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方帽子店
不论大街小巷,我们总会看到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的人,小娃娃戴着虎头帽,小姑娘戴着贝雷帽,解放军叔叔戴着军帽……可是,有一家帽子店只卖方帽子,还会有顾客愿意进店购买吗?让我们一起去课文里一探究竟吧!
1.会认“ 橱、改、蕉” 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嚷、溜” 的用法。
2.默读课文,了解不同帽子的特点,以及方帽子被各式各样的帽子所取代的原因。(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孩们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精神。(难点)
生平简介:施雁冰,中共党员, 1947 年毕业于上海新陆师
范。历任新陆师范文书,上海第一师范附小教导主任,少年
儿童出版社少年文艺科副科长、文艺编辑室主任,《儿童文
学选刊》主编。
文学成就:儿童文学《外国蜡烛》和《鸦鸦》获上海市1987、
1989年儿童文学园丁奖,《远去的云》获1996年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初夏奏鸣曲》,童话集《不要脚的朋友》,短篇小说
集《外国蜡烛和镀金戒指》,作品集《施雁冰作品选》等。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橱
chú
C
木
16画
左右
放置衣服、物体的家具。
橱柜 橱具
改
gǎi
G
己
7画
左右
更改; 修改。
改正 改变
蕉
jiāo
J
艹
15画
上下
指某些有像芭蕉那样的大叶子的植物。
香蕉
扣
kòu
K
扌
6画
左右
器物口朝下放置或覆盖别的东西。
扣住 扣上
嚷
rāng
R
口
20画
左右
喧哗;吵闹。
嚷嚷
溜
liù
L
氵
13画
左右
量词。
一溜烟
筒
tǒng
T
?
12画
上下
较粗的管状器物。
笔筒 烟筒
董
dǒng
D
艹
12画
上下
监督管理。
古董 董事长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橱窗(chú cú) 古董(dǒn dǒng) 万花筒(tǒng tǒn)
改变(gǎi giǎ) 香蕉(jiāo jāo) 一溜烟(liū liù)
多音字辨别
运用:①张成整天嚷嚷(rāng)着要学钢琴,妈妈不同意,他就大叫大嚷(rǎng)地发脾气。
②听到小伙伴的招呼,李想一溜(liù)
烟似的跑出去溜(liū)冰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舒服——舒适 回答——回应
奇怪——奇特 喜欢——喜爱
漂亮——美丽 改变——改换
各式各样——各种各样
反义词
宽——窄 热——冷
紧——松 买——卖
喜欢——讨厌 漂亮——丑陋
舒服——难受
.
rāng(大声嚷嚷)
rǎng(大吵大嚷)
嚷
liù(一溜烟)
liū(溜冰)
溜
.
.
.
.
.
近义词辨析
特殊词语
一~~式词语:一天天 ~~地式词语:慢慢地
AABB式词语:密密麻麻 方方正正
ABAC式词语:人山人海 各式各样
词语拓展
形容人多的成语:人山人海 成千上万 人来人往 宾客如云
宾客盈门
~~地式词语:渐渐地 傻傻地 痴痴地 缓缓地 悄悄地
词语搭配
圆圆的脑袋 圆圆的西瓜 圆圆的脸蛋 圆圆的眼睛
漂亮的帽子 漂亮的衣服 漂亮的景色 漂亮的姑娘
舒服 舒适
辨析:这两个词均有“感到轻松愉悦”的意思。区别在于:“舒服”跟“难受”相对,可用来形容具体的感觉,可以叠成“舒舒服服”;“舒适”指安闲、合意,形容客观生活环境或事物给人的感觉。
运用:①这把椅子坐着真舒服。
②这里的空气非常舒适清新。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阅读方法
遇到故事转折处停下来思考接下来的情节, 再接着阅读
①橱窗:商店临街的玻璃窗,
用来展览样品。
造句:我非常喜欢这家店橱窗
里的那条裙子。
? 思考: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这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
因为他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没想过改变。
1 这家帽子店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
【段解】写方帽子由来已久,人们都已经习惯了。
2 他们的橱(chú)窗①里都是方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
3 问他们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gǎi)的。” 【句解】说明方帽子店只卖方帽子,并不是因为方帽子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受人欢迎,仅仅是因为“从来都是做方帽子”“不能改”,表明这家店死守教条,不思变通。?
【段解】写方帽子的店都是方帽子,而且从来都只做方帽子。
4 做帽子的人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我们
常常可以看见戴着方帽子的人在马路上走着。他们圆圆的
?思考:方帽子有哪些缺点?
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
?思考:大人们明明知道方帽子戴着不舒服,为什么还要戴方帽子?
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做方帽子、戴方帽子,大家都习惯了传下来的规矩,不愿意改变。
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句解】写出了方帽子的缺点:夏天戴着热,冬天戴着宽的地方进冷气,不暖和。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不舒服。但是,做方帽子的人和买方帽子的人都习惯了方帽子,所以没有想过有什么不妥。舒服吗?真不舒服!(设问)?
【段解】写方帽子的缺点。
5 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他们想,圆
圆的头为什么戴方帽子呢?圆的不行吗?【句解】写出了孩子们的疑问,创新就是从疑问开始的。
6 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句解】大人戴方帽子,不是因为方帽子好,而是因为他们被教条束缚住了,“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增加了讽刺效果。?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方帽子世界。写方帽子
店从来只做方帽子,卖方帽子,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了
买方帽子,戴方帽子。
7 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jiāo)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句解】孩子们喜欢各种形状的帽子,为下文写对帽子进行创新埋下了伏笔。??
8 “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一个小孩子 说。【句解】小孩子们敢于打破传统,想用布做成真的帽子。
9 “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另一个小孩子接着说。
10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kòu)在头上,很舒服。【句解】小孩子们行动力强,说做就做,成功地做了几顶圆帽子,这与大人只戴方帽子形成对比。?
11 街上人山人海②。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
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③。最让他吃
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句解】 “人
山人海”说明街上的人非常多。“密密麻麻”说明方帽
子非常多。“大吃一惊”写出了方帽子店的主人看到圆
帽子后的心情,说明这出乎他的意料。
②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
多。
造句:放假时的景区人山人海。
③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意
外事情非常吃惊。
造句:听到哥哥受伤的消息,
妈妈大吃一惊。
?思考:说一说孩子们是如何改变帽子的形状的。
孩子们首先用纸做成了各种又舒服又漂亮的帽子,然后用布做了几顶圆帽子,慢慢地长大了,他们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
?思考:大人见识多,为什么不是他们打破传统,创造出圆帽子,而是小孩子呢?
因为大人受陈旧观念的腐蚀较深,没有勇气去对抗强大的旧势力;小孩子们对万物持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知欲和强大的创造力,这就为新思想提供了壮大的土壤。
?想一想 : 当大人们看到孩子们戴圆帽子会怎么说?怎么做?
他们可能会说“我们一直都戴方帽子,帽子就应该是方的,哪有人会戴圆帽子呢?”一定会有很多大人像方帽子店主人那样把小孩子的圆帽子丢掉,不许小孩子戴。
④嚷嚷:喧哗,吵闹。
造句:在图书馆自习时要保持
安静,不要大声嚷嚷。
⑤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造句:一放学小明就一溜烟跑
回了家。
?思考:为什么方帽子店主人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戴圆帽子?
两个感叹号,说明方帽子店主人非常生气。因为在他看来,帽子就应该是方的,方帽子才是最好的帽子,人就该戴方帽子。同时也表现了新事物出现时,守旧人惊慌失措和拒
绝的态度。
12 “快快把它丢掉!” (语言描写)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句解】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和利益,方帽子店的主人粗鲁、蛮横地“抓、丢”圆帽子,体现出他对圆帽子的极力排斥。
13 “我要!我要!”儿子嚷(rāng)嚷④着。
14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语言描写)【句解】方帽子店的主人用严厉的话语指责孩子“不懂事”,并没有意识到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
【段解】写方帽子店的主人阻止自己的孩子戴圆帽子。?
15 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liù)
烟⑤似的跑了。
16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碗
形的、香蕉形的、圆筒(tǒng)形的……【句解】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明还有很多式样不同的帽子。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句解】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新奇的想法得以实现。
?思考:为什么要将新帽子店和方帽子店对比着写呢?
方帽子店不知变通,因循守旧,只卖不合时宜的方帽子;新帽子店锐意创新,顺应潮流,卖除了方帽子之外的各式各样的帽子,这二者形成对比,更加鲜明地体现了新事物的先进性和生命力,从而衬托出旧事物的沉沉暮气以及必然被淘汰的命运。
?品析:“不知道买哪一种好”说明顾客们受一直以来的习惯影响犹在,写出了顾客们面对新事物的出现而犹豫不决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7~16自然段):帽子的创新。写孩子们
敢于创新,把方帽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帽子。
17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
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句解】说明方帽子的正统地位正式受到了各式各样的帽子的挑衅。方帽子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句解】方帽子店从不卖不是方形的帽子,新帽子店卖“各式各样、舒服”的帽子,广告形成对比,强调了新帽子的特点。?
【段解】随着帽子式样的创新,新帽子店也开张了。
18 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句解】说明人们在考虑再三之后选择了新帽子店,也说明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
【段解】新式帽子逐渐被人们接受、认可。
⑥古董: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
固守旧的人。
造句:方帽子店的老板真是个
老古董。
?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社会是发展变化的,陈旧的、不好的事物终究会被更好的新事物所取代。(2)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打破常规,去除糟粕,大胆创新,发现并接受更好的事物。
拓展:假如你是新帽子店的主人,你看到方帽子店的主人还是只卖方帽子,你会如何劝说他呢?
示例: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变了,各式各样的帽子层出不穷,而且都比方帽子带着舒服、漂亮。 这是现在的大势,你应该改变你的陈腐观念,多多看看人们的选择,然后做
出改变,不然,你的方帽子就要成为古董了。
1
1
19 路上的行人已经变了样子,夏天戴着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着圆筒形的呢绒帽……【句解】这句话与前文“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戴着方帽子的人在马路上走着”形成鲜明的对比。省略号说明还有适合不同季节的各式各样的帽子。
20 方帽子店的主人气得几乎昏过去!【句解】方帽子
店势力衰败,店主人仍然不肯顺应新潮流,独守旧观念。
【段解】方帽子店的主人对新事物依然不肯接受。
21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
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dǒng)⑥。【句解】方帽子成为古董,说明人们已经不戴方帽子了,方帽子被淘汰了。社会在不断发展,不好的东西被那些更好的事物所取代。?
【段解】写方帽子店的主人不求改变,方帽子成为古董。
第三部分(第17~21自然段):创新代替守旧。新帽
子开始流行,方帽子变成古董。
1
1
这篇课文记叙了一群孩子对既不实用又不舒服的方帽子进行大胆创新,使各式各样的帽子走进人们的生
活并被人们接受的过程,启发我们要
善于创新、勇于创新。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方帽子店的主人只知道遵守旧的
规矩,不敢改变,结果人们选择了更
美观、更舒适的圆帽子。作为学生,
我们不能被旧思想所左右,要有自己
的主见,要大胆创新,勇于打破常规,创造出更多更美好的事物。
写作特点:本文运用了许多对比。 如方帽子戴着不舒服但有许多人戴,
圆帽子戴着又舒服又漂亮却只有小孩子们戴;方帽子最后成为古董;各式
各样的帽子层出不穷等。令文章立意更加深刻,主旨更加鲜明。
仿写思路: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
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运用对比,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
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我的练笔: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对蚂蚁和大象的观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