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 课件(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 课件(35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4 22: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古诗三首
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美丽的鸳鸯相依相偎,鸭子在水中游戏,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一幅多么明丽的自然图景!让我们一起诵读古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吧!
1.我会借助汉语拼音认识“ 鸳、鸯、惠” 等6个生字, 会写“ 融、燕、鸳”等12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重点)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体会大自然中生命的美好。(难点)

生平简介:杜甫(712—770) ,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世称其杜工部,也称杜少陵。
文学成就:作品大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尤其描述民间
疾苦,多抒发悲天悯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主要作品:《春望》《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生平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文学成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世人称为“三苏”,皆以文学名世。
主要作品:《题西林壁》《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
《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生平简介:曾几(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人。
文学成就:作品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陆游谓其 “ 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 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主要作品:《苏秀道中》《南山除夜》《赠空上人》等。
题画师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如清代方薰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
(“鸳、鸯、惠、崇、减”见“我会写的字” )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tún
T

11画
左右
小猪,也泛指猪
海豚 河豚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泛红(fàn zhǎ) 融化(yóng róng) 河豚(zhuó tún)
辨形: “融”字左下部里面是“ ”,而不是“ ”。“鸳”字左上面是“夕”,不要写成“ ”。“短”字第五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多音字辨别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丽——美  添——增
暖——温
反义词
丽——丑  短——长
减——加  晴——阴




zhèng(正是)
zhēng(正月)



xíng(行走)
háng(银行)
jìn(尽头)
jǐn(尽管)
yān(燕山)
yàn(燕子)
运用:①正(zhēng)月里正(zhèng)是阖家团圆、美美满满的时候。
②银行(háng)推出了一个用行(xíng)走的步数兑换积分的活动,号召全民锻炼起来。
融化  燕子  鸳鸯  优惠  崇高  芦苇  发芽  梅花 
溪流  泛舟  减少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1.动静结合 2.联想
古诗配画
理解诗意
对偶
想象画面读懂古诗
阅读方法
修辞手法
写作方法
迟日①江山丽②,春风花草香。(对偶)
【句解】这两句写了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四种景物。
“丽”“香”两字描绘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百花芳香、春草清新的秀美景色。 ?
泥融③飞燕子,沙暖睡鸳(yuān)鸯(yāng)④ ? 。
【句解】这两句既有对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
对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
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
成趣。
绝 句
[清]杜甫(fǔ)
①迟日:春日。
②丽:秀丽,漂亮。
③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④鸳鸯(yuān yāng):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思考: 《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哪些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绝句》这首诗描写了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这八种春天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品析: 燕子的繁忙体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只因为对春天的美景花香感受至深,所以诗人能想象出泥土湿润,沙滩温暖;
这样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的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人沉浸于柔美和谐的春意之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喜爱之情。
诗意: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溪边的泥土湿润了,小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这首诗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寓情于景,显示出春天蓬勃的生机和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情,给人一种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
惠崇春江晚景
[宋(sòng)]苏(sū)轼(shì)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句解】前两句诗描写了早春的风光和春天动物的活动。色彩明丽,景色清雅。抓住了鸭子对江水冷暖感受的典型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春天景物的特点,揭示了只有置身于事物之中才会有深切感受的道理。
蒌(lóu)蒿(hāo)⑤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tún)⑥欲⑦上时。? (联想)
【句解】后两句诗既描写了春天的植物,给人以大地回春、草木复苏、充满生机的感受,又联想到河豚将要沿江
而上,这画中无,情理中有的事物,引人遐想,充满情趣。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赏析:这首诗成功地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色
生香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通过景物的描写同时告诉人们:春江水暖、桃花开放时节,也是河豚去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⑤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
等种类。
⑥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
有毒性。
⑦欲:将要。
?思考:诗的最后一句是画
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qú)道中
[宋]曾(zēng)几
梅子⑧黄时日日晴,小溪泛⑨尽却⑩山行。
【句解】第一句写时令,于转折中给人无比喜悦之情,
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写行程,一“泛”一“行”,
一“溪”一“山”,加上“日日晴”的天公作美,不仅表
明行程路线,也透露出诗人此时喜悦的心情。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动静
结合)
【句解】这两句写沿途的所见所闻,绿树荫浓,爽静
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
心情。
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
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
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赏析:作者将一次平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
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将诗人的愉悦心情
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领略到平凡生活的意趣。
⑧梅子:梅树的果实。梅子未
成熟时为青色,成熟时一般呈
黄色。
⑨泛:指漂浮,这里指乘船而
行。
⑩却:再,又。
?阴:树荫。
?不减(jiǎn):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品析: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山路上苍翠的树为夏天增添了一分清凉、静谧。“添得”二字写出静谧归途中黄鹂叫声的美妙,暗示作者这次出行的愉快心情。山路因苍翠的树显得越发安静,黄鹂婉转的啼叫则使旅途静中有动,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诗人的愉悦心情,让人领略到平凡生活中的意趣。
? 拓展: 读这三首诗歌好似观画。学完后我们组织一次“古诗配画”活动吧!
建议:1.选本课或课外古诗,给同学讲述眼前出现的画面;
2.任意选择一首古诗,动笔给古诗配画;3.同学间互相评议。
《绝句》描绘了春日里草堂周围
生机盎然的景色。这首五言绝句,格
调高远、意境清新,勾勒出一幅春天
的图画。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诗作描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的
景色美丽无比。在诗人的笔下,我们
领略了春天的多姿多彩。
青翠欲滴的竹林,红艳艳的桃花,
新生的蒌蒿,长出了嫩芽的芦苇,构
成了一幅大地回春、草木复苏的早春
画卷。
淙淙的流水,青翠的山林,亭台
楼阁,名山大川,这些美景总会激起
人们不一样的情怀,带给人莫大的享
受。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热爱之情。
写作特点:在写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写出好文章。本课中的三首古诗, 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分别描绘了春天与初夏的美景特点,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强烈感染。
仿写思路: 借景抒情,是指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时需要注意:1.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才能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2.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做到情景交融。3.要把立足点放在抒情上。借景抒情,关键在“抒情”,即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
我的练笔: 春之声,夏之梦,秋之韵,冬之魂,这些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你最喜爱哪一份礼物,请写一写。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朗读指导:本文三首古诗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朗读语调、语气大体相同但又有所差异。《绝句》要读出一种慵懒、闲适感,《惠崇春江晚景》要读出一种赞叹感,《三衢道中》要读出一种惊喜、愉悦感,读时要仔细把握。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背诵指导:古诗有严格的韵律,在背记古诗的过程中,可以重读韵脚,如《惠崇春江晚景》的韵脚是“枝、知、时”。背诵古诗,还要在理解诗意、明白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进行。
默写指导:默写《绝句》,把握住诗中重要的字词,如“丽、香、飞、睡”。诗中的难写字,如“融、暖”,要默写正确。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教师指导:想象画面时, 要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 结合课文插图, 边读边想象画面。
参考答案:《绝句》: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呢呢喃喃。暖和的沙滩上,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
《惠崇春江晚景》:春天到了,桃花开了,几只鸭子在水里嬉戏,岸边蒌蒿长得满地都是,小小的芦苇也长出了嫩芽 , 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时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江美景图。
《三衢道中》:作者在梅子黄时的晴朗的日子里,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但是游兴不减,舍舟登岸,山路步行。在回来的路上绿荫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不少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