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小猴子下山
同学们,有一只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了,他到了玉米地里、桃树下、西瓜地里,可是等他回家的时候,却两手空空,哭丧着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吧。
1.会认“猴、结”等 12 个生字,会写“块、非”等 7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
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式的词语。
(重点)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重点)
4.能推断“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
有始有终的道理。 (难点)
猴 子 猴是灵长目动物的俗称。灵长目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种群,它吃果子。猴子一般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
(“瓜”见“我会写的字”)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猴
hóu
H
犭
12画
左右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 行动灵活,好群居。
猴子 小猴
结
jiē
J
纟
9画
左右
植物长(果实)。
结果 结实
掰
bāi
B
12画
左中右
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掰下 掰开
扛
káng
K
扌
6画
左右
用肩膀承担重物。
扛起 扛枪
满
mǎn
M
氵
13画
左右
①全部充实,没有空余。②骄傲。
满足 饱满
扔
rēng
R
扌
5画
左右
丢弃,舍弃。
扔掉 扔下
摘
zhāi
Z
扌
14画
左右
①采取,拿下。②选取。
摘取 采摘
捧
pěng
P
扌
11画
左右
两手托着。
捧起 捧场
抱
bào
B
扌
8画
左右
①用手臂围住。②环绕,围绕。
怀抱 拥抱
蹦
bèng
B
18画
左右
两脚并着跳,也泛指跳。
蹦跳 蹦极
追
zhuī
Z
辶
9画
半包围
赶,紧跟着。
追赶 追逐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掰掉(bāi bān) 摘下(zhāi zāi) 捧着(pěn pěng)
辨形:“往”的左部是“彳”,不要写成“亻”。“瓜”不要漏写一点。“空”的第五笔是点, 不是捺。
多音字辨别
运用:老张今年退休后在老年俱乐部结
(jié)识了身体结(jiē)实的老李。
近、反义词
近义词辨析
非常 特别
辨析:两者都是程度副词,但是两者之间又有所区别。在修饰同
一名词的情况下,“特别”比“非常”程度要更深,“非常”是“不是一般或者不是平常的”,而“特别”是有特点的,不同的。
运用:①列宁小时候是个非常诚实的孩子。
②在公共场合,要特别注意文明礼貌。
√
√
√
结
jiē(结实)
jié(结识)
近义词
反义词
扔——丢 高兴——开心
非常——特别 满地——遍地
只好——只得 看见——看到
前——后 扔——捡
可爱——可恨 高兴——伤心
特殊词语
AABB 式词语:蹦蹦跳跳
“又~又~”式词语:又大又多 又大又红 又大又圆
词语拓展
AABB 式词语:来来往往 指指点点 说说笑笑 吹吹打打
写写画画 安安静静 干干净净 大大小小 堂堂正正
“又~又~”式词语:又高又大 又香又甜 又长又软 又红又亮 又细又长 又香又脆 又大又美 又高又白
词语搭配
摘桃子 摘草莓 摘葡萄 摘西瓜 摘杏儿 摘梨子
方块 非常 往来 西瓜 进来 天空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运用动词写句子
学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作
阅读方法
边演示边阅读
yǒu yì tiān xiǎo hóu zi xià shān lái zǒu dào yí kuài yù mǐ dì lǐ
有一天,小 猴子下山 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句解】交代了时间、人物和地点。tā kàn jiàn yù mǐ jiē de yòu dà yòu duō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fēi cháng gāo xìng jiù bāi le yí gè káng zhe wǎng qián zǒu
非 常 高 兴,就掰①了一个,扛②着 往 前 走。【句解】“掰”“扛”两个词体现了小猴子的动作敏捷。?
【段解】写小猴子走到一块玉米地里,掰了一个玉米。
xiǎo hóu zi káng zhe yù mǐ zǒu dào yì kē táo shù xià
小 猴子扛 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
tā kàn jiàn mǎn shù de táo zi yòu dà yòu hóng fēi cháng gāo xìng
他看见 满 树的桃子又大又 红,非 常 高兴,
jiù rēng le yù mǐ qù zhāi táo zi
就扔了玉米,去摘③桃子。(动作描写)
【句解】“扔、摘”是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写出了小猴子见到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这是第一次表现他做事不专一的特点。?
【段解】写小猴子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①掰: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造句:哥哥把饼干掰开分给我一块。
②扛:用肩膀承担。
造句:爷爷扛着一把铁锹去地里干活。
③摘:采下,拿下。
造句:奶奶为我摘下一筐的草莓。
?品析:“又大又多”写出了玉米的两个特点,一个是个头“大”一个是“多”。“非常高兴”写出小猴子看到这么大、这么多的玉米后的快乐心情。
?品析:“满树”是说桃子结得很多;“又大又红”写桃子的“大”和“红”,非常惹人喜爱。
1
2
xiǎo hóu zi pěng zhe jǐ gè táo zi zǒu dào yí piàn guā
小 猴子捧④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
dì lǐ tā kàn jiàn mǎn dì de xī guā yòu dà yòu yuán fēi
地里。?他看见 满地的西瓜又大又 圆,非
cháng gāo xìng jiù rēng le táo zi qù zhāi xī guā
常 高 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动作
描写)【句解】“又大又圆”写出了西瓜既大又圆的特点。“扔”和“摘”描写了小猴子的动作,第二次表现了他做事有始无终的特点。??
【段解】写小猴子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xiǎo hóu zi bào zhe yí gè dà xī guā wǎng huí zǒu
小 猴子抱 着一个大西瓜 往 回走。
【句解】因为西瓜“又大又圆”,所以小猴
子只能“抱”着走。zǒu zhe zǒu zhe tā kàn jiàn yì zhī
走 着走 着,他看见一只
xiǎo tù zi bèng bèng tiào tiào de zhēn kě ài jiù rēng le xī guā qù zhuī xiǎo tù
小兔子蹦 蹦 跳 跳⑤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 小兔
zi
子。(动作描写)【句解】这是小猴子第
三次改变主意。
【段解】写小猴子扔掉西瓜追小兔子。
④捧:两手托着。
造句:弟弟手捧着一束鲜花。
⑤蹦蹦跳跳:正在蹦跳嬉戏的。
造句:一放学,我和小伙伴们便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思考:小猴子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小猴子看到了又大又圆的西瓜,他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思考:用“又~又~”的形式写写小猴子都看到了什么,再用这样的形式写两种水果。
小猴子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红的桃子和又大又圆的西瓜。又紫又甜的葡萄、又香又脆的香瓜。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下山经历。写小猴子下山
的经历。
3
4
xiǎo tù zi pǎo jìn shù lín lǐ bú jiàn le
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
xiǎo hóu zi zhǐ hǎo kōng zhe shǒu huí jiā qù
小 猴子只好⑥空 着 手 回家去。【句
解】“只好”写出了小猴子的无奈,
没有办法。?
⑥只好:只得。
造句:我等了半天都不见丽丽来,只好自己一个人去学校了。
?思考:小猴子既然看见了这么多事物,为什么还会空着手回家呢?
因为小猴子见到一个新事物就丢掉原有的事物,结果小兔子也跑掉了,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空手回家。写小猴子空着手
回家。
5
玉米地 玉米又大又多 掰玉米
桃树下 桃子又大又红 扔玉米——摘桃子
瓜地里 西瓜又大又圆 扔桃子——摘西瓜
往回走 兔子蹦蹦跳跳 扔西瓜——追兔子
小猴子下山
空手而归
一无所获
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
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
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
摘西瓜,看见小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
小兔子,最后,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
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的故事。我们
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
应该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读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懂得了:
做事情要专心,要一心一意地做好一
件事,然后才能去做另一件事。如果
像小猴子那样三心二意,就什么事情
也做不好。做事不专心,害处可不小
哇!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遇到困难多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写作特点:本文描写小猴子的动作时恰当地运用了“掰、扛、扔、摘、捧、抱”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小猴子做事不专一的特点。
仿写思路:我们在使用动词时要注意 : 1. 学会观察,抓住事物或人物的特征 ,把动作描写得准确、具体;2. 体会句子或文章的具体环境,恰当地使用动词,使句子的感彩更强烈;3. 当几个动词能表达同一个意思时,要比较用哪一个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
我的练笔:运用几个恰当的动词写句子。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本文段落结构相同,句式不断反复,每一段都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用叙述的语气朗读,做到平实自然。朗读第二句时,可以结合“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样“又~又~”式的词语,体现出小猴子对所见事物的欣喜之情。注意体会小猴子的心理变化,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只好”一词,读出小猴子最后“空着手回家”时失落、后悔的心情。
◎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师指导:回答这道题之前,一定要认真观察课文的每一幅插图,看清楚图片上的地点、景物和人物的动作,然后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小猴子来到玉米地里,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就掰了一个。 小猴子来到桃树下,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就扔了玉米,摘桃子。小猴子 来到瓜地里,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就扔了桃子,摘西瓜。小猴子往回走时,看到了可爱的小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因为他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够专一,把手中好吃的食物扔掉去追擅长跑跳的小兔子而一无所获,所以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读读做做,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图文略,见教材第 96 页)
教师指导:这几个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分别描写小猴子手部不同的动作。
朗读时,我们可以按照课文的插图模仿小猴子的动作,边做动作边识记这
些生字。
参考答案:摘:我在地里摘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抱回了家。
扔:弟弟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抱:妈妈抱着弟弟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