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表里的生物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表里的生物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3 12:4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表里的生物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当当当,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这是我们熟悉的表,可是表里有生物,你是不是觉得很新奇呢?现在让我们读一读这篇妙趣横生的文章吧。
1.会写“脆、拦”等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快默读速度。了解“我”是怎样的孩子,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重点)
3.抓住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描写,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难点)
生平简介:冯至(1905-1993),河北涿州人,原名冯承
植,字君培。现代诗人,翻译家,学者。1927年毕业于北京
大学。早年曾创办浅草社。1930年赴德国留学获博士学位,
1935年回国,历任上海同济大学、昆明西南联大及北京大学
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
副主席等职。
文学成就:获得国内外多项文学奖项,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十年诗抄》等,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译著有《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蝉 俗称“知了”。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寒带较少见。蝉的幼虫期叫蝉猴、知了猴或蝉龟。最大的蝉体长4厘米~4.8厘米,翅膀黑褐色。
蝎子 蝎子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螯、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陆地上最早的蝎子约出现于四亿三千万年前。
运用:
1.在爸爸的要求下,领导给他调
换了工作。
2.她是一个既调皮又聪明可爱的
小女孩。
多音字辨别
反义词
拒绝——接受 痛苦——幸福
单调——丰富 丑恶——美好
增加——减少 坚硬——柔软
近义词
和谐——和睦 恐怖——可怕
呈现——显现 证实——证明
请求——恳求 立即——即刻
近、反义词
正音:清脆(cuì guì) 拦住(lán lǎn)
蟋蟀(shuāi shuài)
辨形:脆:左窄右宽,“月”扁长,最后一笔的竖弯钩圆转有力。
怖:左窄右宽,“忄”右点靠上;“布”撇宜长,竖为悬针竖。
读写易错提示




diào(调换)
tiáo(调皮)
ABAC式词语:游来游去 可歌可泣 不依不饶 活灵活现
大红大绿
词语拓展
运用:
1.张连长请求把最艰巨的
任务交给他们连。
2.小姑娘再三恳求妈妈带
她一块出去。
清脆的声音 浑浊的声音 浑厚的声音 低沉的声音
嘶哑的声音 美丽的世界 可爱的世界 悲惨的世界
全新的世界 美好的世界
词语搭配
ABAC式词语:摆来摆去
特殊词语
请求 恳求
辨析:共同点是求,都有要求别人
帮助做某件事的意思。“请求”指一般
的要求,在提出要求时,含有尊重
的意思。“恳求”指恳切地请求,在提
出要求时,态度诚恳而迫切,语意
也较“请求”来得重。
近义词辨析
清脆 拦住 玻璃 丑恶
恐怖 蟋蟀
快速默读
阅读方法
反问、比喻、拟人
修辞手法
心理描写
对话描写
写作方法
其他方法
重点方法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句解】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生活环境。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句解】这种说法是错的,父亲怀里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是能走动并且发出声音的。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①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②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③的声音呢?(拟人、反问、呼应)【句解】第3句写的是大自然中几种动物的声音,第3句之后写的是生活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原因,前后是并列关系,都是为了说明凡是能发声的,都与活的生物有关。??
①洪亮: (声音)大,响亮。
造句:李明读课文不仅吐字清晰,而且声音洪亮。
②三弦:也称“弦子”。拨弦类弦鸣乐器。
造句:小周从小就开始学三弦。
③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造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和谐社会。
?思考:儿时的“我”对声音的认识是怎样的?
“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思考: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 都是活的生物”,而且这个观点是有根有据的,是经过“我”的思考得出的结论。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④些。【句解】写父亲的怀表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表壳里会发出声音,符合“活的生物”的特征。
【段解】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
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句解】强烈的好奇心让“我”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语言描写)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⑤。【句解】“神秘”来自“我”对表的好奇。“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
④单调:单一;重复而缺少变化。
造句: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怎么能说单调呢?
⑤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造句:自然界中有很多神秘莫测的现象,等着我们去探索。
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心理描写)?
【段解】“我”对表的好奇心增加,认为里面一定有个小生物。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心理描写)【句解】写“我”对表里的生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打开表看个究竟,但又不敢,心里很痛苦。 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

?思考:面对父亲会发出声音的表,“我”想到了什么?
“我”对表里的东西充满了好奇,也做了许多猜测,心想里边一定有一个小生物吧。

?拓展:想象一下“我”既想动表但又不敢的具体表现。
示例:“我”吃饭、睡觉时都在想表的问题,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十分渴望打开表看个究竟,围着表看了又看,但是又不敢打开。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产生疑问。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我”对此产生了疑问,认为里面一定有个小生物。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句解】“高兴极了”“心也加速跳动”既表现了“我”高兴的心情,又写出了“我”即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激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⑥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比喻)【句解】这一描写生动地表现出表在“我”心里的神秘, 在“我”眼里的美丽:“蓝、红、金黄”体现了表中小世界的色彩之美,把摆来摆去的零件比作“小尾巴”,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⑦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句解】“美丽的世界”指表的内部。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段解】父亲打开表让“我”看,“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⑥呈现:显出、露出的意思,侧重指现实的事物较清楚、持续时间较长的显露出来。也说呈露。
造句:海湾内的船舶呈现一派美丽的景象。
⑦唯恐:唯独害怕(担心);只害怕(担心)。
造句:老师唯恐大家听不懂,又讲了一遍。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⑧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句解】“常常请求”说明“我”对表里的世界的好奇心依然没有减退。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xiē)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zhē)你。”(语言描写)?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⑨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心理描写)【句解】表现了作者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其实表里并没有活的生物,表里的声音是零件运行的声音。?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⑧拒绝: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
造句: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善意的劝告。
⑨恐怖:感到可怕而畏惧。
造句:看到他那阴森恐怖的表情,真令人不寒而栗。
?思考:父亲拨开表盖后,告诉“我”什么?“我”又是怎么认为的?
父亲说表里有个小蝎子。“我”相信了父亲的话,并且逢人就说。
?拓展:请你用一段话告诉童年时的作者表里没有生物。
示例:活的生物是有生命的,生命永远在运动。但是,能走动并且能发出声音的并不一定是生物。父亲的表能运动是因为表里面有齿轮等很多机械零件,它们能运动,也会发出声音。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心理描写)【句解】在“我”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童年的“我”虽然有些幼稚可笑,但有好奇心、求知欲是难能可贵的。
【段解】父亲告诉“我”表里摆动的是蝎子的尾巴,“我”认为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bō)子里,蝈(guō)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句解】童年的“我”虽然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但好提问、好思考、好探究的品质是必须肯定的。?
?思考:“我”后来见人就说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幼稚,明白了父亲的表里没有蝎子,也明白了表里为什么会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也就不说了。
第三部分(第10-19自然段):信以为真。写父亲拨开表盖,告诉“我”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我”信以为真。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句解】结尾含蓄地表达了本文的主旨:“我”童年的故事说明,人的认知不可能自始至终不出差错,随着知识的增长,就会否定先前的错误,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思考:课文结尾有什么作?
“我不知说了多久”是说“我”因为自己发现了秘密,所以逢人就说爸爸有一个装着小蝎子的表,小蝎子会发出声音,说明“我”执着、天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是说“我”长大了,明白了其中的真相,不是“我”猜测的那样, 就不好意思说了。这个结尾含蓄地表达了本文的主旨:儿时幼稚、天真的做法,成了一生中最美丽的珍藏。
?思考: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第四部分(第20、21自然段):表里有蝎子。讲“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
本文叙述了“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其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学习本文我们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好奇心的神奇力量,其实,好奇心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它引领我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探索。
写作特点: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语言要精练,要表现人物性格,要和其他描写相结合。
仿写思路:本文多处采用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表现“我”的天真幼稚。如“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的练笔: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个熟悉的人。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参考答案:主要写了“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其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我”童年时代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参考答案:“我”是一个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示例:(1)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 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选做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小时候,我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妈妈告诉我:“你是从花心里钻出来的。”我高兴极了,我把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小伙伴们。小伙伴们半信半疑,还和我一起蹲守在盛开的鲜花旁边,观察有没有小孩子从花心里面钻出来。当然我们什么也没有看到。后来,我慢慢长大了,懂得的知识也逐渐多了,通过看一些书籍,了解到了人是从哪儿来的,就不再相信妈妈说的那种哄骗小孩子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