敢确认,是
⑩痴迷:深深地迷恋。
造句:他读大学时,对电影艺术曾痴迷过一段时间。
?绞尽脑汁:费尽脑筋。
造句:碰到了这个难题,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
?眉目:事情的头绪。
造句:经过公安人员的努力,案情有了一定的眉目。
否是自己一个人的发现,因为没有公之于众,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
【段解】经过“我”的执着探索和丰富的想象及猜测,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过程。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板着面孔一本正经?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有的科学家认为,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句解】“我”的发现竟然与“进化论”的观点一致,这确实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我”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段解】在课堂上“我”得知自己几年前的发现竟然与“进化论”一致时笑出了声。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
“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于是找老师,请他解答,由此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想得是那样痴迷,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来。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本课指老师的神情很严肃,很庄重。
造句:看着小明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具体写“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句解】前面一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吞吞吐吐;后面一处表示话还没说完。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句解】因为当时老师正在讲人的发育与进化,这类问题很敏感。而“我”恰在此时笑出声音,老师以为“我”在胡思乱想,所以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句解】“笑塌房顶”是夸张的说法,即使“我”说了“我”笑的真正原因,他们也不会相信,只会笑得更厉害。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句解】这句话一语双关。“我”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在写法上,照应了开头的“惩罚”,

?默不作声:一句话也不说。
造句:讨论会上,大家都对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他却一直默不作声。
?思考:“我”为什么会被年轻的生物老师轰出教室?
老师把“人的发育和进化”看成是严肃的教学内容,所以讲课时是“板着面孔一本正经”。她是要用这种表情控制学生不许胡思乱想,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个目的,“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就在这时,“我”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把“我”轰出教室。
?困窘:为难。
造句:他困窘地站在那里。
?驱逐:赶走。
造句:经过全国人民的抗战,日本侵略者被驱逐出了中国。
前后呼应。?
【段解】“我”被老师误解受到处罚,但“我”从中也深有感悟。

?思考:说一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讲“我”在课堂上得知自己几年前的发现竟然与“进化论”一致时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罚,但“我”从中也深有感悟。
本文通过记述“我”由寻梦而发现胚胎发育规律,但受到惩罚的事,反映了孩子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赞颂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精神,说明了任何发明与发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发现思考,敢于想象创造,做未来的小小发明家吧!
写作特点: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法。运用双关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仿写思路:文中“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为“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的练笔: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内容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