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作者的想象,这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奇特的故事。
作者用生动、活泼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自己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感受,带领
我们走进了一个“树上”的奇妙世界。这棵树是什么样子的?树上都有什么?会不会被妈妈发现?……要想知道答案,就一起到课文中寻找吧!
1.会写“ 状、狐 、狸” 等 12 个生字;认识“ 希、痒、鳄” 等7个生字。(重点)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伙伴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故事中那奇妙的场景。(重点)
3.能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力, 了解文中“ 我” 的调皮可爱以及妈妈对“ 我”的疼爱。(难点)
生平简介:顾鹰,当代童话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第七届签约作家,在《儿童文学》等杂志报刊发表作
品三百多篇。
文学成就:出版二十多部儿童文学作品。获得冰心儿童
文学新作奖 ; 获第二届“叶圣陶文学奖”。
主要作品:《狗先生》《我的一家是精灵》《亲爱的小尾巴》《阁楼上
的熊皮外套》等。
关于想象的名言
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列宁
科学最伟大的进步是由崭新的大胆的想象力所带来的。——杜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零、肠”见“我会写的字”)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希
xī
X
巾
7画
上下
盼望。
希望 希求
痒
yǎng
Y
疒
11画
半包围
皮肤或黏膜受刺激需要抓挠的一种感觉。
痒痒 痛痒
鳄
è
E
鱼
17画
左右
爬行动物的一属。
鳄鱼 扬子鳄
醋
cù
C
酉
15画
左右
一种调味用的液体,味酸。
米醋 糖醋
馋
chán
C
饣
12画
左右
想吃(某种食物)
嘴馋 眼馋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形状(zhuàng zhàng) 香肠(chan cháng)
抬头(tāi tái) 丁零(líng lín)
辨形: “狐”的右边是“瓜”;“零”下部是“令”,不要写成“今”。
多音字辨别
运用:①他的背(bèi)上背( bēi)着一把步枪。
②看到店里的生意这么兴(xīng)旺,店长很高兴(xìng)。
③爸爸讲的笑话太可笑了,听得我把嘴里喷(pèn)香的米饭都喷(pēn)了出来。
③他详细解(jiě)释了押解(jiè)犯人的过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希望——期望 喜欢——喜爱
高兴——开心 奇怪——奇异
继续——连续 麻烦——复杂
反义词
希望——失望 喜欢——讨厌
高兴——难过 继续——中止
发现——埋没 奇怪——平常
.
bēi(背包)
bèi(后背)
背
xīng(兴奋)
xìng(高兴)
兴
.
.
.
pēn(喷水)
pèn(喷香)
喷
jiě(了解)
jiè(押解)
解
近义词辨析
特殊词语
表示味道的ABB式的词语:香喷喷
表示声音的词语:咕噜噜 丁零丁零
词语拓展
表示味道的ABB式的词语:甜丝丝 火辣辣 甜津津 酸溜溜
表示声音的词语:轰隆隆 叮咚叮咚 滴答滴答
词语搭配
香喷喷的饭菜 美味的饭菜 可口的饭菜 丰盛的饭菜
继续 陆续
辨析:这两个词都有“延续下去”的意思。区别在于:“继续”着重指不间断地接连延续下去,常指事物的发展变化,也指人的活动;“陆续”指不定时不定数地先先后后、时断时续地进行,只修饰动词,不修饰名词。
运用:①他们继续待在原地,等待救援物资。
②我进教室后,陆续又有几个同学进来。
形状 狐狸 山腰
丁零 巧克力 香肠
继续 抬头 麻烦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赋予动物人的思想和言行,让想象变得有趣
按照故事发展的顺
序叙述
修辞手法
1.设问 2. 拟人 3.夸张
阅读方法
边读边想象,体会童趣
①嗓门:嗓音,嗓子
造句:他的嗓门很小,说话总
是细声细气的。
②希望: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
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造句:我希望成为一个对社会
有用的人才。
?品析:写英英变成一棵树后惊讶、激动、兴奋的心情。
1 “英英,吃饭了!”
2 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句解】
这句话强调了英英玩得好好的,不想吃饭。
3 “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嗓门①又大了许多。
4 我真希(xī)望②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
的时候叫你吃饭了。【句解】英英因为不想被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yǎng)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
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句解】写英英惊讶地发现自己
变成了一棵树。 ?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英英不想回家吃饭,想变
成一棵树,结果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③容易:做起来不费事的。
造句:这件事做起来很容易。
?思考: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破折号表示转折,强调破折号后面的内容。
?品析: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明了树上还有很多形状的鸟窝。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上的鸟窝在风中摇动的情景。
?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跳起了舞”而不用“摇晃”或“晃动”呢?
“跳起了舞”不但能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能表达出对这些鸟窝的喜爱之情。“摇晃” “晃动”则没有这种效果。
?思考:这句改成“你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能上来”好吗?为什么?
不好。原句中的“需”“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强调住进树上的鸟窝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改后的句子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5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
也不对——对了,鸟窝! (设问)【句解】用自问自答
的形式说明树上长的是鸟窝。?
【段解】写英英变成的树上长出了鸟窝。
6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tuǒ)圆形的、菱(líng)形的……(举例子)【句解】这句话用总—分的形式介绍了鸟窝的样子。?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 起了舞。??
【段解】介绍了树上鸟窝的各种形状。
7 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è)
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段解】介绍了鸟窝的作用,不只可以给动物住,还可以给人类住。
8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③。(设问)【句解】这句话说明住进鸟窝很容易。?
④丁零丁零:形容铃声或金属
撞击的声音。
造句:马脖挂着的铃铛一直在
丁零丁零地响。
?写出与本段中的“嗵”“丁零丁零”一样拟声词 、
。
示例:呱呱 滴答滴答
?为什么“我”有点儿高兴,
又有些失望?
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一棵树,就不会催“我”回家吃饭,“我”还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一棵树,无忧无虑地和窝里的小动物一起玩 ,所以有点高兴。失望是因为她觉得妈妈对她关心不够,竟然没有发觉她的变化。
?思考:从课文开始,英英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想变成一棵树(渴望)→变成了长满了鸟窝的树(开心)→妈妈来了(高兴又失望)
第一部分(第5~8自然段):写鸟窝的形状、作用,
以及怎么住进鸟窝。
9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
嗵(tōng)嗵地跳着,震(zhèn)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
动的,发出丁零(líng)丁零④的声音。(夸张)【句解】
“嗵嗵”“震得鸟窝一动一动的”说明“我”的心跳很快,怕被妈妈认出。此时“ 我”的心情是紧张、忐忑的。?
【段解】写英英看到妈妈来了,心里很紧张。
10 “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段解】写妈妈想住在三角形的鸟窝。
11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
望。(心理描写)【句解】“我”为没被妈妈识破身份而高兴,但又因此感到失望,这一矛盾心理贴合孩子的心理,被刻画得十分逼真。??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句解】 妈妈沿着低垂的树枝很容易地爬上来,住进了三角形的鸟窝里。
【段解】写妈妈住进了三角形的鸟窝里。
⑤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
或谈得很有兴趣。
造句:小红的故事讲得娓娓动
听,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⑥继续:(活动)连下去;不
间断。
造句: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品析:“津津有味”一词说明小动物们吃得很香。
12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
香肠(cháng)、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
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⑤地吃了
起来。【句解】妈妈极富爱心,给小动物们带来吃的东西。
妈妈这么做,仅仅是给它们带吃的吗??
第三部分(第9~12自然段):写妈妈背着背包来到
鸟窝把好多吃的东西都分给小动物们。
13 “咕噜(lū)噜……”【句解】肚子叫的声音,写“我”
看到动物吃东西时,肚子也饿了。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⑥吃起来。
【段解】写“我”肚子发出声音,但是小动物们并没有意识到“我”饿了。
⑦想念:对景仰的人、离别的
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
造句:我十分想念儿时的时光。
思考:为什么这里写家里香喷喷的饭菜?
之前“我”贪玩没有觉得饿,所以不想回家吃饭,现在看到妈妈和小动物们吃东西才发现肚子饿了,由此联想到了爸爸正在吃糖醋排骨,想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
“香喷喷的饭菜”和开头的“不想吃饭”形成了对比。
探究: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小动物们猜测水珠是哪来的这一部分?可以删掉吗?
这一部分不能删掉,写小动物们猜测水珠是下雨了、牛奶打翻了、虫子撒的尿、大树的眼泪,可就是猜不到这是“我”看到食物流出的口水,自然而然地引出英英“变成了
树真麻烦”这一想法。
14 “咕噜噜……” 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句
解】“越来越响”说明“我”饿得更厉害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⑦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kěn)着一块糖醋(cù)排骨。(想象)【句解】写出了“我”开始想念家里的饭菜,有点后悔了。 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段解】写“我”联想到家里的饭菜。
15 “咦,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16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17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18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19 “不对,是大树在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
往下滴的水珠。
【段解】写小动物们讨论树上流下来的水珠。
1
1
1
2
1
1
1
2
⑧秘密:有所隐瞒,不让人知
道的。
造句:科学家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终于揭开了海底世界的秘密。
想一想,妈妈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因为妈妈是最关心“我”、最了解“我”、最爱“我”的人,妈妈知道这个时候“我”一定饿了,故意把好多东西分给小动物吃,就是为了馋“我”,所以当水珠从树干流下来的时候,妈妈知道“我”肚子饿了。
20 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
流出来的都不知道。【句解】原来小狐狸口中的“雨”、
小鳄鱼口中的“牛奶”、“虫子撒的尿”、小白兔口中的“水珠”都是“我”因饥饿而流的口水,真有趣。
第四部分(第13~20自然段):写“我”被小动物们
吃的东西馋得直流口水。
21 “小馋(chán)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
妈妈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语言描写)【句
解】妈妈已经认出了“我”,知道这棵树就是“我” 。
22 噢(ō),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句解】
“最”“到底”表明妈妈十分爱“我” 。
23 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⑧的?
第五部分(第21~23自然段):写妈妈认出了“我”,
最了解“我”的还是妈妈。
1
3
1
3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
了“我”因为不想回家吃饭而变成了
一棵树,妈妈带着好吃的住在“我”
的鸟窝里,“我”饿得肚子直叫,口
水直流的趣事,表现了儿童的童真童
趣,也表现了母爱的主题。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是最无私、
最伟大的爱,那就是母爱。在我们的
生活中母爱无处不在,香喷喷的饭菜
是母爱,一声声的叮嘱是母爱,风雨
无阻地接送我们上学也是母爱……而
我们也应该多理解父母,努力学习,
尽力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写作特点:本文是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的,写作中,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来强调答句的内容。
仿写思路:仿写时要合理发挥想象,要奇特、富有个性,多运用设问、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我的练笔:假如你有翅膀,你想去哪里?会有哪些神奇的经历?想一想,写下来。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参考答案:课文中的想象很多。比较有意思的是:(1) “我”变成树后,上面长了各种形状的鸟窝,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舞。(2)小动物们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起了东西。“我”馋得肚子叫,想起了妈妈做的糖醋排骨,流出口水,小动物们却误认为是大树哭了。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参考答案:我想变成一只猫,无聊的时候,伸出锐利的爪子,飞快地爬上树,眺望远方。嘿!发现目标——一条大笨狗!我迅速跑到他的面前,“喵呜,喵呜”叫两声,向他宣战。晚上,天黑乎乎的,我的夜宵就快送来了。你瞧,一只老鼠贼头贼脑地跑出窝,我抓住时机猛扑上去。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