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漏 课件(3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漏 课件(38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4 22:3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 漏
“漏”在字典中有多种意思,故事中老婆婆口中的“漏”指的是屋顶因破损而漏雨。故事中的老虎和贼都想得到那头驴,结果却两次被“漏”吓跑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漏”是什么,认为那是可怕的东西。课文以“漏”为题目,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1.我会认“ 婆、脊、贼” 等9个生字, 会写“ 漏、喂、胖” 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 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等词语。
2.默读课文。 能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重点)
3.感受故事的趣味性,能够流畅地复述故事,体会老虎和贼的形象以及文章所揭示的道理。(重点)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统称。
主要特征: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经典故事:《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贼、莫、胶”见“我会写的字”)
会认字
拼音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P

11画
上下
年老的妇女。
外婆 婆媳


J

10画
上下
人和动物背中间的骨头。
脊背 脊椎

li
L

10画
左右
跟普通话的“呢”相同,但只用于非疑问句。
管他哩

diān
D

16画
左右
颠簸,上下震动。
颠簸 颠倒

xuàn
X

11画
左右
旋转的。
旋风

zòng
Z

7画
左右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
纵起 纵身
读写易错提示
正音:漏雨(lù lòu) 毛驴(lú lǘ) 旋风(xuàn xuán)
辨形: “喂”字右部下面是“ ”,不要写成“ ”。“驴”字右部分是“户”,不要写成“尸”。“贼”字不要漏写最后一“点”。
多音字辨别
运用:① 猪圈(juàn)里的猪你追我赶地转圈(quān) 圈。
②正(zhēng)月十五正(zhèng) 是赏花灯、猜字谜的好时候。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厉害——凶猛 害怕——恐惧
惊恐——惊慌 清醒——苏醒
安安稳稳——稳稳当当
昏头转向——晕头转向
反义词
惊恐——沉着  清醒——糊涂
害怕——无畏  甘心——不甘
安安稳稳——动荡不安

quān(圆圈)
juàn(驴圈)

zhèng(正常)
zhēng(正月)



li(管他哩)
lī(哩哩啦啦)

xuàn(旋风)
xuán(旋转)

近义词辨析
特殊词语
带有近义词的词语:翻山越岭 带有反义词的词语:走南闯北
又A又B式词语:又冷又饿 AABB式词语:安安稳稳
词语拓展
带有近义词的词语:七拼八凑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眼疾手快
带有反义词的词语:欺上瞒下 说长道短 左顾右盼
声东击西 改天换地
词语搭配
惊恐地大喊 惊恐地大叫 惊恐地发现 惊恐地拍打
蹿到树上  来到学校  回到家里  冲到车站
害怕  惧怕
辨析:“害怕”和“惧怕”都有“内心不安或发慌”的意思。
区别在于:“害怕”侧重于指产生和引起不安情绪,语义较轻,
多用于口语;“惧怕”含有感受到压力的意味,语义较重,具
有书面语色彩。
运用:①明明一点儿也不害怕自己在家。
②他敢于作证,不惧怕犯罪分子的威胁。
漏雨 喂食 胖驴 盗贼  狼吞 虎咽 切莫 厉害 拥抱 书架 胶水 粘贴
偏僻
重点方法
其他方法
写作方法
抓住心理活动刻画人物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对比
修辞手法
反问、比喻
阅读方法
故事阅读法。标出关键人物和重点句子
①脊背:躯干的一部分,部位
跟胸和腹相对。
造句:爸爸的脊背被太阳晒得
黑黝黝的。
?思考:这段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是 ,故事的起因是 。
  答案:一只老虎、一个贼 老虎想吃小胖驴,
贼想偷小胖驴
?思考:作者总是把老虎和贼放在一起对比着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因为老虎和贼有同样的目标,都是冲着小胖驴来的。把他们放在一起对比着写,使他们的形象更鲜明,给读者的感受更强烈。
1 从前,有一户人家:一个老公公,一个老婆(pó)
婆,还喂着一头黑脊(jǐ)背①、白胸脯的小胖驴。(外
形描写)【句解】 “黑”“白”“胖”写出了驴的外形特点。
【段解】介绍老公公、老婆婆家的驴,引出故事。
2 山上住着一只老虎,山下住着一个贼(zéi)。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句解】交代了故事的起因:老虎嘴馋、贼手痒。“馋”与“痒”分别写出了老虎与贼的毛病。同时为下文的偷驴埋下伏笔。??
【段解】写老虎和驴都想得到这头胖驴。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惦记小胖驴。老虎想吃
小胖驴,贼想偷小胖驴。
②窟窿:洞。
造句:这件黑色的外套破了一
个窟窿。
③翻山越岭:翻越过一座又一
座山岭。形容长途跋涉的艰辛。
造句:我们翻山越岭,终于在
天黑之前到达了目的地。
?思考:为什么写老婆婆的话要提到“狼”“虎”?
  老婆婆说的话中提到“狼”
“虎”这两种动物都是比较凶猛的,人们都害怕。老婆婆把“漏”和“狼”“虎”做对比,强调最怕的就是“漏”,让老虎和贼误以为“漏”是一种比“狼”“虎”更可怕的动物,为推动故事情节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下文写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埋下伏笔。
3 一天晚上,下着蒙蒙小雨。【句解】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天黑又下雨,为虎抓驴、贼偷驴创造了良好的契机。老虎来了,贼也来了。老虎用爪在墙壁上抓,贼用手在屋顶上挖,不一会儿,墙被老虎抓了个窟窿②,屋顶被贼挖了个窟窿。老虎钻进驴圈,贼也正想往下跳。【句解】老虎和贼都趁着下雨朝小胖驴下手,这为老虎和贼后面遭遇“漏”埋下了伏笔。忽然,老公 公和老婆婆在里屋说起话来,老虎和贼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句解】毕竟虎抓驴、贼偷驴都是不正当的行为,老虎和贼害怕被发现,听到说话声害怕起来。
【段解】写老虎打算抓驴来吃,贼打算偷驴。
4 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5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li),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句解】此处点题,也设置了悬念,
“漏”到底是什么呢??
6 老虎趴(pā)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③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mò)非‘漏’比我还厉害?”
④晕头转向:头脑昏乱,辨不
清方向。
造句:妈妈这几天忙得晕头转
向的。
?思 考:“ 莫 非‘ 漏’ 比我还厉害?”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莫非”表示疑问、纳闷。心中有疑惑,所以更加胆怯。表现的是老虎和贼做坏事的心虚状态。
?品析:“翻山越岭”说明老虎阅历丰富。“走南闯北”说明贼见多识广。
“趴”与“蹲”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老虎与贼在偷驴时的样子。
?品析:“栽”字写出了贼从屋顶上摔下来的样子。“拼命抱住”“不敢松手”写了贼被吓时的样子。
(心理描写)(反问)【句解】 “趴”是老虎在驴圈里的姿势,与上文“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相呼应。“莫非”说明老虎心里充满了怀疑与不解。?
7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心理描写)【句解】 “蹲”写出了贼准备偷驴的姿势。?
【段解】描写了老虎与贼的心理活动。
8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动作描写)【句解】 “撒腿”“跑”说明老虎没有任何的迟疑,跑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就冲了出来。从中可以看出老虎非常惧怕“漏” 。
【段解】写出了老虎和贼做贼心虚。
9 贼栽得晕(yūn)头转向④,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
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句解】贼和老虎因害怕都把对方当成了“漏”。?
⑤旋风:螺旋状运动的风。
造句:沙漠中突然吹起一阵旋
风,扬起滚滚的沙尘。
?思考:课文第10和11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老虎和贼的?
?品析:“纵”在这里的意思是用 力使身体腾起。表达了贼一心想摆脱“漏”( 老虎 ),所以身体猛然向上,有毫不犹豫奋身一跃的感觉。而“跳”是腿上用力,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在这里“跳”的表达效果不如“纵”。
10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
筋都快断了,颠(diān)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句解】
说明为了逃命,老虎拼尽全力奔跑,反映出它对“漏”的畏
惧。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jiāo)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cèng)下来,好逃命。” (比喻)【句解】把贼比作粘胶,说明贼抱住老虎的脖子抱得很紧。通过心理描写,交代了老虎的打算,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1 贼也想:“‘漏’真厉害,旋(xuàn)风⑤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 (比喻)【句解】 把老虎比作旋风,说明老虎跑得很快。到树跟前,得想法蹿(cuān)上去,好逃命。” 【句解】老虎想将贼在树前蹭下来,贼想到树跟前蹿上树,这就有了契机。老虎和贼能摆脱彼此吗??
【段解】写了老虎与贼都把对方想象成可怕的“漏”。
12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zòng),
蹿到树上。【句解】老虎与贼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配
合默契。?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⑥清醒:(头脑)清楚,明白。
造句:寒冷可以使人保持头脑
清醒。
?思考:文中为什么多处描写下雨的情况?
  文中三处写“雨”,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了当时故事发生的环境。是故事中的关键因素,为故事的继续展开做好了铺垫。
  首先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天色已晚,视线受到很大的影响,看不清楚,再加上下雨天视线更加模糊,老虎看不清贼、
贼看不清老虎,使得他们都以为对方是“漏”,因此环境描写是故事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心理描写) 【句解】这是对老虎和贼的心理描写,“终于”体现二者摆脱“漏”后的轻松。尽管老虎和贼都摆脱了对方,但他们仍不知道对方的真面目。
【段解】老虎和贼都摆脱了“漏”。
第二部分(第3~12自然段):遭遇“漏”。老虎和贼
遇到了“漏”,但他们成功甩掉了“漏”。
13 雨越下越大。(环境描写)【句解】由蒙蒙小雨
到雨大了起来再到雨越下越大,这是一条暗线,与明线
“漏”交相呼应。?
14 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
回去吃驴,就转身往回走。【句解】 “不甘心”写出老虎不甘这样空手而归。
15 贼被雨一淋,清醒⑥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
回去偷驴,就下树准备往回走。【句解】老虎和贼没得到
小胖驴都不甘心,这为他们再一次遇到“漏”埋下了伏笔。
【段解】写老虎与贼不甘心,还想回去偷驴。
⑦倒栽葱:摔倒时头先着地的
动作。
造句:这个顽皮的小男孩失去
了平衡,倒栽葱跌出窗外。
16 老虎走着走着,走到了歪脖老树跟前。贼又冷又饿,
正在下树,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xián)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kā)嚓(chā)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⑦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句解】因为害怕“漏”在树下,贼赶忙往树梢上爬,结果树枝断了,贼掉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多么有戏剧性。
【段解】贼从树上掉下来,滚下山坡。
17 老虎正走着,见天上掉下个黑乎乎的东西,响声 又这么大,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赶紧逃跑。下过雨的山坡又湿又滑,老虎腿一软,顺着山坡往下滚。【句解】误会再次发生,老虎又把贼当作了“漏”,内心充满了惧怕,慌乱中也滚下了山坡。
【段解】写老虎把摔下来的贼当作“漏”,吓得顺着山坡往下滚。
18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粘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漏’哇——”
⑧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
稳定。
造句:我以为我的日记本丢了,
结果发现它安安稳稳地待在抽
屉里。
?思考:“漏”是什么?为什么老虎和贼都那么怕“漏”?
  “漏”是老婆婆说的漏雨,因为老虎和贼都没有弄清楚老婆婆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把“漏”当成了厉害的怪物,所以非常害怕。
思考:老虎和贼到最后都没有好下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害人的人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拓展:本课的老虎和贼都因为做贼心虚,才总是害怕“漏”,总是在逃命。找一找类似的民间故事,读一读,体会“做贼心虚”
的含义。
然后都吓昏了过去。【句解】不了解对方身份的老虎和贼都误认为对方是“漏”,“吓昏了过去”,可见他们对“漏”十分惧怕。老虎和贼心术不正,一心想着害人遭到了报应。?
【段解】老虎和贼被“漏”吓昏过去。
第三部分(第13~18自然段):再遇“漏”。老虎和贼
再一次遇到“漏”被吓昏。
19 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⑧地吃着干草。
【句解】点明事情的结果,小胖驴安然无恙。
20 老公公和老婆婆从炕(kàng)头上坐了起来。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就又
漏雨了!【句解】文末点明漏是什么,加强了对老虎和贼
的讽刺意味,更突出了他们的愚蠢,也使文章收到了出
人意料的表达效果。照应了开头,原来老婆婆说的“漏”
是漏雨。
【段解】写“漏”指的是屋顶漏雨了。
第四部分(第19~20自然段):揭示“漏”。小胖驴
安然无恙,揭示了什么是“漏”。
1
1
1
2
1
1
1
2
本文写了老虎与贼在偷驴的过程
中,因为不了解“漏”是什么东西而被吓跑、吓昏的有趣故事,告诉我们,
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坏事,恶人终有恶
报的道理。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老虎和贼被莫须有的“漏”折腾得疲惫不堪,下场凄惨,真是大快人心!我明白了做坏事的人肯定会得到
应有的惩罚。
写作特点:作者设置了一系列的巧合。比如,老虎想要吃小胖驴,贼想偷小胖驴,他们正巧选择在同一天的同一时刻来到老夫妇家,又正好听到老婆婆说“怕漏”,他们正好都不知道“漏”是什么,而贼因为害怕,正巧落在虎背上,等等。这一系列巧合加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使文章情节合理、冲突迭起,引人入胜。
仿写思路:设置巧合的关键是“巧”,“合”是基本要求,要“合”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合”得新颖别致方见其“巧”。
我的练笔:试着设置一些巧合,写一段话吧!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
教师指导:1.老虎和贼听到“漏”很害怕,贼脚下一滑正好摔到老虎身上,老虎和贼都把对方当作了“漏”。 2.老虎和贼又一次相遇,又把对方当作“漏”吓昏了。 3.老婆婆和老公公谈论“漏”,原来“漏”就是漏雨。
◎选择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
教师指导:分角色朗读前先要选好自己喜欢的部分,然后进行角色分工——旁白、老虎(角色一)、贼(角色二)、老公公(角色三)、老婆婆(角色四)。朗读时,语言要准确、生动、富有情感,可以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揣摩他们的内心变化。例如:读旁白的同学要用讲述的语气;读老虎和贼心理活动的同学,一定要读出老虎和贼的内心情感——恐惧。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贼和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示例:一对老两口喂了一头小胖驴。一天,一只为了吃驴的虎和一个为了偷驴的贼来到了老两口的屋子。贼在屋顶挖,虎在墙壁上抓。当老虎钻进驴圈,贼正想往下跳时,他们听到老婆婆说怕“漏”,吓得贼从屋顶上摔到虎背上。虎和贼都认为对方是“漏”,虎撒腿就跑,贼拼命抱住老虎的脖子不敢松手。为了甩掉对方,虎蹭贼,贼上树,都摆脱了对方。雨越下越大,虎和贼清醒了,虎打算回去吃驴,贼打算回去偷驴,结果他们在树下相遇,吓得双双滚下山坡,又认为对方是“漏”,都吓昏了过去。天快亮了,小胖驴在吃干草,老公公老婆婆又说起了“漏”,原来“漏”是指漏雨啊!